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中的家庭副业

阿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计划经济时代,一切吃穿用都是配给制度,每个老百姓都按照国家规定好的标准分发得到定量的粮票、布票、肉票、糖票等,有些票证只有过年时用,凭这些票再加上钱,才能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那个年代,虽然物质条件匮乏,每家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尤其那时没有计划生育,每家都好几个孩子,生活就更加捉襟见肘了。但是精神世界纯净,人们的心地纯真,生活朴素,为人厚道,邻里和谐。每家的孩子,从小花钱就特别懂得精打细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副业是那时候集体经济之外的独自经营的一项生产活动,是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妈妈以及舅舅、姨的小时候,都参与过家庭副业的工作,我有幸赶上了一个尾巴。些许的收益不仅对家庭的生活有了帮助,也让子女们更加团结持家。至今一说起那时的情景都是兴高采烈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期的家庭副业,以姥姥为主,在崇文门居住时,帮助铁路工棚干活的人洗油手套。领回来的手套布满油渍,一般的清洗肯定不行,就熬开碱水浸泡,用刷子刷。妈妈说,这个工作小朋友不好干,那时汗流浃背的姥姥给他们姊妹几个做了很好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后就是拨云母片、择豆芽菜、择蚕豆,妈妈说这些工作不需要太多的体力,需要的是耐心。彼时的她们拿小刀片干净利落的插入云母片内约1mm,均匀用力,就可以掀开云母片,会听到非常清脆的声音,而且撕开的两片云母表面都很光滑整洁。而择豆芽菜就是妈妈和她的弟弟妹妹们的比拼的游戏了,四方小桌,一个人把持一个角,成堆的豆芽菜放在桌角上面,下面放个盆或者筐,豆芽两头儿芽和须子被择掉,小山儿似的光杆豆芽不一会儿就都被转移、掉落到筐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糊火柴盒那是合作社和家庭常见的集体副业,从火柴厂提供的薄木片、条形纸、商标纸等原料,领料后就开始了手工加工,这个工作还是竞争激烈的,甚至出现去晚了就拿不到这个工作的情况。从‌用饭米汤替代浆糊避免疙瘩的准备工作开始,折压木片骨架、刷浆糊粘长条纸、套蜡模定型到贴商标晾干,再按照固定数量扎成一捆、码放整齐,一些列的操作完成‌,再送交合作社。据说当时,每一千盒报酬约0.12元,但这微薄的收益让孩童时期的我的长辈们开心不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以接触考验技术能力的工作了,那就是绣花。老姨说,邻居们家的女孩子们都绣,她学习绣花是跟隔壁的嫂子学的,起初只是做些块大、绣线粗、画面简单的活。凭着天资聪颖没多久就可以自己去接活,绣细线、复杂图案的大的绣品了。上小学的老姨的技术很好,得到派活人和单位的好评,每每能拿到的都是复杂、收益高的绣品。至此,老姨的这份工作价值高,姥姥也就不用再做织网子的活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70年代的供销社的收购站‌,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主要负责收购当地人手中的农产品和其他自然环境下采摘的物资,以满足国家对物资的统一调配和供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的北京香山,纯纯的农村,老爷一家从崇文门搬回,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每家的孩子都跨个小筐上山采摘药材,彼时山上的草药不是啥稀罕物,五加皮、车前子、麦冬等等多的是,还有收集槐树下的蝉蜕,都是药材的重要收集来源。原来二姨、五姨、老姨对中草药的认知都是童子功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里曾经养的公兔子名叫大眼儿,因为它个头大、眼睛大而得名。它的品种好,以至于家里长大的兔子卖到收购站,都得到那里员工的一致好评。邻居及收购站的同志,还纷纷带着母兔来找它借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姥爷上山打草,那时的生产队的牲口是主要劳力,食草量大,机械的使用并未普及,草全部来源于家庭副业。割草的季节正好是暑假期间,姥爷就带着上时年上初中的老舅一大早上山割草,他们选择草茂盛的地方,先集中把草割下,再放在一块平地处堆集。为了能多割些草,他们往往中午就简单吃个馒头、喝口水,继续干。太阳快落上了,将草打捆背下山。草背的好多,从后面都看不到汗流浃背的姥爷和老舅,以为一大垛的草自己行走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背回到家的草,在院子里、房顶上晒干,遇到下雨赶快收起或者用塑料布盖上。那时炎热的夏天就盼着别下雨,赶快让草干透,再落成垛。等到生产队集中收草的时候,家家都迫不及待的将一捆捆得草卖出。我和弟弟也力所能及得积极参与,帮助去山上帮着抬草、回家晒草时翻面,暑假下来还可以用自己的劳动积攒连环画。这份童稚的商业启蒙,也让我对价值交换有了最原始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岁尚小时感知的乐趣多多的家庭副业,目前已经远离了我们,但它曾经的意义重大,它汇集的集体经济的高效与高成长性,为后来80年代初大规模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丰富的经验,对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提供有益的一手素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副业绝不仅仅是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让生活中的绝望有了宣泄的缝隙,活跃了城乡市场;还让邻里互相帮助提供信息,增进友谊;更让家人更加团结,给每个家庭都留下很多温暖及美好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