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 须冠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385946</p><p class="ql-block">2025.6.</p> <p class="ql-block"> 上个月,我去杨州旅游,这是我第二次到杨州。1975年4月,我曾和崇明农场知青职工去扬州出差,同时游览了杨州著名景点-瘦西湖。当时,作为一名农场知青,能有这份好差,就像登上天堂一样美,激动的一晚上没睡,那情景,至今无法忘怀。转眼过去了五十年,扬州繁华了好多,瘦西湖更加秀丽漂亮,东关古街更热闹,还有扬州早茶的美味,更加深了对杨州这座小城的喜爱。杨州有很多故事┅。</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修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 它是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园林景观融南秀北雄于一体,其布局灵活,风格独特,与北京的颐和园齐名,素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和诗篇,增添了其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之“瘦”,体现在湖面狭长,曲折蜿蜒,形如一条飘动的玉带,与杭州西湖的开阔不同,有着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洛春堂是瘦西湖内的一处独立庭院,环境幽静,建筑风格素雅恬淡。它最初是平山堂的旧名胜,因故屡次迁徙,后在瘦西湖万花园扩建时被移建于此。《扬州画舫录》记载,洛春堂因欧阳修《花品叙》中“洛阳牡丹天下第一”之语而得名,意在以花娱人,处处如洛之春。</p><p class="ql-block"> 庭院内外广植牡丹、芍药、翠竹等花木,池畔廊边有湖石两峰,叠石与花卉相互映衬,颇具情味。</p> <p class="ql-block"> 湖边分布着众多精美的园林建筑,如二十四桥、五亭桥、白塔等。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造型优美,桥上建有五座风亭,亭与亭之间相互呼应,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湖边的桃花、杏花竞相开放,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荷花盛开,荷叶田田,微风拂过,清香四溢;秋天,湖边的枫叶红了,与湖水相互映衬,如诗如画;冬天,湖面上薄雾弥漫,远处的建筑若隐若现,别有一番意境。</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内的白塔是扬州著名的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推测,它始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至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之间,是乾隆第二次南巡之前。乾隆皇帝南巡至扬州游览瘦西湖时,曾感叹此处景色颇似北京北海的琼岛春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扬州盐商总商江春得知后,为讨好皇帝,贿赂皇帝身边的侍从获取白塔图样,并连夜召集工匠建造,仅用一夜时间就在瘦西湖畔建起了一座白塔。不过,这一传说极具戏剧性,并非完全属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白塔虽取喇嘛教寺院的塔制,但在瘦西湖仅为点缀,系园林塔。它巧妙地将北方建筑的雄浑大气与南方建筑的婉约秀丽相结合,尽显江南园林的婉约与精致。</p><p class="ql-block"> 白塔是瘦西湖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周围的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成为瘦西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不仅是园林中的点缀,更是扬州园林艺术的精髓之一。</p><p class="ql-block"> 白塔见证了扬州在清朝乾隆年间的繁荣与盐商的雄厚财力。它的建造体现了当时扬州盐商对皇家的尊崇和迎合之风。</p> <p class="ql-block"> 五亭桥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扬州瘦西湖的标志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 五亭桥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时任扬州知府高恒主持建造。它是为了迎接乾隆皇帝南巡而建,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桥。</p> <p class="ql-block"> 闲中</p><p class="ql-block"> “引鹤徐行三迳晓,</p><p class="ql-block"> 约梅同醉一壶春”。</p> <p class="ql-block"> 五亭桥是一座拱桥,桥身由多个拱洞组成,桥上建有五个亭子,因此得名“五亭桥”。桥身与桥上的亭子相互呼应,造型优美,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桥的主体由石头砌成,坚固耐用。桥上的亭子采用木结构,亭子之间通过回廊相连,形成了一个整体。桥的拱洞设计巧妙,不仅增加了桥的美观性,还起到了泄洪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五亭桥的装饰十分精美,桥身和亭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如龙凤、花卉、人物等,栩栩如生。这些图案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体现了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玲珑花界位于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景区内,是五亭桥与熙春台之间的过渡地带。</p><p class="ql-block"> 玲珑花界景区内有一座四角攒尖顶凉亭,名为“观芍亭”,亭上有郑板桥手书的“观芍亭”三字。观芍亭是观赏芍药的最佳胜境,四周有十数亩芍药,花开时节,繁花似锦。玲珑花界不仅有芍药,还有绣球、琼花等花卉,景色十分美丽。</p><p class="ql-block"> 玲珑花界的水榭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清新淡雅。水榭北檐下悬挂着“玲珑花界”匾,由欧阳中石书写。这里目前还用作瘦西湖主题邮局。</p> <p class="ql-block"> 五亭桥不仅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扬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它见证了扬州的繁荣与发展,承载了扬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五亭桥也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和吟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佳作。</p> <p class="ql-block"> 扬州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座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是扬州私家园林中的压轴之作。</p><p class="ql-block"> 何园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旧址是清乾隆年间的双槐园。清光绪九年(1883年),何芷舠从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任上卸任后,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历时13年扩建而成。何芷舠的家族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等晚清重臣有姻亲关系。</p> <p class="ql-block"> 何园分为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东园,主要建筑是四面厅,为一船厅,四周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西园,空间开阔,中央有一个大水池,楼厅廊房环池而建。</p><p class="ql-block"> 园居院落,被东园、西园和片石山房包围,其内的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p> <p class="ql-block"> 片石山房,在东园南面,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p><p class="ql-block"> 何园的复道回廊长达1500米,分上下两层,或直或曲,贯穿全园,被誉为“天下第一廊”,也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 水心亭,这是中国仅有的水中戏亭,供赏曲听戏、观景纳凉之用,还具有通过水面及走廊的回声产生音乐共鸣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什景花窗,何园复道回廊上的什景花窗,造型各异,精彩绝伦。</p> <p class="ql-block"> 四季假山,园内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春山处石笋破土,夏山内太湖石玲珑堆叠,秋山之上黄石层叠,冬山以宣石打造,远望如雪覆山巅。</p> <p class="ql-block"> 何园是晚清园林建筑的代表作,其设计融合了中西合璧的风格,既有传统的江南园林韵味,又融入了西方审美的设计元素。此外,何园还是国内著名的影视取景地,《红楼梦》《还珠格格》续集等近百部影视剧在此取景。</p> <p class="ql-block"> 何园不仅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园林,更是一处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值得您亲自前往体验。</p> <p class="ql-block"> 扬州个园是一座著名的清代私家园林,其前身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街南书屋”(又称“小玲珑山馆”),本系马曰琯、马曰璐家的第宅园林。</p><p class="ql-block"> 个园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扬州大盐商、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创建个园。</p> <p class="ql-block"> 咸丰十年(1860年),个园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个园被卖给镇江丹徒盐商李文安,李家入主个园达60年左右,其间将个园逐步完善,乃个园最完整的时期。</p><p class="ql-block"> 园主人黄至筠生性爱竹,园中植有万竿绿竹,且竹叶形似“个”字,半个“竹”字便是“个”,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春山:用笋石堆成,象征春回大地,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 夏山:以湖石叠成,山洞曲折幽深,洞壁有泉水滴落,给人清凉之感。</p><p class="ql-block"> 秋山:黄石堆叠,拔地数仞,悬崖峭壁,洞中设置登道,盘旋而上,步异景变,引人入胜。</p><p class="ql-block"> 冬山:倚墙叠置色洁白、体圆浑的宣石(雪石),犹如白雪皑皑未消,又在南墙上开四行圆孔,利用狭巷高墙的气流变化所产生的北风呼啸的效果,成为冬天大风雪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个园是“前住宅、后园林”的规制,位于南侧的正门并不起眼,精彩全部藏于北侧的后院,体现了清代盐商“不露富”的处世哲学。</p> <p class="ql-block"> 扬州个园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摄影 须冠云</p><p class="ql-block">时间 2024.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