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老蒋梵

<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新的党中央和中革军委指挥下,一渡赤水后,由于国民党军重兵防守川黔边境并封锁长江,我军放弃北渡长江意图,挥戈东指,再渡赤水河,重占桐梓、 娄山关和遵义,消灭和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师又八个团,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胜利。 </p> <p class="ql-block">‌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以共。艰苦奋斗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为摆脱国民党军围剿实施的机动战术,通过反复横渡赤水河迷惑敌军,最终成功跳出包围圈,为后续巧渡金沙江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一渡赤水‌:1935年1月29日。从贵州土城、猿猴场等渡口西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地区。‌‌</p><p class="ql-block">二渡赤水‌:1935年2月18日至21日。由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东渡赤水河,回师黔北。‌‌</p><p class="ql-block">三渡赤水‌:1935年3月16日至17日,从茅台镇附近西渡赤水河,再次进入川南。‌‌</p><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1935年3月20日至22日,秘密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p> <p class="ql-block">  1935年,中央红军分别于2月18日、19日和3月21、22日、23日,第二次和第四次从这里渡过赤水河,红军搭浮桥的箴索就拴在老鹰石上。有名的太平阻击战也就发生在这里,红军击溃川军潘佐旅、周化成部和骆国湘带领的地方民团共三千余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茅台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武挥袖 初榷酒酤开先河</p><p class="ql-block">金樽映日 国库渐丰载史册</p><p class="ql-block">《史记》残简 枸酱踏碎夜郎古道</p><p class="ql-block">一粒粟的千年蛰伏</p><p class="ql-block">在赤水河谷酿成文明的琥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倚汉帝封台的阑干</p><p class="ql-block">看赤水河把黄昏揉成绸缎</p><p class="ql-block">彩虹桥驮着暮色沉入碧波</p><p class="ql-block">两岸楼阁叠成登天的阶梯</p><p class="ql-block">檐角铜铃摇醒百年窖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酒河的每一朵浪花</p><p class="ql-block">都裹着酱香的私语</p><p class="ql-block">茅台醇香漫过岁月的堤岸</p><p class="ql-block">国台、钓鱼台与夜郎古酿</p><p class="ql-block">在月光里酿成琥珀色的星河</p><p class="ql-block">连风都醉成微醺的姿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火纷飞的年代</p><p class="ql-block">战士们用酒液擦拭伤口</p><p class="ql-block">醇香穿透硝烟 抚平创伤</p><p class="ql-block">这琼浆浸润的每一寸土地</p><p class="ql-block">都生长着永不褪色的信仰</p><p class="ql-block">时光窖藏的不只是佳酿</p><p class="ql-block">更是一段滚烫的红色诗行</p> <p class="ql-block">红军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