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

汾河水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吃饭</b></p><p class="ql-block"> 文/冯文俊</p><p class="ql-block"> 自古民以食为天。自打娘胎生出,凡动物自会张嘴进食。孟子说,“食色,性也。”吃饭是生理需求。据说,人不吃不喝可存活一周。看来吃饭对人之重要性不亚于空气。人有贫富之分,饭有好坏之别。贫者富者皆是人,都不过百年而已。好饭坏饭皆是饭,能填饱肚腹罢了。</p><p class="ql-block"> 要吃饭首先得做饭。人类最早做饭方式为火烹法、石燔法、包烹法、石煮法。均为早期告别茹毛饮血后最简单的烹饪方法。‌经考证,炒菜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记载。而真正普及并成为主流烹饪方式是在宋朝。‌ 据说是得益于铁锅的普及和煤碳的使用以及植物油的推广。南北朝之前是不吃炒菜的,主要烹饪方式就是蒸、煮、烤。怪不得晋惠帝说,何不食肉糜?是因无炒菜,要有炒菜的话定然会说,何不食炒肉?</p><p class="ql-block"> “治大国若烹小鲜”。做菜看似简单,实则需根据不同食材不同环境不同调味品不同火候不同食客依据经验细心烹饪。同样的食材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味。商朝宰相伊尹,以“烹调之圣”闻名。‌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御用厨师易牙被奉为厨师之祖。春秋末年吴国名厨,以炙鱼技艺闻名的太和公。唐朝丞相段文昌的家厨膳祖均是古时有名的烹饪高人。《新唐书·韦陟传》说,唐代韦陟,袭封郇国公。性侈纵,穷治馔羞,厨中多美味佳肴。后因以"郇公厨"称膳食精美的人家。文学大家苏东坡不仅文才一流,厨艺亦精,其发明的“东坡肉”延传至今仍是美味。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被尊为厨界《论语》,不过据说袁枚并不会做菜,很多做菜方法是道听途说的。晚清重臣丁宝桢发明的“宫保鸡丁”而今也是一道名菜。现代的梁实秋先生和汪曾祺先生也可以称为美食家,既会做菜又能将制作过程描述出来,二位先生关于食物的文章看后足可使人垂涎欲滴。</p><p class="ql-block"> 生活小康时,吃饭讲究色香味俱全。食不果腹时,填饱肚子即美食。陶渊明诗:“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百姓能够填饱肚子的时期并不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等等诗句即为例证。就是我们小时候(七八十年代)虽能填饱肚皮,却也尽食高粱玉米等粗粮。能全年吃白面的人家在村里凤毛麟角,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喜欢看书里、影视中关于吃饭的段落,《水浒》中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使人感到畅快淋漓。林冲雪夜前往山神庙:“店家切一盘熟牛肉,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吃了数杯。”武松井阳冈:“切二三斤来吃酒,随后店家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红楼梦》中刘姥姥吃一两银子一颗的鸽蛋。《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吃相。读后就觉得真是津津有味。儿时对一部电影(影片名记不得了),是陈佩斯演的吃面的镜头记忆深刻。陈佩斯的小品《吃面》无实物表演都演的那么逼真,更何况电影中是有实物表演。我觉得陈佩斯在电影中不是表演,他应该在生活中就那么吃面,吃的那么快,那么香。我的父亲也是这样吃饭的,在父亲嘴里就没有不好吃的饭,吃什么饭都是那么快那么香。</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吃自己做的饭是大约十四五岁时。父母有事外出,留我独自在家。中午,我凭着平日里观察父母做面步骤的记忆,自己生火,自己和面。计划和的是拉面(我们叫扯家)),由于和面时加了点绿豆面,导致面一拉就断。煮熟后都是短如剔尖的一根根“面棒”,用鸡蛋、西红柿炒了味道还可以,那顿饭感觉吃的很舒服,很满足,许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爱吧!再有就是婚后与妻第一次包饺子吃,步骤全对,形状也可以,煮熟后却一个个饺子变为了面片汤。与妻相视一笑,边吃“片儿汤”边分析原因,应是面和的有点硬,饺子合口处夹上馅儿的原因。找准原因即改,至今再无此现象。经过多年锤炼,本人厨艺已大有长进,也可“出的厅堂,下的厨房”了。儿时由于当时国家刚开始改革开放,生活条件虽逐步向好,但仅是解决温饱。大鱼大肉大宴席只在婚嫁丧娶,逢年过节时才可见到。“物以稀为贵”,吃饭亦然。那个年代能吃一回宴席,下回馆子,过节吃回肉食是真可以吃出幸福感的。参加工作后,与朋友同事聚餐机会多了,逐渐大鱼大肉吃的腻了,吃出幸福感已再无可能。</p><p class="ql-block"> 饭店吃饭在今天已是习以为常。隔三差五与友人小聚,海阔天空一番亦可尽兴,这是普通人的乐趣。吃饭最忌座中出现装腔作势和话不投机之人。本是友人间的交流勾通,却被自视甚高,高人一等的好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搅的满桌兴致全无。我曾经历过一桌发小吃饭,座中有二人平日有罅隙,饭中一言不合便杯盘乱飞,搅的大家即兴而来,败兴而归。吃饭在普通人是单纯的勾通加深情谊,在名人却是另一番意图。前些年听闻有人花巨资请股神巴菲特赴宴。看看,请人吃饭还的给人家钱。看来利益之下,一切皆有可能。</p><p class="ql-block">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婚嫁丧娶大小宴会遍地皆是。一桌美味佳肴,餐后能剩一大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能吃饱饭才四五十年光景呀!我是农村生农村长,从小父母教育不剩饭菜,至今也一般不剩。教育从娃娃抓起,我们还的加强对后代的教育才是当务之急!</p><p class="ql-block"> 吃饭是人生重要事项之一,吃饱吃好即可,切不可饱食后再食,吃撑了会生胃病。再者,不是自己的切忌去食用。万事同理,世间一切事物皆有其定数,冥冥之中总在平衡着世间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佛教有言:“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一天我们终将离去。让我们于存在世界之日为后代多留一口饭食,以飨后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1日晚于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