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修谱序白话译文

岭南家谱制作中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六修谱序(白话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人人都有自己的祖先,就像树木有根,流水有源;家族有自己的族谱,就像国家有史书。国家有史书,那么千秋伟业就能永远照耀后人;家族有族谱,那么万代宗族支系就能辨别清楚。国家如果没有史书,文明教化就会湮灭失传,无法认识英杰贤人的风范,国运必然不会昌盛。家族如果没有族谱,就无从知晓祖先的德行,不熟悉源流长幼的次序,必然导致民风颓废散漫。家族要能兴旺,就依赖族谱来维系。因此,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兄长友爱、弟弟恭敬的行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忠诚守信、知礼明义、廉洁知耻的道理,能够维系并遵守,那么个人就能修身养性,家庭就能和睦齐整,国家就能治理得好,家族就能兴旺发达。这足以看出族谱的关系是多么重要!所以千百年来,叙述宗族辈分秩序,追溯根本、阐明源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追溯我们榭松张姓一族的远祖,源自于清河郡,在范阳郡方城发祥壮大,后迁徙到韶关(曲江府),又辗转来到东莞##,最终在####定居立籍。历经数千年岁月,百代先人艰苦创业,以诗书礼仪传家,以孝顺诚信做人,英杰贤才代代辈出,家族在峥嵘岁月中自强不息,子孙像藤蔓上的瓜果一样绵延不绝,堪称名门望族。追溯张姓宗族的家族历史,可以说是祖先的遗风长久留存;列举张氏宗族的名人,可以说是群星璀璨。过去的族谱虽然未能详尽记载,但也略知大概。然而到了今日,如果问起如今是第几世?很多人就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这似乎有失宗亲之间的情谊,也是对家族整体缺乏认知。看看那些名门大族也都详细记载在谱牒之上,不能因为时代变迁就随意改变。今后我们怎么可以再忽略修谱这件事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然而,由于历史上某些社会原因,民间曾一度把族谱、宗祠等视为封建迷信,以至于宗祠被毁坏,谱牒被当作柴火烧掉,如今想来,这是多么荒谬啊!自从始祖秉吾公在##定居立籍以来,族谱已经经过了几次重修。但自从民国二十三年(1934)以来,族谱有六十多年未曾续修了。这期间,我们家族迁徙到他乡的子孙都没有记录。现在新修族谱已是刻不容缓的急事。因此,族中父老乡亲从上到下,竭尽全力重修族谱。如今这部新谱已经修纂成帙,于是乎,知礼明义、廉洁知耻的风气便自然兴起,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忠诚守信的品行也随之产生。我们以此铭记祖宗伟大的功绩,颂扬祖先流传的美德,并将之继承发扬光大。这样,我们上无愧于列祖列宗,下可垂范于后代子孙。我们重视人伦关系以聚合族人,推广孝顺诚信的美德使之永不枯竭,让同宗同源的九族亲人如同一个人身上的血脉,贯通周流而没有隔阂。希望我们张氏族人都能理解孝敬长辈、和睦亲疏的道理,各自怀着敦厚根本、和睦宗族的心意。大家兢兢业业,亲亲爱爱,克己奉公,使各房各支都兴旺昌盛,家家富裕、家族荣耀,美名远扬、家声永振。特作此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公元一九九八年 农历戊寅年仲春吉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十三世孙 秋 叩首拜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