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中国运河名城千年古县“临清市”,展现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

水上泳人〈贵文〉

<p class="ql-block">‌ 临清市是山东省聊城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冀鲁交界,因滨临清河得名,是中国运河名城和千年古县‌。全市面积960平方公里,辖12镇4街道1开发区,总人口约84万。作为明清运河漕运枢纽,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12处国家级文物和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以轴承、纺织等产业为特色,交通区位优势显著。‌‌‌‌</p> <p class="ql-block">‌ 临清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因地处卫河与会通河交汇处而成为南北漕运枢纽,素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之称,现留存有元代运河、明代小运河及鳌头矶、运河钞关等世界文化遗产。‌临清因“临近清河(卫河古称)”得名,汉初置县,三国曹魏时期白沟运河、隋代永济渠、元代会通河及明代京杭大运河均流经此地,使其成为贯通南北的漕运要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钞关遗址,青砖灰瓦的院落内保留税吏雕像、银库等原始布局,院内沙盘还原了漕运盛景。可体验AR复原漕船纳税场景,春节期间还有“文玩雅集”猜谜活动。‌‌‌‌</p> <p class="ql-block">  鳌头矶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位于临清市中区 会通河 分叉处,原为元明运河交汇处的石坝,因形似鳌头得名。明代方元焕题写“独占”匾额悬挂于阁楼式大门,结合建筑群整体布局(如广济桥象征鳌尾),形成“独占鳌头”的风水意象‌。鳌头矶是明清运河商贸繁盛的见证,明代李东阳诗作《过鳌头矶》曾描绘其“层楼高栋入青云”的盛景‌。景区内的古砖陈列室展示临清烧制的明清皇城专用砖,以“击之有声,断之无孔”著称,凸显临清作为皇家建材基地的历史地位‌。现存景观‌“主体建筑包括望河楼、观音阁等”,登楼可俯瞰运河风貌。现保留清代匾额“汶卫津梁”(张度题)和“沙丘古渡”(王毂题),与“独占”题刻共同构成书法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临清宛园是位于山东省临清市西北隅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苏式园林风格为核心,融合北方园林气派,集江南古建、山水景观、文化展览与游览休闲于一体‌。该园占地116亩,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采用“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理念,展现了运河名城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园林艺术的精妙融合。‌‌</p> <p class="ql-block">喝一杯清荼,解暑止喝,顺间精神爽!</p> <p class="ql-block">‌ 临清东宛园是位于山东省临清市东北隅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占地490-500亩,总投资4.75亿至6亿元,由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投资建设,于2023年9月28日正式开放。‌景区以明清市井文化和大运河漕运文化为主题,融合山水园林、沉浸式演艺、非遗展示等多元业态,形成“一环二轴三街十二巷”的空间布局和六大功能片区,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夜游临清东宛园》临清东宛园,夜晚的静谧与白天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每个角落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我们漫步在临清宛园的夜色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的皇家园林。夜晚中的临清宛园更显神秘,月光洒在园中的湖面上,如同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走街串巷每一处景致,每一石每一水,在临清宛园的夜晚都仿佛在低声细语,讲述着千年的故事。其闪烁的灯光,精心设计的园艺,临清宛园的夜晚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美,她宁静又美丽,仿佛是一首优美的乐章,流淌在夜色之中,她是一幅流动的画卷,每个瞬间都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在临清东宛园的夜景中,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消散无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后记》:临清是中国运河名城与千年古县,凭借大运河的历史积淀与文旅融合的现代发展,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作为明清时期重要的运河枢纽,临清以‘富庶甲齐郡’闻名,如今仍保留着鳌头矶、运河钞关等古迹,并打造了宛园、东宛园等文旅地标,形成了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风貌。‌‌‌‌临清地处冀鲁交界,明清时期因运河漕运成为全国交通枢纽,享有‘繁华压两京’‘小天津’等美誉。商船云集的运河经济使其跻身全国大城市行列,现存运河钞关(八大钞关之首)与舍利宝塔(运河四大名塔之一)等遗址,见证昔日繁荣景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