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r> 宜昌《三峡集邮》2025年第二期</h3> <h3><br><br> <br> 文化盛宴<br> 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在屈原故里秭归盛大开启。《楚辞》邮票首发、集邮精品展览、青少年书信写作比赛颁奖、邮票设计家现场签名等集邮活动穿插其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场承载深厚传统底蕴与鲜活民俗风情的文化盛宴,也为集邮活动融入大型社会活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示范。</h3> <h3> 屈原文化<br> 屈原文化是宜昌多年来持续构筑、不断发展的精神高地。本期独家专稿,社科专家两年前为《楚辞》邮票发行提出的选题选材建议,对《楚辞》邮票内容的确定和正式发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体现了屈原故里对中华传统文化根脉的精心守护。<br> 历代名家评屈原和《楚辞》的续篇,让人们继续在吟咏名篇佳作的同时,感受到屈原在古今历代豪杰贤良心目中的崇高形象。<br> 屈原与玉,则细数中华独特玉文化的缘起,屈原诗作中对玉的精彩描写所体现的虔诚与敬重,以及玉文化在楚国的昌盛与今日的弘扬。<br> 宜昌邮人持续讲述屈原故事,融入了屈原的求索精神、家国情怀和人格美学,彰显了地方文化的瑰宝,绽放着时代炫目的光彩。</h3> <h3> 研究探讨<br> 本期“宜昌海关邮局遗址今何在”一文,从旧城改造切入,陈述邮政巷的由来,宜昌近代邮政的开办及脱离海关的历史,邮政巷改造的喜与忧,对广为使用的宣传史料某些内容的质疑,并详细阐述五大理由,以及对史料使用的正确态度。文章从避免误导今人后世出发,体现了去伪存真的求实态度,客观公正的历史责任,和严谨治学、止于至善的可贵精神。<br> 亚展大镀金奖邮集编组体会,满怀深情讲述了,所选邮集专题与自身职业经历的关系。邮集框架结构的确定和修改,针对性地收集素材,切实把关英文翻译等切身体会,以及邮集今后改进的具体措施。文章不长,但条理清晰,感悟实在,值得学习借鉴。<br> 紫貂小本票版铭标记研究,作者拥有大量该小本票实物,通过对其厂铭、色标、规矩线的研究,发现了八种版式,并逐一进行详细阐述,很有见地的开始了该小本票集邮学术课题的研究。正朝着“集邮者都应成为自己所钟爱专题方面的专家”这一目标,欣喜扎实地向前迈进。</h3> <h3> 编者絮语<br> 每期稿件用不完,情况依旧。对一次性投多稿,仅选刊一篇;对诗歌等文艺类稿件,恕未采用;有的稿件压了不止一期,实出无奈,还望见谅。大力提倡短文,已有作者在自觉为之,初见成效,有目共睹,甚感欣慰!<br><br> (全文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