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和“我”在画室碰面》

刘英萍(千寻)

<p class="ql-block">今天这个教室是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历史与主题性绘画工作室2025级研究生的核心课程——情境性绘画写生,也是国美“金课”之一,也是为未来学生的创作尤其是大型历史与主题的创作打基础的课程,它要比通常国美写生课程在场景和人物配置上复杂丰富很多,是一门全因素课程,因为这门课程要去面对透视空间的研究,结构性构图的研究,光影调控视觉中心研究,被动场景与主动疏密处理的研究,全课程由油画系历史与主题性工作室全体老师分阶段指导完成,从完成的画面效果来评价。同学们总体完成了教学要求,师生都为这样室内的大场景复杂的场景付出了辛苦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现实入画的教学切片:锚定 “国美金课” 身份,“教学切片” 把画面当作课程教学的一个片段,体现 “现实入画” 的教学实践 。</p> <p class="ql-block">以人物着装为切入点,现实与画中人物穿搭呼应,像一场艺术化 “时尚秀”,带轻松趣味 。</p> <p class="ql-block">用 “我” 指代现实与画中人物,营造奇妙的自我相遇感,简洁又有联想空间 。把同框场景趣味化为 “查岗”,赋予现实人物主动互动感,让画面活泼起来 。</p> <p class="ql-block">  体现现实色彩与画作色彩的交织共鸣 。把画室、创作过程比作有 “褶皱” 的载体,现实人物与画作在这一空间 / 过程里,藏着艺术生长的细节 。以 “颜料未干” 的动态感,营造创作的鲜活氛围,“现实赴约” 浪漫化现实与画作的同框,像一场艺术邀约 。</p> <p class="ql-block">从刚开始的起小稿到大尺幅的画布的大的黑白灰的起步,步入人物环绕上下四周的环境色调的协调统一的调整,逐渐进入到细节的刻画,最终主次分明,虚实交织,体感与平面交叉,即丰富又完整,圆满顺利的完成了这个年度的课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