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亚洲游“欧洲国家”--土耳其 (十三)

青萍果

<p class="ql-block">  2025.6.7-6.9</p> <p class="ql-block">  首都安卡拉高楼明显多了起来,马路宽了车多人多。但能英语沟通的人更少了,或许不是旅游城市的原因。马路上的各种标识商店等几乎没有英文,俄罗斯文倒经常看到,昨天我们去的那家像食堂一样的土耳其饭店,店员一句英语都不会但会俄语,而我们土耳其语和俄语一句都不会,点个菜拿着翻译翻译软件你一句我一句,双方都大笑起来。</p><p class="ql-block"> 到首都当然要参观一下国父陵,土耳其的缔造者开国领袖第一任总统凯末尔。凯末尔在土耳其老百姓的心中地位极高,出租司机及与我们偶尔搭讪的当地人都会指着街上的铜像或照片告诉我们这是他们的凯末尔。</p><p class="ql-block"> 奥斯曼帝国时期凯末尔是其下面的一个将军,一战失败后奥斯曼帝国作为战败国大片领土被协约国瓜分约为40个国家和地区,土耳其也面临根据《色佛尔条约》被瓜分,凯末尔带领军队英勇奋战抵抗希腊等国,赢得了独立战争推翻了《色佛尔条约》,通过《洛桑条约》确立了土耳其的边界。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任第一任总统。可以说没有凯末尔就没有土耳其。100年以后的今天土耳其能有今天的样子,凯末尔应该瞑目了。</p> <p class="ql-block">  国父陵门口</p> <p class="ql-block">  凯末尔画像</p> <p class="ql-block">  独立战争英勇奋战</p> <p class="ql-block">  出了国父陵直奔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藏品均是安纳托利亚地区发现挖掘的极有值,下面的石刻画是公元前1200年的赫梯文明。</p> <p class="ql-block">  最最有价值的是这几个紅陶上的楔形文字是一封信,更有趣的还有类似一张结婚证的文书。看来4000多年前的人也是有所约束的不能乱来的。</p> <p class="ql-block">  一封信</p> <p class="ql-block">  结婚证</p> <p class="ql-block">  下面的解释说是公元前18世纪—19世纪的结婚证。 这些文字基本上和咱中国的甲骨文同年代。而馆中展示的陶器等要比中国早近1000年。</p> <p class="ql-block">在首都街头随便拍:</p> <p class="ql-block">  准备拄着拐杖爬城堡,该城堡拜占庭时期大规模建设,后由塞尔住人和奥斯曼人进一步修缮。</p> <p class="ql-block">  城堡顶俯瞰首都</p> <p class="ql-block">  从城堡一路下来路边的小摊和饭店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  城堡下面小商品市场,看了有没有犯密集综合症?</p> <p class="ql-block">  在首都没有更多的景点是我们想看的,那些摩天高楼也没想去看。第二天我们想逛逛商业街却没想到这两天是土耳其的古尔邦节,商店统统关门,我们就在街边瞎逛,看了一场吵架戏虽然一句没听懂。</p> <p class="ql-block">  一老人在喂一群鸽子,另一个女子也来喂鸽子,她的儿子跑来跑去惊扰了鸽子,老人就和小男孩的母亲吵了起来,旁边还有劝架的。</p><p class="ql-block"> 看完吵架我们找了一家唯一开门营业的街心餐饮店坐着消磨时间,点了两杯饮料,周边的食客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我们俩岿然不动。</p> <p class="ql-block">  来的食客基本都是当地的居民,点一杯土耳其红茶和一个面包,大约人民币10元。吃完后或等餐时他们会吞云吐雾一番特别是女性,在土耳其女人抽烟特别多。</p><p class="ql-block"> 马上要乘车去最后一个城市番红花城,是一个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