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山西

星丽

<p class="ql-block">这两年几乎沉浸于异域高原的神秘惊艳,大西北的豪迈粗旷、云贵高原的多姿多彩、重庆成都的繁华喧嚣,天涯海角的浪漫…唯独留下最后的山西未曾踏足。我知道我们古老的文明,历史的厚重在中原 ,所以我到河南到陕西,但是现代都市让历史的痕迹并不清晰…然而就是山西让我一看就傻眼,有那么多古老的历史遗迹建筑,会惊呆愣楞的在那儿,这真的是千年百年的遗存吗?那么精美绝伦,难以想象…如果把她比作一位美女,就是越看越耐看,越看越喜欢的那种。那种精致与韵味是模仿不了的。虽然我对建筑美学不是太了解,但是现在我的求知欲相当强烈,本来对我来说枯燥的历史地理建筑现在到处找来了解,真是求知若渴。对照着旅行拍来的照片,仔仔细细的比对,为当时遗漏的看点还懊恼不已。好吧,山西!我一定还会再来!此次行程就到了大同和临汾附近的几个点,云冈石窟 ,大同古城、应县木塔 、王家大院、隰县小西天、广胜寺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悬空寺,五台山 ,铁佛寺…期待</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的露天大佛是其中最震撼人心的标志性景观,第20窟的主尊释迦牟尼坐像(高13.7米)。这尊大佛因窟前立壁坍塌而完全露天,却因祸得福,成为云冈石窟最具传播力的形象符号</p> <p class="ql-block">室内佛像如同封印在石头里的北魏灵魂,其繁复的雕工、流动的线条与静谧的宗教氛围,构成了云冈更具深度的“内在宇宙”。唯有亲临方能体会。昙曜五窟面部丰润,着褒衣博带式汉装,衣褶层叠垂落于台座,尽显北魏汉化后的审美。</p> <p class="ql-block">  佛母塔庙窟-雕刻“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中心塔柱高15米的仿木结构塔柱,分两层雕刻33幅释迦牟尼生平故事(乘象入胎、树下诞生、逾城出家等),是中国最早的石刻佛传连环画。</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梁思成先生在《闲谈》中写道:“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p><p class="ql-block">看牌匾</p><p class="ql-block">木塔有明、清、民国的古匾额54块,每一块都有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峻极神工”是明成祖朱棣(1406年)北征时途经此地所题。</p><p class="ql-block">“天下奇观”是朱厚照在正德三年(1508年)登塔时的墨迹。</p><p class="ql-block">“释迦塔”是金代昭信校尉、大书家王瓛(huan)所题。</p><p class="ql-block">“天柱地轴”明万历年间应州人田蕙所题。</p><p class="ql-block">“天宫高耸”“永镇金城”是清光绪年间应州知州所书。</p><p class="ql-block">看木构</p><p class="ql-block">世界唯一的纯木建筑塔身没有使用一根钉子或金属连接件,全靠斗拱、枋、梁等构件相互支撑,靠榫和卯咬合,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千年不倒。</p><p class="ql-block">看斗拱</p><p class="ql-block">据统计,应县木塔共使用54种240组不同形式的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斗拱最多的塔,堪称“斗拱博物馆”站在塔下仰望那高大精美的古代恢宏木结构建筑,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山西晋商是一个典型的存在,王家大院就是其中之一。王家大院是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官商宅院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家族于清康熙至嘉庆年间(约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历时百余年建成,现存建筑占地4.5万平方米,以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城堡式建筑群和精美绝伦的“三雕”,砖雕、木雕、石雕闻名,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中国民间故宫”。‌‌‌</p><p class="ql-block">元代皇庆年间(1312-1313年),始祖王实迁居灵石县静升村,以佃农兼营豆腐业起步,经数代积累成为自耕农。‌‌</p><p class="ql-block">明代中叶起,王氏家族通过商业(典当、牲畜贸易)与科举逐步崛起,至清康熙年间成为显赫官商,开启大规模营建宅院。</p> <p class="ql-block">推开一座座古建筑的大门,精美的屋顶装饰映入眼帘,两侧的对联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我偶然发现了一件古代文书卷轴。上面写满了文字,并盖有一枚红色印章,居然是皇家圣旨,可见当时当时王家非同一般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家是一座院 院是一座城 </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之前无满堂悬塑,小西天之后无悬塑满堂。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明崇祯七年(1634年),由东明禅师创建,千佛庵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入西天”,又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神迹未必在通衢大邑。当您躬身踏入昏暗的殿堂,抬头刹那,那个被凝固了400年的极乐世界,依然在尘土与金箔间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坐落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寺院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唐大历四年(769年),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撰置牒文,奏请重建。宋、金时期,广胜寺被兵火焚毁,随之重建。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今临汾)一带发生大地震,寺庙建筑全部震毁。大德九年(1305年)秋又予重建。此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一带又发生地震,但这两次地震寺宇未遭大的损坏,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飞虹塔、《赵城金藏》、水神庙元代壁画,并称为“广胜三绝”。</p> <p class="ql-block">文字无法表达我身临其境的震撼,历史的波涛太汹涌,待我慢慢聆听慢慢感受,再修自心,某天重新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