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 福建南靖土楼一云水谣

闲趣水边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原名长教,后因电影《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取景,改称云水谣。古镇历史悠久,拥有福建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百年老街、千年古道,与灵山碧水、神奇土楼交相呼应,给人以隔世超然的奇特感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和贵楼</b><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一世界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和贵楼,始建于清雍正十年,即1732年。这是本地客家的大家族(简氏家族),为抵御外敌、凝聚宗族力量,在家族领袖(族长)简次屏主持下,修建了这座大型土楼作为家族的聚居地。</span></p> <p class="ql-block">  和贵楼规模宏大,壮观坚固,高大雄伟,斗檐飞起,颇似古代重镇的城门楼,亦是福建土楼中最高的方楼。</p> <p class="ql-block">  和贵楼外门的槛联:“和地献奇山川人物星斗画,贵宗垂训衣冠礼乐圣贤书”,将和贵楼诠释了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和贵楼占地面积1947.3平方米,呈长方形,共有5层,楼高21.5米,是福建土楼中最高的方楼。</p> <p class="ql-block">  “进士”匾悬于和贵楼祖堂正门。说的是简次屏(和贵楼主持建造者)的孙子简逢泰,在道光戊戌年殿试时取得第二名,被钦定为工部屯田司主事,后提升为侍郎。简逢泰高中后,“进士”匾便悬于和贵楼内院核心位置的祖堂,成为家族的骄傲,激励着后世子孙勤奋向学。</p> <p class="ql-block">  和贵楼有<b>“天下第一奇楼”</b>之誉。其神奇之处在于,这么大的一座土楼居然是建在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上(祖屋中仍保留绿色的沼泽),运用悬浮原理,以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宛如陆上的“诺亚方舟”。人站在地面上跳,脚底都能感受到沼泽地传来的微微颤动。</p> <p class="ql-block">  <b>情人桥</b>是为了纪念长教简氏开基祖简次屏与夫人张氏的情缘而建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纳西族青年和一位汉族少女相爱,因家庭原因不能在一起。他们选择在情人桥上殉情,化为鸳鸯永远相伴。情人桥因此成为了爱情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古镇有保存完好的土楼53座,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有方有圆,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风景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  土楼始建于千年前的宋代,兴盛于明清。因其多为迀移到此地的客家人所建,故被称为客家土楼。土楼就地取材,以石为基,以劣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以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积累的聪明才智。</p> <p class="ql-block">  <b>古榕树</b></p><p class="ql-block"> 云水谣古镇有13棵巨大古榕组成的榕树群,这些古榕多数分布在长教溪两岸,历经了朝代更替、世事沧桑,见证了云水谣古镇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是当地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象征。</p> 土楼会所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的古榕树造型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其中编号为No.6的古榕,树高达30多米,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干需十多人才能合抱。</p> <p class="ql-block">  <b>广居楼</b>被认为是云水谣最古老的土楼,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是简氏十三代孙简次水所建。广居楼坐东向西,主体为长方形,三层15米高,外楼大门上书写“广居”二字,整体建筑呈封闭式,给人一种弓箭待发的雄伟壮观之感。</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古榕的树龄大多在280一667年之间,其中有两棵古榕,一棵621年,另一棵671年,被称为“夫妻树”。</p> <p class="ql-block">  这块一面书写“云水谣”一面书写“长教”的景观石,印刻着记载着古镇的历史记忆一一。云水谣原名长教,2005年底,以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云水谣》,选中了这个山川秀美、人文丰富的古镇,在此拍摄取景,随后(2008年)福建土楼“申遗”成功,进一步引发旅游热潮。当地政府借此将村中这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同时将长教改名为“云水谣”。</p> <p class="ql-block"><b>  秋水阁</b></p><p class="ql-block"> 秋水阁是云水谣的地标式建筑,原名“汇泉阁”,因电影《云水谣》在此取景拍摄而改名为“秋水阁”。秋水阁具有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屋顶的瓦片斑驳陆离,阁前的大水车蕴味十足,“秋水阁”三个大字遒劲有力,据说是清朝一位文人墨客所题。</p> <p class="ql-block">  <b>大水车</b>是古镇的标志性景观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5年电影《云水谣》剧组在此取景,为拍摄需要而搭建,次年发洪水被冲垮,2007年重修。大水车由木质材料制成,有巨大的轮盘和辐条,轮盘上装有一个个水斗。整体造型古朴典雅,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古建筑相得益彰。秋水阁的</span>大水车与百年老榕树、清澈的溪流、古老的石桥等共同构成了云水谣古镇如诗如画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b>集福寺</b>是一座富有特色的闽南寺庙,由当地村民集体捐款修建,体现了当地村民对信仰的重视和对文化传统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b>土楼之光文化园,</b>位于云水谣土楼群之中,毗邻世界文化遗产怀远楼,是一个以土楼文化、客家文化、非遗展示为主题的文旅景区。它通过实景演出、互动体验、文化展览等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土楼的建筑智慧、客家历史和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b>钟兴楼</b>是土楼之光文化园的主馆,始建于1926年,为通廊式方楼,楼高4层,占地面积1386平方米。钟兴楼以实体展品的方式,展示土楼的规模结构,住户人家的生活用具,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等,让游客了解土楼居民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怀远楼</b></p><p class="ql-block"> 怀远楼,于1905-1909年由简氏家族集资建造,作为族人聚居、防御外敌的中心。取名“怀远”,一是表明楼主来自河北怀杨简氏家族,二是告诫简氏子孙要胸怀远大志向。</p> <p class="ql-block">  怀远楼是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有土楼中,<b>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b>双环圆土楼。其采用成熟的“倾壁造”技术营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今外墙表面光滑无剥落,也抵御住了数次地震,可以说</span>是中原版筑技术经过几千年积累提高的结晶,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b>双环圆楼</b>是怀远楼在建筑上的主要特色。外围的大环和其他土楼一样为住宅,内环则为怀远楼特有的学堂,平时是简氏子孙读书的地方,也是祭祀祖先的祠堂和族人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b>“斯是室”</b>位于怀远楼内院核心位置,是家族的祖堂。作为家族子弟读书、祭祀祖先和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斯是室内雕梁画栋,古朴天然。屋檐下花龙走兽栩栩如生,屋架斗拱上饰有木刻书卷式饰物,镌刻篆书镏金对联,承载着简氏家族对后代的期望,充满了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  怀远楼的结构极为规范,共有4层,每层34个房间,每间屋子大小一致。每户四层,一层做饭,二层储存粮食,三四层住人。楼内打有水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平时防风防水防震,战时防盗和防匪,堪称一座坚固的城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