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10日下午,光山县老干部局一楼会议室,儒雅之士荟萃,诗词大腕云集,他们来参加商城诗人姜舟林的诗词讲课活动。开讲前,举行了简单的赠书仪式,姜老师赠送每人一本自己的诗评集《春山回音》。授课时,大家凝神倾听,心领神会。姜老师着重从"为什么要写诗,好诗的几种样子,怎样才能写出好诗"三个层面进行阐述。或引经据典,或列举当下(主要为光山诗人)的优秀作品,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重点强调写诗要投入生活中去,务必要做到知行合一。在姜老师演讲解束后,与会者争先恐后地发表感言,有几位当场赋诗,以示酬谢之意。此次活动圆满成功,值得纪念。</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们要写诗?因为我们人生太短暂、太渺小了。我们只有通过诗,才能让我们的生命进入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在宇宙之中,不过是一粒微尘;我们在天地之间,不过是过客。但是,因为我们写诗,我们活过、来过;因为我们写诗,所以我们的精神可以是不朽的。写诗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抒情方式,通过写诗,你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充分的发抒,在写诗的过程中,更加地亲近我们的往圣先贤,更加地亲近中华文脉。</p> <p class="ql-block">今日之诗人,不必效颦古人,只需在短视频、AI创作、网络文学中,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风骚”——诗词的本质,是时代精神的拓印。赵翼之论,实为创作者立下“破茧”宣言。若因李杜之伟而裹足不前,文学便成枯井;若因害怕“不新鲜”而重复套路,创作便成赝品。他以“各领风骚数百年”激励后人:不必贪求永恒,但需在有限的生命里,以独特之笔触,为时代刻下印记——哪怕只领风骚数十年,亦胜过抄袭千年。AI创作时代:算法可模仿李杜,但唯有“才人”能赋予文字灵魂的温度;流量为王时代:爆款易逝,唯“各领风骚”的真诚之作能穿透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写诗,一要 戒功利:若为名利而填词,便如孩童戴金锁,徒增束缚;二要去雕饰:若刻意堆砌典故,便如孩童穿锦袍,失了天真;三要 破矫饰:若强作愁苦,便如孩童学大人叹气,虚伪做作。唯有如苏轼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以本真之心映照万物,词作方能如“清水出芙蓉”。四要通古今情:即词心的永恒共鸣赤子之心能跨越时空,连接词人与读者的情感暗河:破“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弊:若词人无切身之感,仅堆砌“断肠”“泪千行”,便如孩童扮大人,徒增滑稽;五要守“清水出芙蓉”之质:在AI写词、流量至上的时代,更需以赤子之心抵御套路化、同质化;六要立“万物皆可入词”之志:如孩童般对万物好奇,外卖单、地铁报站声、直播弹幕,皆可成为词中意象。总之,“赤子之心”非幼稚,而是历经沧桑仍能以本真观照世界的智慧。愿词人提笔时,如孩童执蜡笔,不拘格律,不惧讥诮,让词句从心底自然流淌——唯有如此,方能写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传世之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