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杜良衡先生

酸石榴

<p class="ql-block">5月27日清晨,我早早完成早锻练骑行后回到家,一进门,夫人就对我说:“告诉你一个很不幸的消息,<span style="font-size:18px;">刚刚杜江打来电话,说他爸爸</span>前几天去世了,是癌症。”</p><p class="ql-block">听到这噩耗,我的脑袋嗡了一下:“太突然了!从来没有听说过老杜有什么病,别说癌症,<span style="font-size:18px;">就是三高他也没有呀!我</span>一直觉得他身体很棒,能吃能睡,走路梆梆的,心态也好,整天乐呵呵的…怎么一下子就走了,这么快、怎么会?”我心中涌动着一股又一股的楚痛,牵动着心窝,太疼太痛!</p><p class="ql-block">夫人说,她也觉得突然,难以置信;也问了杜江,回答是:发现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老杜一直不让对外说,说尽量不要惊动和麻烦别人。就是这次去世了,也吩咐尽可能从简,逝讯只通知了很少几个人…</p> <p class="ql-block">扳着手指一数,我和老杜认识已经有整整33年了。</p><p class="ql-block">我和老杜第一次认识是在1992年初,那年我当选了成都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在报到的名单上我惊奇地发现,与我同一组中,写着“杜良衡”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在80、90年代,“杜良衡”,对于成都人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很响亮的名字。因为只要你打开收音机,每天早上7:00正,几声“滴滴”结束,成都市的广播电台都会准时报一句:“邮电部成都电缆𠂆杜良衡为你报时”。邮电部成都电缆厂是成都的骄傲,老杜是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p><p class="ql-block">与他认识以后,慢慢地,接触多了,我发现他是一位作风正派、平易近人、热心助人、幽默风趣的人。他丝毫也没有“明星”架子,别看即使省市领导们遇到他,都会主动与他打招呼,但在我们组里,除了开会,他整天都嘻嘻哈哈的,成了小组里的“开心果”,大家也都很喜欢他。我和他也很能聊得到一起。而且,我们还是上海“老乡” (他是上海松江人)。即使后来不当人大代表了,我们联系也多,两家人也经常走动,一起聊家常、聊生活、聊社会;这些年,我遇到什么问题,也总喜欢征求他的意见,听取他的建议,彼此之间无话不说。</p> <p class="ql-block">老杜这一生很了不起,充满了成绩和辉煌。在事业上他是成绩卓著的,尤其在他的任上,正值改革开放高潮的那段时期作出的贡献,称得上是一位时代英雄。</p><p class="ql-block">他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60年代初分配来到成都。他业务精湛、眼光独到,见机行事,很有大局观。在他的带领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成都电缆厂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表现突出,不仅产值翻了许多番,产品质量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让一些国际上的巨无霸企业也括目相看,不敢小觑。他的厂也成为成都市、四川省,乃至全国最受瞩目的大型国企之一。</p><p class="ql-block">他带领着成都电缆厂的成功飞跃,在国际市场接连打了几场漂亮仗,也惊动了中央。江泽民、朱熔基、胡锦涛、李鹏、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都曾到厂考察,朱总理还在他们食堂与职工一起排队用餐。中央领导並多次与老杜等厂领导一起探讨发展方略,并给了许多非常有力的支持。</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人大的组里也两次组织过去电缆厂的参观考察:热火腾腾的生产线、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努力拼搏的工人队伍、心情舒畅的单位职工和优渥实惠的职工福利让我们大家啧啧称赞,大开眼界。为此,我还邀请他到我们研究所给全所职工作报告,他也欣然答应。他的报告生动有趣、振奋人心,在所里反响非常强烈。</p> <p class="ql-block">老杜生性热情,乐于助人。回忆这几十年中,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过他许多帮助。</p><p class="ql-block">不仅是我,我的一些朋友,有的是企业界、或者教育界的,遇到了一些需要协调的事情,我找到他,请他帮助;有时还请他向上传交,只要在原则范围内,合理可行,他都从不推脱,尽力而为,热忱相助,而且不计回报。</p> <p class="ql-block">“口罩”那三四年,我们走动少了许多,似只有过几次会面,吃顿饭,聊聊天。但微信上互相问候很多,他每天都会发给我一条热乎乎的问候。</p><p class="ql-block">我现在还保留着和他的微信聊天记录。他发的最后一条问候定格在4月29日,那一天,离去世只25天。</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应该是我和他的最后一次见面拍的,我们俩去他家坐了有一上午,中午在他家附近一家餐馆吃饭。时间大概是2022年,疫情结束不久。</p> <p class="ql-block">去年(2024年)10月,他联系我,说要介绍一位年轻人与我相识,並希望我帮他办一件事。我说好,同时提出:好久不见,一起找个地方聚一聚。但他推脱了,回答:“这次就算了,我不在成都,与孩子出去玩了。”</p><p class="ql-block">我当时没有在意。现在想起来,他很少外出,是不是那时他己经病入膏肓了?</p> <p class="ql-block">逝者如斯夫!老杜走了,留下了许多难以弥补的遗憾和无限的思念。</p><p class="ql-block">到了我们这年纪,熟悉的人,亲朋、好友、同事…一些人走了、另一些人失去联系了,似乎已成常态。但老杜的离去,给我的哀痛更大些,让我许多天总是恍恍惚惚,有时候在梦中,有时候坐着发呆,一闭上眼睛,他的音容笑貌不时地浮现在眼前,让我回想起许多他的故事,我们友谊的往事,还有,那些逝去的,再也不会回来的时光。</p><p class="ql-block">花了几天写下这一些文字,是为了告慰老杜,纪念老杜,同时,希望也让我自己卸下思念的疲惫。</p><p class="ql-block">老杜,永远的朋友,走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