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张爱民草书宋·苏轼《柳氏二外甥求笔迹》</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退笔如山未足珍,</p><p class="ql-block">读书万卷始通神。</p><p class="ql-block">君家自有元和脚,</p><p class="ql-block">莫厌家鸡更问人。</p><p class="ql-block">一纸行书两绝诗,</p><p class="ql-block">遂良须鬓已如丝。</p><p class="ql-block">何当火急传家法,</p><p class="ql-block">欲见诚悬笔谏时。</p> <p class="ql-block">张爱民,字经旭,号墨溪堂,另号山溪居士,湖南桂阳人,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书画艺术家,文史研究学者,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桂阳县文联副主席,桂阳书画院首任院长,桂阳县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席。</p><p class="ql-block">创作成果:书法作品入展全国首届职工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法展、纪念老子全国书法展、全国首届行草书展、"汉牡丹杯"全国隶书展、全国大中小学教师篆隶书法作品展、梁囐故里全国书法展、湖南省文化旅游厅"全省优秀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省书法美术摄影优秀作品展";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学员优秀作品展优秀奖,湖南省第六届书法展三等奖,郴州市书法展一等奖,郴州市第七届艺术节金奖等。</p><p class="ql-block">美术作品入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亚亨杯全国书画精品展、纪念孔子全国书画展,获郴州市第五届艺术节银奖,郴州市委市政府文艺创作最高奖"五个一工程奖",个人作品及传略两次入选《郴州文艺年选》,中国画作品《梅花扇面》、《万事如意图》先后被刊登于湖南省委老干部局《老年人》杂志封面。部分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权威展馆展出并被相关单位或个人购买珍藏。</p><p class="ql-block">教学成果:张爱民老师先后应邀在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雅艺术中心、北京艺巢园艺术馆、湘南学院、郴州老年大学、郴州开放大学、桂阳老年大学、桂阳书画院、桂阳县文化馆、桂阳县总工会工人文化宫等高校及培训机构讲学。1997年开始创办张爱民书法工室,至今经他培训的学生数以千计遍布全国大专院校及社会各界。其本人先后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南省文旅厅、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中国教育报等评为优秀指导老师。</p><p class="ql-block">出版著作:《央美归来张爱民》、《书法入门》、《张爱民硬笔楷书技法》、《儿童画教与学》等等。</p><p class="ql-block">发表文章:发表有《遗落的明珠·桂阳最古书院湘山阁》、《从桂阳古书院复活看民族传统文化复兴》、《元代张吉夫与桂阳湘山阁及当地桥梁那些事》、《湖南桂阳赤薸垌地名考》、《望之俨然李思聪与桂阳筱塘进士堂》等文史研究文章数十篇,社会反响强烈。</p><p class="ql-block">社会贡献:张爱民老师是保护桂阳古戏台(古祠堂)倡导者,也是桂阳县"保护古书院"工程最早发起人,同时还是湖南省第一个提出太极书法学术研究践行者,郴州市第一个以个人名义组建考古团队及"文化志愿者团队"的先行者。近三十年来,张爱民老师热心于家乡书画教育和社会公益活动,经他亲自组织、策划、实施举办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有五十余场次,其中"送春联进万家大型公益活动"持续30年不间断,还有"97年桂阳县迎香巷回归书画展"、"希望杯"全县青少年儿童现场书法大赛、"魅力黄沙坪·和谐新农村"全国书画名家现场笔会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画剪纸艺术进校园活动"、"绿色环保杯"桂阳书画大赛、"桂阳首届电视书画大赛"、"陶醉桂阳"书画陶艺研讨会"、"迎接世界冠军张旺丽回家乡"、“桂阳县首届太极书法交流会”、“桂阳县首届传统文化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桂阳县传统文化展演”等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挖掘桂阳本土人才和繁荣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湖南卫视、红网、中新网、郴州日报、郴州电视台、桂阳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张爱民活动事迹。</p><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在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桂阳县传统文化促进会正式成立,张爱民被推选为该会第一届理事会主席,他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实生活相融合,组织发动广大会员为传承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开展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好评。</p><p class="ql-block">张爱民书法从魏碑的雄强拙朴中来,又深入到“二王”秀媚多姿中去,追求“大雅”艺术之风,不休不止。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草书入古出新,此</span>作章法新颖,用墨大胆,用笔稳健,线条柔中带刚,方中有圆,得黄山谷之神韵,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可看出他在篆隶书法上也下过真功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