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来上海几天,天天都是下大雨,今早天空虽然灰暗可没下雨,我们决定出门转转,坐地铁到静安寺下车,通过导航找到蔡元培故居指示牌,寻觅蔡元培故居,这栋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小楼,悄然隐匿于居民区之中,若不是询问路边老师傅都不敢继续向巷内走。不过,沿途精心设置的蔡元培雕塑像,如同无声的指引,牵引着我一步步靠近这位伟大教育家的往昔。</p><p class="ql-block"> 对蔡先生的崇敬和爱戴可能产生于《南渡北归》一书,先生是从旧文化中走出来的,却具有前瞻伟略,对新文化新思想积极支持和接受,中西兼容的不拘一格吸收各方面人才的伟大教育家。</p><p class="ql-block"> 走进故居,一间间展室陈列着他生前的物品,墙上详尽的文字与图片,生动地讲述着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以及为中国教育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在这里,简洁的生活工作之地,能感应到他为教育改革奔走疾呼的身影,感受到他对知识与人才的殷切期望,能站在先生之故居见识先贤之遗物,满是敬仰与钦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为北大设计的校徽!</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去逝,蔡元培先生为其写的挽联!</p> <p class="ql-block"> 离开蔡元培故居,我来到了素有上海“文化艺术名城之路”美誉的武康路。踏入这条街道,仿佛回到县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街道两旁,粗壮的法国梧桐树枝叶繁茂,交织成一片浓密的林荫,</span>各种二、三十年代所建法式、西班牙式、中西折中式洋楼从围墙外依稀可见,斜坡式的房顶,窄小的老虎窗,拉毛似或鹅卵石的外墙面,个个独具风情,在这条街上还有很多名人故居有《三毛流浪记》的作者张乐平、巴金先生、宋庆龄先生、黄兴先生等,只是今天闭馆我们只能在外围观赏一下,心里不免有些许遗憾。</p><p class="ql-block"> 沿着武康路一路走到头,来到网红打卡点武康大楼,这座造型独特的船型建筑,宛如一艘即将启航的巨轮,静静停泊在岁月的港湾,成为武康路最具标志性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武康路的魅力,不仅在于这些名人故居,漫步其间,远离了上海闹市区的车水马龙与人声鼎沸,这里的宁静与祥和,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抚平内心的浮躁,让人的心沉静下来,沉浸在这份悠然与惬意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之行,虽短暂却充实。蔡元培故居让我领略到了先贤的伟大与坚韧,武康路则带我感受了历史与文艺交织的独特魅力。这些地方,就像散落在城市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过去,也照亮着未来,值得我细细品味,久久铭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