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总是情—商州行

淡若清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世事变换,人生无常,突闻群中友人母亲仙逝,团长与大家商议,欲一同前往商州老家吊唁,众人皆表赞同。我恰从外地赶回,忆起往昔每次造访友人家中,老太太慈祥的笑容与亲切的招呼,令人倍感温暖,此番商州之行,亦是我们对逝者的一份敬意与哀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一行两车十人,周一早七点出发,计划第一日一路游玩,第二日再去友人家,我们</b><b style="font-size:18px;">沿环山公路前行,</b><b>一路透过车窗看着秦岭山脉,它依然是那么巍峨,它的葱绿在夏日的早晨依然是那么养眼,身处户外,人总是愉悦的,心总是轻松的,而眼睛也会在美好的大自然中过足瘾。</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遵从团长建议,不上高速,这样一路可随意自在的观赏S101省道和G312国道两边的景色,在省道上经过很长一段山路到达位于西安蓝田九间房乡的流峪飞峡,它隐藏在巍峨的秦岭之中,在此景区前我们停车,流连观赏景区外的潺潺瀑布,远观就可见山峦叠嶂,沟壑错落,要攀爬起来着实要费番功夫,早些年一个冬天我曾来过此地,登高望远,景色绝美,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秦岭风光,这里夏天瀑布急流,为山川增添灵气,而冬天变成冰柱,尽显大自然奇景,它是一个纯生态、纯天然的避暑休闲度假自然风景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这里我们边驻足观景区外景色,边和路边卖山货特产的农户闲聊,买了些他们无公害的味道很甜的山杏,没太多的停留继续前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一路轻松地聊着天,听着喜欢的车载音乐,看着划过车窗的山峦、树木、村庄,感觉最有意思的是团长的路线导航,到达一个叫黑龙口的地方,看这名字很有气势,以为会有意想不到的景观,于是满心欢喜地开车进去,结果只看到一个小戏台,大家笑嗨了,赶忙通知后车不必进来,继续前行,我们与团长调侃,说他是“人工导航”瞎操作指挥,玩笑归玩笑,其实在这个群里他是一个最操心最尽职的核心人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个小插曲后,我们来到丹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前,公园位于商州区境内最长的河流丹江及其支流板桥河河谷地段,涉及麻街、城关、大赵峪、刘湾、杨峪河等7个镇办共27个行政村,是集河流、库塘湿地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我们走至二龙山水库处,发现这里的大坝正在维修加固,水库的水青绿可人,旁有一个小瀑布飞流直下,水库的水至丹河而下,我们沿山道漫步而上,大坝施工人员告诉我们要到达湿地公园距离甚远,而且向上是山路,于是我们决定回返,驱车经河道边公路继续前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已近中午,团长导航到卧虎岭景区,他笃定景区内外会有农家乐什么的可以解决我们吃饭问题,我们到景区一路没发现一个可以吃饭的地方,越走越不踏实,我们打趣团长,如果找不到吃饭地方,他步行走去下一目的地,等到达景区,这里只我们两车,可能不是节假日,也可能是景区本已落败吧,景区冷清无人,好多商铺都挂着铁将军,发现唯一开门的一家餐馆,老板说没客人也就没准备开张营业的食材,只给自己做了些家常饭,既来之则安之,这里的景致还不错,我们很悠闲地拥有了一个随意游逛的安静空间,也算不虚此行,在这里我们也有了意外的收获,明白了景区的文化灵魂,那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曾途经如今的二龙山水库步至卧虎岭,当他站在卧虎岭的山巅上,被这里的风光无限所吸引,远眺到由清泉汇成的丹水蜿蜒东去,近看又被一眼望不到头的白石所感慨,曾三过商州,晚年写下“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的怀商诗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卧虎岭景区出来,我们沿国道直奔商州丹风县的棣花古镇,在古镇街上找到一家餐馆,先安抚大家饥肠辘辘的胃,点了这里的特色烤鱼,还有回锅肉等等,大家一致称这里的肉好吃,鱼也不错,其他菜也很合大家胃口,两碗油泼面份量也很足,吃饭间咨询老板棣花古镇的住宿,老板很热心的联系到景区内的悦来客栈老板,老板儿子来引领我们来到位于景区里的他家民宿,一个很宽敞的农家院子,我们住二楼,站在窗前可看到外面的景色,如黛的青山,大片的荷花池,荷叶田田,如果荷花绽放时节,我想肯定是一幅更美的盛景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大家安顿好后,因外面天气有些炎热,先在房间休息,于是川麻、挖坑也成了我们最开心的娱乐项目,六点后天渐凉,我们去古镇漫步参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棣花古镇旅游景区是商於古道文化景区的重要板块之一,运用现代建筑艺术还原保持原始的村落建筑风貌,展现商於古道历史文化,贾平凹文学艺术,乡村休闲旅游。</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先到清风街,街上店铺大多都未开门,很安静,清风街为棣花老街,是商於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棣花驿站而驰名,贾平凹先生的《秦腔》《高兴》等作品中讲述了在这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耐人寻味的故事,作品中人物原型和文化符号像“白雪”家,“引生”家,“武林豆腐店”等都在这里原景重现,对号入座,听说这里曾非常繁荣兴盛,自312国道改建北移后,棣花老街才逐步变得冷清,看着这个地方,我会有些奇思异想,究竟是这里成就了贾平凹的作品,还是贾平凹的名人效应为此添了光彩,使古镇更上了一层楼。出了老街我们过二龙桥来到魁星楼,魁星楼共三层,据说魁星是主宰文运和文章的神,一手执笔,一手拿墨斗,右手那支笔是专门用来录取士子的,一旦点中就会文运、官运一起来,每年有高考学子的父母总喜欢在此烧香祈祷,祈求神灵的护佑,为自己和子女带来希望。经过二郎庙,发现门锁紧闭,可能是我们错过了开门时间吧。由二郎庙往北漫步而上,经过宋金古井,宋金桥等景点,来到贾平凹故居,本想一睹作家故居风貌,在这里沾染上一些文坛名人之文气,可惜此时已闭馆无法参观,同样刘高兴故居也已关门,这个点游人稀少,有十多个六七十岁的女游客兴致勃勃的在这造型别致的步道上拍抖音,那多彩的衣服和夸张的动作倒给这里增添了一份热闹的情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逛到晚上八点多,我们回到小院,让老板娘做了几个小菜,准备了酒和茶水,大家围坐在院外的石桌上吃菜、喝酒、品茶、谈天说地,在这里抬眼便是千亩绿茵茵的荷塘,夏日的晚上微风习习,凉爽怡人,这样的时刻一群好友聚在这里该是怎样的开心、快乐、幸福和安逸。</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二日早上大家起的比较早,早晨空气清新,温度也适中,我们便沿千亩荷塘漫步一圈,领略荷塘清晨的温柔和静谧,可观到晚间未能看到的景观,偌大的荷塘,湖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现在还未到荷花开放时间,片片荷叶,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碧波上翩翩起舞,如一片片翠玉让人迷醉,坐在湖边,此情此景可让人恣意遐想,白天的荷塘比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更有一番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此时也会想起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早七点半我们坐在院子的小桌上享用老板娘为我们准备的早餐,大锅熬煮的包谷糁,煮鸡蛋,锅盔,炒土豆丝、腐皮、豆芽、豆腐几个家常菜,都非常可口,家常的饭让人吃的很舒服很满足,吃完饭告别老板娘,我们起程去友人家,路过清风街的棣花驿,发现已开门,我们进去参观,棣花驿古时曾是“夜亦有人行”的“商山名利路”—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历史积淀厚重,好多文人墨客无不吟咏于商山道,驻足于棣花驿,白居易曾两次下榻并题诗,留下了“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的绝唱,在这里的参观我们除了从馆中获得好多知识外,还从同行朋友处懂得了文官、武官所着服装的图案历史知识,受益非浅,也深感常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们户外游玩,时时可学到新的东西,提升自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离开古镇我们沿国道去友人家,经过很长的一段山路,快到达时,路变的宽阔起来,村庄也都处在平坦的地方了,我们一路感叹,身处在大山里的人们的不易,友人兄弟们都很有出息,这离不开他父母的辛苦付出和教导,也证明了他父母的伟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十点我们到达友人家,老太太的灵堂设在堂屋里,供桌上摆放着她的遗像,照片里的她依然慈眉善目,她仿佛告诉吊唁的我们她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不用伤感,我们上香、鞠躬,表达深深的哀思,只愿老人一路走好。</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友人家待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回返棣花古镇,取回一朋友拉在客栈的证件,在古镇上高速,商议好两车在蓝田葛牌镇汇合,等上高速后发现我们乘坐的车错上了G40,而另一车上了G70,阴差阳错,G40全程通畅无阻,而G70在一隧道发生拥堵好久,两车只好分开行走,我们在玉山下高速,在这里品尝了正宗的蓝田羊血饸饹,神仙粉,肉夹馍,然后驱车来到距玉山不远的荞麦岭景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荞麦岭在农人眼里就是一个不小心种出来的景区,岭上层层叠叠若梯田,在荞麦花盛开时节,粉的白的竞相开放,满山遍野,而我们到这里花期已快结束,虽说没有盛开时那么壮观,但它还在开放,与郁郁葱葱的秦岭山脉交相辉映,依然绘就了和美乡村的新画卷,我们站在岭上的观景台,放眼望去,辽阔不仅映入眼帘,更涤荡心胸,若坐在这里品茶论诗,吹着山风,看着纵横的田埂勾画出大地的韵律多好,在这里仿佛伸手就能触到那份无羁的诗意与远方,一起同行的朋友感慨,蓝田的山很柔美,而真正的秦岭山脉刚硬,于我想象就是女子的温婉和男子的刚强,这可能也是山和塬的区别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五点多我们两车在余下汇合,结束这次商州行旅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