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线自驾游第四季第十三站——一座城市的感悟

清林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 天气:晴</p><p class="ql-block"> 今天丹东的天气特别好。站在鸭绿江江边,抬头看见的是蓝天下的朵朵白云。晴朗的天空下,对面的朝鲜城市建筑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 今天游览的内容,都与抗美援朝有关。丹东,这座英雄的城市,到处都留下了抗美援朝的痕迹及志愿军将士可歌可涕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丹东,展现在眼前最多的是毛主席手书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豪言壮语,听的最多的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气势昂扬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p> <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江岸路鸭绿江畔,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p><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为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第一座桥,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1950年11月,被美国空军炸断。战后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一直保留,被习惯上称为“断桥”,朝方一侧则把所属六孔和中方剩余两孔残桥拆除,仅存桥墩。</p> <p class="ql-block">  鸭绿江大桥在抗美援朝时期承担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过江、军需物资供应和后方支援前线的运输任务,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见证并陈述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岁月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p> <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是当今世界唯一的保存较好的带有旋转装置的断桥,它是日本在中国实施殖民统治时期十分重要的历史物证,鸭绿江断桥既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和屈辱的产物,又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胜利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现在是一个收费景区。门票价格为RMB30.00元,门票优惠及免票政策统一执行的辽宁省的政策。</p> <p class="ql-block">  鸭绿江,原为中国内河,现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江中的朝方岛屿——绸缎岛和薪岛等与中国陆地接壤。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p> <p class="ql-block">  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并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鸭绿江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19万平方公里(中国境内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7.6亿立方米,拥有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多条支流。</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国建成开放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畔的英华山上,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0月,1993年7月27日,新馆落成并正式开馆。</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纪念馆园区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由纪念馆、纪念塔、全景画馆、国防教育园组成,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万余件。其中,纪念馆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基本陈列主题,设置了序厅、抗美援朝战争厅、抗美援朝运动厅、中朝友谊厅、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纪念厅等,全面、客观、真实地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一段历史,一种情怀。一条老街,一话百年……</p><p class="ql-block"> 自从1876年清政府设立安东县,“安东”就是丹东从1876年一直到解放后的名字,这是一段跨越百年的项目,汇聚了满清、民国、殖民时期的独特历史以及各种文明,“安东老街”就是这段历史的缩影。安东老街建筑外形主要参照丹东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街号建筑形式,复制了一部分标志建筑、老街名在项目里,采用了民国时期主要建筑符号做外墙及街景装饰,分为老安东美食街、安东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两部分,是集怀旧观光、经典美食、旅游购物等于一体多功能文化商街。</p> <p class="ql-block">  安东老街的外街以及内街商铺借鉴老安东经典建筑元素,配合老物件和街景雕塑,设计再现老街景,包括百年老字号、品牌餐饮、东北特产、海产品、风味小吃、地方戏表演、以及各种民间艺术,分别以安东时期繁荣一时的中富街、天后宫街、兴隆街、聚宝街等著名老街命名。</p><p class="ql-block"> 安东老街,一街一百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