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往事点滴

为乐

<p class="ql-block">6月9日,广西桂林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刘同学在高考结束后,自己挑行李回家,过程被路人拍下。视频里,她穿着朴素,用一根木棍当扁担,独自挑着塞得满满当当的两个大包,肩上还背着个挎肩包。视频发布后感动无数网友,有网友留言:“虽然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拥抱,但步伐却无比坚定。骨子里透着一股韧劲!这份自信和坦然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一幕,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使我想起四十多年前的往事经历来,是扁担陪我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1979年秋,我踏上了上初中的求学之路,家离学校七公里,走的是泥巴田坎路和山路,那时没有自行车,完全靠两条腿走。平常住在学校,一周回家一次,那时每周五天半工作制,周六上午上完课就回家,周日下午回校。当时十四五岁,个子小(生活艰苦,营养不良),每周的口粮和菜要从家里挑到学校。所谓的口粮其实是五斤米和番薯或木薯,还有一坛子整整一周的菜,大约有二三十斤。我们同学每人都有一条用竹或木制作的扁担,每周挑着口粮和菜上学,扁担磨得光亮光亮。就这样,扁担陪着度过了三年的宝贵时光。</p><p class="ql-block">最让我记忆尤深的是初中升高中考试了,那时考场设在了离我母校十三公里外的另一间中学,没有公交车,只能走路去考试。我们挑着行李,走在泥沙公路上,顶着高温烈日,吸着偶尔汽车过去扬起的尘土,我们一路兴高采烈,欢声笑语,根本没有人叫苦叫累。</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孩子却不同了。他们上学有车接送,路远的,行李可以有快递托运,那要肩挑背扛?偶有一个挑扁担的,便成了新闻,引得众人围观赞叹。这变化自然是好的,说明日子确实是好了。但我想,那扁担压肩的滋味,那汗水流进眼睛的刺痛,那走长路后终于到家的释然,怕是再难体会了。</p><p class="ql-block">也许,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扁担",它不单是一件挑具,更承载着一段共同的记忆。当它消失时,记忆便成了唯一的拥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