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太行巍峨雄壮 <p class="ql-block">太行山脉横跨山西、河北、河南、北京四省市,是这些地区的天然界山。</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不仅是中国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地理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还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意义,被称为“天下之脊”。</p> <p class="ql-block">南太行有一些非常适合自驾且基本不收费的线路和景观</p> <p class="ql-block">线路可以怡情随性安排,可长可短</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如画,太行风情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南太行(北线)一日自驾游,循经索景,走起!</p> <p class="ql-block">北线一日游起点林州石板岩,终点林州太行阁</p> 伴着晨风走入太行 石板岩 冰冰背方向上山 转漏子头村方向 途中可看到网红悬崖梯田 悬崖之上有梯田 野杏熟了 山下公路在望 群山层峦叠嶂 紫云顶端观景台 太行平湖静卧山涧 太行屋脊观景台 大山深处有人家 太行屋脊 巍峨雄壮 山峦绵延 <p class="ql-block">看完太行平湖还要原路返回到去漏子头村的起点</p> 不时驻车停顿 美景留照 大脑天路 小路崎岖,会车很难 高耸入云的山峰 马头墙立在了山巅 小路在山中盘旋 <p class="ql-block">大脑天路临崖而建,还真有点西藏天路的赶脚</p> <p class="ql-block">路旁玛尼堆见证了人们的希望和祝愿</p> 天路十八拐 大脑天路盘旋一千多米 俯视可见天路的一拐又一拐 经过大脑观景台 奔山西天脊山方向 天脊山风景区 转神龙湾方向 神龙湾观景台 远观神龙湾挂壁公路 公路正在维修暂不开放 <p class="ql-block">神龙湾挂壁公路也是太行山挂壁公路比较经典的一段,值得期待</p> 神龙湾大峡谷 飞向峡谷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导航来到金灯寺南天门</p> 瑞兽迎客 别有洞天 <p class="ql-block">南天门沿悬崖修建了栏杆,可逐栏观景</p> 临崖而行 高山与峡谷 鬼斧神工的断崖 沟壑林立 峡谷之巅 <p class="ql-block">过南天门道路尽头便是金灯寺</p> <p class="ql-block">金灯寺石窟为全国最大的明代石窟群,规模宏大,雕造精美,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尾声华章之作。</p> <p class="ql-block">金灯寺,坐落在山西长治平顺县玉峡关镇背泉村东,林虑山(属太行山脉)巅一处天然石崖里。</p> <p class="ql-block">始凿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7年),明弘治﹣-万历年间(1506-1620年)进行扩建。</p> <p class="ql-block">石窟依崖设置,自东向西长条形平面布局,一进七院,占地面积2000余平米。</p> <p class="ql-block">现存大小石窟17个,雕像281尊,浮雕像1200余尊,雕像高0.33-3米,浮雕像高15-20厘米。</p> <p class="ql-block">最大石窟水陆殿,面积约100平方米,窟内地面凿为池沼,沼上架"田"字石桥,佛台和藻井四周立雕像石佛30余尊,浮雕壁画79幅。</p> <p class="ql-block">寺院内有关帝殿、钟鼓楼、丈八佛殿、延寿殿、聚仙楼等木构建筑20余间。附属文物有明清碑碣40余通、佛塔47座。</p> <p class="ql-block">石窟中的佛、菩萨、金刚、天王、罗汉等以佛教中的人物为主,形体秀美,装饰富丽,承唐、宋圆润风格之遗风,独具明代俊俏娴静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1965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金灯寺石窟的内外形制与早期有较大发展,外观上全部为仿木结构建筑,柱、额、枋、斗栱、屋檐、门窗齐全,规制严谨,此例和谐,与寺内木构殿宇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p> 金灯寺佛像雕刻细腻精美 <p class="ql-block">山因寺而富有灵气</p><p class="ql-block">寺因山而显得神秘</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1窟,依崖开凿,外观为仿木结构的三殿堂式。</p> <p class="ql-block">二进院,第2、3、4窟位于该院北壁,外观皆为仿木结构</p> <p class="ql-block">三进院,是金灯寺七个院中最大的一个院,是道家的主院,该院有三个殿,皆为木构殿堂,无窟龛造像。</p> <p class="ql-block">正殿五间,坐北朝南,额"延寿之殿"。</p> <p class="ql-block">四进院,5窟,水陆殿,金灯寺寺院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中间辟门,左右开窗,方形檐柱施额仿,深9.2米,宽10.2米,高4.98米,平面94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上置平顶,下面池沼晶莹,泉水从窟内西北角石缝中涌出,水井一般在60-80厘米,清澈见底,旱涝如一</p> 四周布满了雕刻与壁画 <p class="ql-block">里侧凿米钵、面钵各一个。一泉两钵在芊禅师(金灯寺创寺人)时吃用不缺,取之不竭。</p> <p class="ql-block">这种带水池的佛殿布局格式是唐以前一种佛院布局形式的延续,可在现存的敦煌壁画中得到印证。</p> <p class="ql-block">五进院,8窟,东北崖下,外观为三间殿堂式,内外形与其他窟龛相同,窟内雕凿为泰山神像三尊。</p> <p class="ql-block">六进院,9~16窟,皆是佛窟。9、10窟,佛窟。院内西北隅,凿在半崖中,距离地面2.5米</p> <p class="ql-block">七进院,原是寺内法藏阁居所,俗称内院。</p> 寺院塔林 临崖而建的寺庙 俯瞰林州大地 转道花壶线到八达村 <p class="ql-block">全长52公里,落差一千多米</p> 临崖隧道群 风景不断 <p class="ql-block">到八达村后,沿红旗渠一路欢歌到达终点太行阁,结束南太行北线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