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里寻味

张有渔

<p class="ql-block">打卡杭州巷儿里餐厅,位于信义坊步行街附近,经营家常浙菜。这是一家让人一进门就熟悉的小馆子,仿佛老街坊的厨房。</p> <p class="ql-block">“巷儿里”三字对北方人来说有点拗口。儿化音不是这么用的,北方人一般称胡同儿,少数巷子,也不带儿。再比如片儿川,儿化音用得对,但当地念起来还是分开发音,不太地道。看来杭州有一种模仿京城的习惯,可是又学不像。这是康王南渡后留下的痕迹吗?不知道开封的语言里能不能搠源?也许是我挑刺儿了。</p> <p class="ql-block">店内的装饰简扑,多为堂食,包间很少。</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有人多,老朋友见面,相谈甚欢。友谊重要,吃什么不重要。点菜是图省事,要了个套餐,偏偏菜肴品种多数量大,上得还挺快,有些应接不暇。</p> <p class="ql-block">白斩鸡是巷儿里餐厅的招牌之一,鸡肉色泽金黄,肉质鲜嫩。没放任何盐,必须蘸料,料汁浓厚略甜,一起入口,反而能感受到鸡肉的原味。</p> <p class="ql-block">酱鸭则是另一种风味,色泽红亮,酱汁浓郁,充盈的肉质紧实,让人嚼之不舍。这是一派用酱汁佐料充分浸润鸭肉的做法,不去发掘鸭肉的本来面目,给了厨师一展身技的余地。</p> <p class="ql-block">油焖大虾是餐厅的一道经典,看起来虾头略有发黑,但肉质并未松散,多数不是活虾,却也不失新鲜。虾肉厚实,酱汁浓郁入味,还是过得去的一盘菜。</p> <p class="ql-block">酱肘子拆骨后上桌,带皮的大块肉,瘦多肥少,吃起来很过瘾,却不怎么油腻。大骨头摆在盘子上上,上面撒着葱花作为装饰。肘子肉色泽泛红,肉香四溢。</p> <p class="ql-block">马兰头豆干是一道清新爽口的小菜,绿色蔬菜与黄色豆制品搭配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颜色对比,口感上也是巧妙的搭配。这道菜不仅是冷盘的经典,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馈赠。</p> <p class="ql-block">木耳烧豆腐是一道简单却经典的家常菜,精选的豆腐经过炸制,外脆内柔,质地细腻,裹上红烧的酱汁,十分得体,加上木耳的脆嫩与豆腐的软糯结合,让人美美地感受到家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芹菜肉丝色彩鲜艳,肉丝滑嫩,芹菜清香,两者搭配合适,此菜做得中规中矩,口味一般。</p> <p class="ql-block">红烧肉是许多人记忆中的美味,红烧肉瘦肉较多,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做得不错。搭配松软的馒头,很合时宜。只是馒头太多,吃不动了。</p> <p class="ql-block">清蒸白鱼是一道讲究食材本味的菜肴,鱼肉鲜嫩,上面装饰着红色火腿片和绿色葱花,看起来很诱人,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清雅与精致。这是今天最贵的一道菜,可惜蒸的时间过长,远超10分钟,鱼肉老了,烂而散,不能成形,似是败笔。火腿片放在白鱼上,也有些多余了。</p> <p class="ql-block">家常菜馆特长是家常菜,一般不点贵菜和名菜,此话一语成谶!</p><p class="ql-block">名贵之菜,一是要食材上等,二是要大厨艺精,家常菜馆一般用不起这种成本。能拿出几种像样的家常菜,已经很地道了,不便为此为难人家对吧。</p> <p class="ql-block">巷儿里餐厅门口挂着几个大大的霓虹灯招牌,写着家常菜和农家菜等字样,店内布置得简单实用,墙上贴着一些菜单海报。这里不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个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的地方,何况它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p><p class="ql-block">老朋友聚会图个热闹,随遇而安,不拘一格,这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