<p class="ql-block">献县雨花敬老服务中心:以一餐一食温暖岁月,让银发绽放光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河北献县,有一个特殊的“家”——雨花敬老服务中心。这里每天飘着饭菜香,回荡着欢声笑语,近百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围坐桌前,共享免费午餐,也共享着晚年的温暖与尊严。他们中,有独自生活的空巢老人,有行动不便的残障者,更有一群平均年龄70岁的银发志愿者,用余热照亮彼此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顿饭”背后的双向治愈</p><p class="ql-block"> 服务中心自2017年起为老人们提供免费素食午餐。最初,许多老人因顾虑“给子女丢脸”而犹豫,但一顿热乎的饭菜、几句贴心的问候,逐渐融化了他们的心防。70多岁的张阿姨曾因独自凑合饮食导致胃病,如今在服务中心不仅吃得健康,还能与老友唠嗑,“心里舒坦得很”。更令人动容的是,老人们自发成为志愿者:96岁的裘子文打下手,71岁的韩立秀骑车送餐,两位身残志坚的志愿者卢建勇,蒋飞坚持饭后打扫……他们说:“不让我干活,心里不踏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孤独餐桌”到“精神乐园”</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只是食堂,更是老人们的社交舞台。两位曾因矛盾多年不说话的老人,在志愿者调解下相拥而泣;爱好文艺的老人组成“银发乐队”,二胡声与戏曲小调回荡在大厅;低龄老人主动照顾高龄邻居,形成“时间银行”般的互助模式。正如一位老人所言:“一顿饭暖胃,一群人暖心。”许多子女感慨,父母在这里找到了比家更热闹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社会暖流汇聚成河</p><p class="ql-block"> 服务中心的运转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爱心人士凑齐房租,亲家免费提供菜地,养羊户捐赠肥料,年轻姑娘匿名转账2000元……8年间,他们累计供餐超60万人次,志愿者服务达2万余人次。更值得欣慰的是,公益精神在代际传递——一位沧州小伙常带米面来看望母亲,他说:“这里给了父母尊严与快乐,比给钱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宝贝”们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在这儿忙忙活活,比挣钱开心!”70多岁的韩立秀、董慧敏、吕俊英、刘国芬道出志愿者的共同感受。他们中有人省吃俭用捐出积蓄,有人带着全家参与服务。正如墙上的标语所写:“今天的志愿者,明天的受益者。”在这里,“老有所养”升华为“老有所为”,白发成为最耀眼的勋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 献县雨花敬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用一餐一食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故事。他们证明:年龄从不是爱的阻碍,皱纹里藏着最温暖的光芒。当社会以一餐之暖回应他们的半生辛劳,当白发与白发相互扶持,这方小小的天地,便成了文明社会最动人的缩影。我们大献县古有单桥今有雨花免费午餐都将成为我们献县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献县雨花敬老服务中心2025年6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