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红书里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将我带回记忆的深处,回眸那童年的一帧画,院中的小燕。</p> <p class="ql-block"> 地主家那株老桂树掩映的旧院,连通着新落成的土坯木楼。青石板铺就的四合院里,花坛紫藤、雕龙画凤的门窗房檐,曾是它的骄傲,却在土改的浪潮中被没收,主人悲愤投井,以死相守。而这簇新的两层院落,后来就成了毗邻中学教师的“西宿舍”,与主校区之间,隔了一个青草蔓生的足球场。我的童年,便是在这座院子里悄然铺展。</p><p class="ql-block"> 院心是记忆的画布,阳光随着星转斗移流转其上。每年开春,总有一群小燕子翩然归来,叽啾翻飞。我的童年,就是被它们一声声啼鸣唤醒,又一年年陪伴着长大的。</p><p class="ql-block"> 那一日,应是春信初至。我忽见房脊灰瓦上,悄然停落了一只墨玉般的小燕子,颈下仿佛系着小小的褐色围巾。它正低头,认真梳理着自己的羽翼,每片羽毛都翻来覆去,细细打理。“燕子来了……那边还有两只!”我兴奋地喊出声。南厢的余奶奶端着小锅出来,仰头望了望,轻声咕哝:“是哩,燕子真的又回来了……”她将锅子坐在窗下的小火炉上,不忘叮嘱:“莫要惊扰了它们。”</p><p class="ql-block"> 何须提醒呢?燕子年复一年的归期,早已是我们心照不宣的守望。院落的四檐之下,那些它们去往年垒就的泥巢,依然完好地挂在那里,如同我们这群孩子一般,殷切地盼着旧主归来。</p><p class="ql-block"> 倏忽间,几只小燕便轻盈地飞落院中,大胆地停在晾衣绳上,好奇地张望着我们。它们叽叽喳喳,像是久别重逢的絮语,又绕着旧巢巡察一番,旋即各自忙碌去了。</p><p class="ql-block"> 接连数日,陆续有新燕加入。它们进进出出,衔来湿润的春泥、细软的草茎、轻柔的羽毛,不辞辛劳地翻修旧居,搭建新巢,小院的上空,一时充满了它们穿梭忙碌的身影和欢快的鸣唱。</p><p class="ql-block"> 下课归来的父母、老师们,甚至平日不苟言笑的数学陆先生,也会随着我们的指指点点,驻足片刻,脸上漾开温和的笑意,静静看着这春日里的生机。</p><p class="ql-block"> 渐渐地,燕子们安顿停当,东檐、南檐,还多了两新窝,院落重归安静,除飞出觅食,那些泥巢中的燕子,也如我们一般有了午憩的安恬。余奶奶说,那是燕妈妈在孵蛋呢!然而清晨与薄暮时分,总能听到它们细碎的呢喃,它们在欢快地交谈、吟唱着一天的歌谣。</p><p class="ql-block"> 不久,小小巢穴里便传出了细微的叽叽声——雏燕破壳了!燕爸爸燕妈妈分工协作,轮番守护、外出觅食。它们的身影飞进飞出,一刻不曾停歇,只为满足那嗷嗷待哺的小嘴。</p><p class="ql-block"> 没几日,眼睛还未睁开的小家伙们,就探出了顶着嫩黄芽苞似的嘴巴,急切地叫着,齐刷刷地向归巢的父母张得老大。每窝总有四、五只。父母则不断衔来小青虫、小飞蛾之类,迅捷地塞进那仿佛永远填不满的小嘴里。</p><p class="ql-block"> 很快,雏燕们睁开了黑豆般晶亮的眼睛,叽喳嚷叫着,争先恐后地将小脑袋挤在巢边,向着归来的父母张嘴讨食,唯恐被落下。而父母总是心中有数,依次喂食,绝不会遗漏哪一个。</p><p class="ql-block"> 又过些时日,个头相仿的小燕儿们,已能拥挤着在巢边排排坐,好奇地探身打量这个新奇的世界,争抢着去接父母带回的食物。这时最怕它们挤落下来。我们郑重其事地告诫家里的小猫,不得觊觎落地的雏燕。偶尔真有失足跌落的,便赶紧小心翼翼地捧起,仔细查看有无伤损,再央求大人叠起凳子,用竹竿轻轻将它送回窝里。奇怪的是,小燕跌落似乎从未见伤,真应了那句“身轻如燕”。只是捧在手心时,会有沾上细小的虫子,甚至干瘪的蝇翅,不免让人反胃。</p><p class="ql-block"> 燕子窝下方的地板上,此时常会溅落黑白相间的燕粪。连最讲究卫生、从不许我们往院里倒水的余奶奶,也只是默默地端来水盆,教我们仔细冲洗打扫,不曾有过半句怨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每日清晨,必是被燕子清越婉转的啼鸣唤醒。那独特的韵律,此起彼伏,或短促或悠长,带着露水般的清新,已深深烙印在记忆的底片上。往后无论行至何方,只要那熟悉的啁啾入耳,便能立马分辨出是否家燕的歌声。</p><p class="ql-block"> 雏燕羽翼日渐丰满,父母便带着它们离巢学飞。有的一下飞上了高檐,有的歪歪斜斜飞出一小段,跌跌撞撞落在院中的晾衣绳上,更有狼狈直接摔落在地的,急得喳喳大叫,想必是在呼喊“妈妈救我”!我们通常不去打扰,顶多帮它站上晾衣绳。燕妈妈自会在一旁鼓励它奋力振翅。这时段我们格外留神看住小猫,不许它有非份之想。小院此时热闹如同节日,孩子们放学归家,头一件事便是冲进院子,看看谁家的小燕又学飞了。小燕们飞得一日比一日高,一日比一日远,很快便被父母引着飞出院子,偶尔能在足球场边的树梢瞥见它们的身影。再往后,便难觅踪迹了,唯在骤雨将至前,能看到它们娇健的身影低低盘旋,轻快地掠过青草地,像一道道黑色的闪电。</p><p class="ql-block"> 待到薄暮归巢,檐下必是一番叽叽喳喳的喧闹。是在热切交流一天的见闻?分享哪里觅得美食?抑或是在开一场小小的总结表彰会?它们与院中的孩子们也熟稔了,常常昂首挺胸立在晾衣绳上,对我们的注视浑不在意。</p><p class="ql-block"> 然而,看着它们飞得越加矫健,听着歌声越加悠扬,我心底的忧虑却一日深过一日——它们离去的日子,怕是不远了。</p><p class="ql-block"> 终于有一日,檐下的呢喃声渐渐稀疏。大部队在一个清晨悄然启程,不知所踪。剩下寥寥几只,或因故羁留,过不了几日,也杳无痕迹。</p><p class="ql-block"> 院子骤然沉寂下来。四檐高悬的泥巢又空了,年复一年的等待、期盼重新开始。</p><p class="ql-block"> 我总在心里默问:你们飞向了何方?路途迢迢,愿风霜雨雪少些侵扰,一路平安!明年春天,你们可还会回来?希望还能见到你们每一只熟悉的身影……反过来,你们该也不会忘记,在这青石板的小院天井里,还有你们的一个家?</p><p class="ql-block"> 院子里,孩子们的嬉闹声、上下课的铃声、琅琅的读书声……依然在流转。只是,随着光阴默默推移,这一切,连同那座承载了无数故事的小院,终究缓缓没入了时代的尘烟深处,无影无踪、无声无息。</p><p class="ql-block"> 可那方小院,小院里年年归来的燕子身影,和它们带来的生机与温情,却从未远离。它们如影随形,伴我走过万水千山,也将那份最初的纯净与守望,融入我生命的底色,走向暮年。</p> <p class="ql-block">【所附燕子视频取自网络,特此向原作者致谢!💐🙏🙏🙏】</p> <p class="ql-block"> 网络上找到的这张图片里,依稀有着童年小院的影子。类似同年代产物,一样的二层楼,相似的结构,一样的土坯,一样的房瓦、瓦当花……然而,它只是类似。</p> <p class="ql-block">2025.6.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