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遇劳动 指尖彩泥塑童趣——莲湖区西关第一小学劳动教育研讨活动

西关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总校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展现劳动教育课堂魅力,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2025年6月11日,莲湖区西关第一小学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劳动展示课活动。两堂独具匠心的劳动课,让劳动教育焕发出独特光彩,让学生感悟劳动智慧,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喜悦。</p> 《邂逅非遗扎染——巧手成韵·创意扎染体验》 <p class="ql-block">  张卉老师的《邂逅非遗扎染——巧手成韵·创意扎染体验》一课,介绍了扎染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以及扎染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小手绢,这些作品充满了孩子们的创意和热情。这堂劳动课不仅教会孩子们扎染技巧,更让“工匠精神”的种子悄悄发芽,一块小手绢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让传统文化在稚嫩的手掌中继续生长。 </p> 《“泥”好有趣——制作创意彩泥笔筒》 <p class="ql-block">  冯怡尧老师带来《“泥”好有趣——制作创意彩泥笔筒》一课,<span style="font-size:18px;">课堂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冯老师通过细致地步骤讲解,从彩泥的揉捏塑形,到笔筒花纹的装饰,通过揉、压、刻、捏、搓等技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将废弃纸杯变身精美彩泥笔筒,</span>孩子们在快乐劳动中不仅提升了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更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成就感。</p> 教研员评课 <p class="ql-block">  展示课结束后,莲湖教师进修学校劳动教育学科教研员张娜对两节课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课。首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课堂设计、教学方法、学生指导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对于《彩泥笔筒》一课,教研员认为课程设计贴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邂逅非遗扎染》课上,老师将传统文化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非遗魅力,传承传统文化,意义深远。同时,教研员也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此次劳动教育研讨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体验劳动乐趣的平台,也为老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桥梁。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西关第一小学的老师们将继续深耕劳动教育,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劳动教育在校园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培养出更多热爱劳动、善于创造的新时代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撰稿:李梦颖</p><p class="ql-block">供图:刘莉、李梦颖</p><p class="ql-block">初审:铁琳</p><p class="ql-block">终审:张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