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携手共成长,城乡结对促均衡 | 竹舟江“青蓝工程”城乡结对汇报课活动

番石榴

<p class="ql-block">为检验“青蓝工程”城乡结对帮扶成效,推动城乡教育深度融合,2025年6月,竹舟江学校开展 “青蓝携手共成长,城乡结对促均衡” 汇报课活动,为城乡教育交流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p> 一、前期筹备:师徒携手,精研细磨 <p class="ql-block">活动伊始,结对师徒聚焦汇报课课题,紧扣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徒弟先打磨教案初稿,师傅悉心指导修改。一次次磨课,反复优化教学环节,为呈现高质量课堂筑牢根基。同时,学校确定汇报课教师名单与授课顺序,精心布置教室、调试设备,安排专人记录,保障活动有序推进。</p> 二、课堂展示:多元形式,各绽芳华 <p class="ql-block">活动期间,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形式的汇报课精彩连连</p> <p class="ql-block">苏凤姣老师《落花生》在一年级教室,以无生教学形式开展语文汇报课,借虚拟互动展现教学思路 。</p> <p class="ql-block">毛仁芬老师《what’s the weather like?》 用无生教学呈现英语课堂;肖兰老师《荷叶圆圆》则以有生教学,在语文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交流,碰撞思维火花 。</p> <p class="ql-block">伍婧楠老师的心理与健康《探索我的优势》、苏娜老师的数学《数学连环画》,均以有生教学,引领学生探索知识;于丽玲老师《可能性总复习》在六年级教室,用有生教学开展数学授课 。</p> <p class="ql-block">向诗雨老师《圆的面积》以有生教学带来数学课堂,袁艳芸老师《认识平均数》以无生教学呈现数学课程,多样形式诠释教学智慧。</p> 三、交流总结:互鉴互学,蓄力前行 <p class="ql-block">听课教师课后自由交流,分享收获与建议,从教学环节设计到师生互动,从知识传授到思维引导,各抒己见,为教学提升献言献策。后续,学校对优秀师徒表彰,片区与学校领导总结活动,肯定成果也指明方向,激励教师持续深耕教学。</p> 四、后续发力:沉淀成果,延续精彩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学校推进成果整理,收集教案、反思等资料形成成果集;组织成果分享会,让优秀经验辐射更广;更基于活动问题,制定后续帮扶计划,持续深化城乡教师交流,巩固活动成效,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行稳致远。</p> <p class="ql-block">此次汇报课活动,是城乡教育协同的生动实践。相信在 “青蓝工程” 助力下,竹舟江学校教育将不断迈向新高度,城乡教育融合之花也会愈发绚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苏凤姣</p><p class="ql-block">‍初审:于丽玲</p><p class="ql-block">复审:唐武忠</p><p class="ql-block">‍终审:刘帝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