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城区拾零

老船员

<p class="ql-block">  阴雨绵绵的三天里,我穿梭于常州城区,去了些景点寻踪觅迹,可对于这座城市的基本市容,少有了解。只能把随拍的一些照片汇集起来,权当为这段常州之行画个句点。</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榻宾馆附近是1号线科教城北地铁站,紧邻常州工业大学。</p> <p class="ql-block">  科教城北地铁站内,闸机整齐排列,墙柱布满可口可乐等品牌广告,以红为主色调,营造出热闹的商业宣传氛围 。</p> <p class="ql-block">  文化宫地铁站外街景,古今建筑交织,教堂尖顶、现代高楼、特色圆楼错落,车辆行人穿梭,尽显城市的多元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街边的“ A55 红盒子”商业建筑外观,红砖搭配玻璃幕墙,玻璃墙绘卡通图案,外摆绿植桌椅,营造出时尚、文艺且具生活气息的消费空间 。</p> <p class="ql-block">  走不多远,就见天宁宝塔在绿树簇拥间巍峨矗立,塔身多层飞檐,顶部金饰耀眼,蓝天白云为衬,尽显古朴庄重与巍峨气势 。</p> <p class="ql-block">  常州高级中学校景,巨石刻写校名,校内建筑、水池与绿植错落,背景天宁宝塔巍峨,古今建筑呼应,展现校园人文与城市历史交融的独特景致 。</p> <p class="ql-block">  座落于居民小区中的这一石构拱门,在现代高楼群中,营造出史迹与现代建筑交融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小区的石构拱门、砖石地面,绿植环绕,背景是居民楼,整体氛围静谧,展现出一种自然与生活交融的居住环境景致 ,透着些许岁月沉淀后的闲适与古朴 。</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城市河道景观,河水悠悠,两岸绿树成荫,远处高楼林立,蓝天白云映衬,展现出自然生态与现代建筑和谐共存的城市风貌 。</p> <p class="ql-block">  延陵东路上,东坡公园的仰苏阁隐于葱郁林木间,飞檐翘角,蓝天为幕,尽显中式建筑的典雅韵味与自然融合之美。</p> <p class="ql-block">  九华禅寺,融合了明代家庵的严谨清修、北宋地藏信仰的渊源,以及现代仿古建筑的雅致。其“尼众丛林”的独特定位,在常州宗教景观中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  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由礼部尚书孙慎行为胞妹净修建造,初名“孙家庵”,是一座以尼众为主的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  延陵东路至延陵中路一线,天宁寺——舣舟亭历史地段,是常州历史文化的核心地标,二者以运河为纽带,形成“一寺一亭一河”的独特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通吴门,复建的仿古建筑,青砖白缝、飞檐翘角,横跨古市河,与现代建筑交融,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  通吴门是常州千年运河史与城市防御体系的双重缩影,水陆双关设计彰显江南漕运智慧,成为读懂“中吴要辅”的鲜活注脚。</p> <p class="ql-block">  通吴水门上的古雅亭中,两位古代人对弈好雕塑,尽显悠然意趣。亭外绿树、远处现代建筑错落,古今交融,展现城市传承与发展的独特景致。</p> <p class="ql-block">  水门旁的太平兴国石经幢,979年建,原太平兴国禅寺山门经幢(一对),左幢1936年因建厂而毁。凭宋刻成运河畔“活历史”。</p> <p class="ql-block">  延陵东路街面车辆穿梭,两侧建筑风格简洁,远处红梅公园文笔宝塔矗立,展现现代交通与历史建筑交融的独特城市风貌,透着古今对话的韵味 。</p> <p class="ql-block">  延陵东路古市河边,古朴石柱刻“延陵”二字,旁立石碑详述:公元前547年吴王封季札于延陵,此为常州有文字记载历史之始,地名源于“绵延丘陵”。</p> <p class="ql-block">  古市河边的读易台,是近年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复建的仿古景观,中式双亭,飞檐翘角,古朴雅致,尽显江南水乡的市井与古韵交融之美。</p> <p class="ql-block">  河畔黄墙醒目,墙上文字标语罗列常州天宁区古街巷名,背景建筑与绿树相衬,展现老街巷新貌,传递出人文活力 。</p> <p class="ql-block">  青果巷外的新坊桥,是常州现存最古老石拱桥,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桥下市河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遗存。</p> <p class="ql-block">  盛宣怀故居,位于常州钟楼区大马园巷18号,邻近青果巷,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入口处,白墙上黑匾金字题“盛宣怀故居”。石框门内,可见铜像端坐,背景透着历史厚重感,是追溯盛宣怀生平与感受往昔岁月的一处载体。</p> <p class="ql-block">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中国近代化先驱。创办轮船招商局、中国通商银行、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等。后被清廷革职,病逝于上海。</p> <p class="ql-block">  此处建筑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 由盛宣怀之父盛康与堂侄盛宇怀合建,两家共居,盛宣怀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  故居的主体建筑:大厅五间、花厅四间、二层楼屋两间,以及花园、黄石假山等辅房。</p> <p class="ql-block">  青果巷口一幢文化氛围浓厚的门幢院墙,有“与善同行”主题展示,介绍盛宣怀等人事迹。“盛宣怀研究会”“交通大学校友常州驿站”等机构设在此处。</p> <p class="ql-block">  后门处一条古旧小巷,白墙黛瓦建筑错落,墙上留有岁月痕迹与图文装饰,石板路湿漉漉,透着江南水乡的古朴与闲适,更藏着悠悠旧时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