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小布达拉宫:松赞林寺

一蓑烟雨

<p class="ql-block">  在香格里拉,有个被称为“小布达拉宫”的地方。金顶红墙倒映在拉姆央措湖面上时,连空气都变得神圣起来。走进寺院,跟着转经的藏族阿妈顺时针绕行,看阳光穿过经幡洒在壁画上,那种震撼不亚于第一次看IMAX大片。偷偷学当地人用额头轻触转经筒祈福,据说特别灵验!这里就是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藏式美学天花板之称的松赞林寺。</span></p> <p class="ql-block">  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该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距中甸县城5公里,是一座古镇规模的古堡群建筑。于公元1679年(藏历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兴建,公元1681年(阴铁鸡年)竣工。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p> <p class="ql-block">  寺院外围筑有椭圆形城垣,主殿威严而华美,殿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最高点,居全寺中央。大寺坐北朝南,为五层藏式雕楼建筑。主殿上层镀金铜瓦,殿宇屋角兽吻飞檐,又具汉式寺庙建筑风格,下层大殿有108根柱楹,代表佛家吉祥数,大殿可容1600人。左右墙壁为藏经“万卷橱”,正殿前座供奉有五世达赖铜像,其后排列着著名高僧的遗体灵塔。顶层正楼特设经舍佛堂,供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佛像,以及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p> <p class="ql-block">  与藏传佛教建筑样式相同,松赞林寺的扎仓、吉康两座住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了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主建筑扎仓,藏语依意为僧院,是僧众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后殿供有宗喀巴、弥勒佛、七世达赖铜佛,高三丈有余,直通上层。中层有拉康八间,分别为诸神殿、护法殿、堪布室、静室、膳室等。前楼客厅供贵宾宴会及观赏“羌姆”(面具)舞时使用。顶层正楼设精舍佛堂,供奉五世达、七世达赖佛像,以及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佛堂正南为高耸的钟鼓楼,清晨、正午、黄昏击鼓报时,声闻十里。</p> <p class="ql-block">  寺院建筑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建筑金碧辉煌,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檐,扎仓大殿宽敞恢宏殿,殿中供奉的诸多佛像:昆塔高大神圣,两侧西厢的壁画雕饰精美琳琅。</p> <p class="ql-block">  传说寺址是达赖剌嘛占卜求神所定,神示曰:“林木深幽现清泉,天降金鹜嬉其间”。游人进寺,会见到清泉终年不涸,并能常见一对金鹬在寺院出双入对。寺名为五世达赖喇嘛所赐。“噶丹”表示传承黄教祖师宗喀巴首建立之噶丹寺;“松赞”即指天界三神帝释、猛利和娄宿游所;“林”即“寺”。整个含可理解为:“一切显密非一次修成,为使无垢之法源尖不断地惠及众生,使之圆满,特建此寺”。松赞林寺成为本地区政教合一制度的最高机构,成为滇、藏、川藏区佛、法僧“三宝”务的殊胜道场,各地到北朝圣的信徒也是终年络绎不绝,香火极盛。</p> <p class="ql-block">  松赞林寺内历代珍品众多,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包金释迦牟尼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及各种精美的鎏金或银质香炉、万年灯等。金寺收藏有《甘珠儿》十部(其中两部为金汁手书)、《丹珠儿》等两百余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