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五天,我们来到号称小瑞士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丹中部著名城市:布姆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佛教作为国教的国家,布姆唐是不丹佛教文化的起源地,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传播佛教,是不丹人一生必定要拜访的圣地之一。一个峡谷中的小镇拥有着29座寺庙,有着非常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同时,这里</span>是一个有着漂亮房屋、美丽草原、宁静田园的风景如画的山谷。这里纯净的自然环境还孕育出了极淳朴的民风,每天的生活都好像在上演一支田园牧歌。</p> <p class="ql-block">清晨,晨雾和炊烟将这里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宾馆的工作人员席地而坐,吃起了早饭。</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早早的走向学校</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学生个个都很阳光,拍照时会报以微笑並致意。在不丹,教育和医疗都是免费的,所以老百姓收入虽不高,但幸福度还是很高的。</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也由家长送到了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晨雾渐渐消散,阳光洒向大地,桃花开的正旺。</p> <p class="ql-block">布姆塘是旺楚克家族的起源地,藏传佛教的寺院和白塔星罗棋布,每一座建筑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我们也开始了寺庙之旅,首先来到强巴拉康 (<span style="font-size:18px;">强巴,弥勒佛之意,拉康,寺庙之意;)</span>这是不丹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据传为吐蕃王松赞干布在公元8世纪修建。传说佛教在西藏刚传播时非常地不顺利,多此反复,一直不能在西藏落地生根,原因是喜马拉雅山的女魔作怪。松赞干布根据法师指点,下令在藏区108个地方修建寺庙,从头到脚镇服女魔,果然,从此佛教在藏区顺利传播,形成了藏传佛教体系。</p> <p class="ql-block">松赞干布在藏地、不丹、尼泊尔修建的108座寺庙中,有两座位于不丹境内:布姆唐的强巴拉康和另一座位于帕罗的祈楚寺。</p> <p class="ql-block">从强巴拉康出来,沿河谷上行,就到了古杰寺。古杰寺是以莲花生大师的身印命名的。“古”意为身,“杰”意为印记,<span style="font-size:18px;">莲花生大师曾在此地修行,并留下了他的身印。</span>传说莲师在此降伏了当地的邪灵,并将佛法传播到了不丹。因此,古杰寺是不丹人心中最神圣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和尚在这里仰望天空,</p> <p class="ql-block">一对父子在这悠闲漫步,</p> <p class="ql-block">该干活的还得干活。</p> <p class="ql-block">在古杰寺右方不远处有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杰坛城寺</span>,是2008年的建筑,内有一座鎏金多层立体坛城,基座呈四方形,上面呈圆形,象征地方天圆。这是如今的王太后为其父母亲祈求长寿而建。</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来到贾卡尔宗,这是一座16世纪的建筑,是布姆塘的标志性建筑,它矗立在山顶,俯瞰着整个河谷。传说当初Drukpa 喇嘛商讨选择兴建布姆塘的宗址时,一只白色的大鸟突然飞上天空,落在一山嘴上,于是他们便决定在白鸟停的地方建宗。因此,贾卡尔宗亦称为白鸟之城。</p> <p class="ql-block">贾卡尔宗始建寺庙,后逐渐扩为城堡,现是布姆塘政教管理中心,四合院式办公楼和寺庙相融合,一间间房间门上都挂着管理部门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教育局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贾卡尔宗也是不丹王室的夏宫,在这可以俯瞰着布姆塘河谷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来到淡心寺,这座寺庙与古杰寺隔河相望,是布姆塘保存最原始的寺庙之一,由西藏噶举派喇嘛始建于13世纪中叶,16世纪初叶又由西藏宁玛派伏藏师白玛林巴扩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小和尚在这里学习、玩乐、劳动,生活也有滋有味,</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眺望到河对面的古杰寺,一缕阳光从云中射出,照耀在古寺上,显得格外壮观。</p> <p class="ql-block">俯瞰整个河谷,高山、河流、草地,寺庙、牛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接着来到卡楚达藏寺,该寺是1981年修建的,目前有400多僧侣,是宁玛派的最大寺庙,据说活佛是从的宁玛派寺院转世而来,每年还都会回去的本寺。</p> <p class="ql-block">领略完布姆唐的佛教文化,来到布姆唐的商业街。所谓商业街,50多米长,数得清的几家商店。</p> <p class="ql-block">商场里卖的是一些日常用品,有一款叫"K 5 "的威士忌酒还不错,约100元人民币一瓶(750ml)。</p> <p class="ql-block">看见一家俱乐部,不知道里面是如何的?有没有生意?</p> <p class="ql-block">在我逛完街在车里等其他人时,看到对面一辆车里一个小男孩独自在车里,爬上爬下很是可爱。我一是想到这在国内要担心被陌生人抱走,二是担心会不会摔出车窗。</p> <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小孩突然从车窗里摔了下来,导游和驾驶员赶紧过去把他抱起来,所幸无大碍,小孩的爸爸正在附近的农田里劳动,看来带娃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啊。</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离开不丹佛教圣地布姆唐,折返向西,前往不丹中西部的普纳卡。</p> <p class="ql-block">途中在路旁一处咖啡店停车休息,看到一条修长的瀑布从两座山头间的夹缝中一泄而下,汇成一小池塘,加上小桥草坪,整个环境十分优美。</p> <p class="ql-block">导游和司机见此景色,也情不自禁的歌舞起来,为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快乐。</p> <p class="ql-block">从布姆唐到普纳卡,虽然距离只有110公里,却开了整整7个小时,下午4点钟到达普纳卡,入住不丹度假酒店</p> <p class="ql-block">普纳卡是不丹西部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普纳卡山谷,是不丹的一个古都。1616年不丹国父夏宗统一不丹全境时就定都于此,直到1955年不丹政府迁都廷布。</p><p class="ql-block">这里被喜马拉雅山脉环绕,形成了海拔1200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普纳卡山谷。同时,不丹境内两条河流---父亲河(Pho Chhu) 和母亲河(Mo Chhu) 在此交汇,形成了美丽的河谷景观。</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上午前往卡姆沙耶里纳耶纪念碑,沿着母亲河一路上行,虽然是阴天,但沿途风光依然美丽。</p> <p class="ql-block">半小时后到达不丹最长的吊桥之一的普纳卡铁索人行吊桥,</p> <p class="ql-block">卡姆沙耶里纳耶纪念碑在对面的小山上,我们跨过吊桥步行上山。</p> <p class="ql-block">沿途看到农民在放牛、劳作,</p> <p class="ql-block">爬到半山腰回望谷地,仿佛来到了皖南农村。</p> <p class="ql-block">卡姆沙耶里纳耶纪念碑是不丹唯一一座全部供奉各类护法神的佛塔,修建始于20世纪90年代,历时八年半完成,是这个喜马拉雅山国避灾避难的圣地,用来祈求不丹祥和安宁。</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离开纪念碑,原路返程下山,田园风光再次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半小时后回到母亲河畔坐车,顺母亲河下行,前往普纳卡宗,一路又欣赏一遍普纳河谷风光。</p> <p class="ql-block">12点,来到普纳卡宗。它依山傍水,高耸矗立在父亲河和母亲河两河并流的三角地带中,白色外墙,红色屋顶,气势恢宏,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相融。</p> <p class="ql-block">普纳卡宗修建于1637年,是公认的不丹最美丽的宗堡,也是不丹第二大堡,规模仅次于通萨宗堡。</p><p class="ql-block">这里承载了不丹现任国王和王后最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是他们于2011年完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贵族冬季的住所。每年秋冬之际,不丹的中央僧团,携带着经书、法器和仪仗,从海拔2500米的廷布扎西却宗堡搬来此地,一直住到春暖花开。因此,这座宗堡也有“普纳卡冬宫”之称。</p> <p class="ql-block">同其他宗内一样,办公、寺庙,公职人员、僧人集中在宗内活动。</p> <p class="ql-block">宗内还有鸽子,猫自在的游荡;最有意思的是还有几只漂亮的公鸡在庭院内漫步、飞翔,不知它们担任的是什么职务。</p> <p class="ql-block">离开宗堡,同小朋友们挥手道别。</p> <p class="ql-block">中午午餐,服务员笑容可掬,饭菜还是老花样。</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徒步穿过一个小村庄,</p> <p class="ql-block">村庄里有很多商店,都是售卖各式各样的男根纪念品,后来我才知道因为前面有一个不丹著名的求子圣地:切米拉康寺。</p><p class="ql-block">古代的不丹,生活条件艰苦,生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生命的延续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与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对生殖能力的崇拜逐渐成为一种信仰,并在本土文化中不断得到强化。</p> <p class="ql-block">穿过村庄,沿山坡走一小段路,便来到了切米拉康寺,据说许多多年无子的信徒在此地得到喇嘛的赐福后,回家不久便怀孕,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善男信女们提着供品,不知是去许愿还是得子后还愿,但愿家家幸福,子孙满堂。</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来到普纳卡河谷另一座小山上,参观这里的一座尼姑庙:桑臣多吉尼姑庵佛学院,这座尼姑庵由第四任国王的岳丈出资建造,规模宏大,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大约有120名尼姑在修行和学习,佛学院内还设有一个冥想中心,专门接待女性修行者。</p> <p class="ql-block">小尼姑们正在忙碌着打扫卫生,原来刚做完一场法事,尼姑们把做法事的供物苹果、桔子和饮料分发给我们。</p> <p class="ql-block">殿前是一座高大的尼泊尔形制大白佛塔。</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离开不丹旧都普纳卡,前往不丹西部城市帕罗。</p> <p class="ql-block">恰遇帕罗的周末法会,我们也去看个热闹。寺庙前,巨大的帐篷里,席地坐满了老老小小的信徒,几乎是水泄不通。</p> <p class="ql-block">仪式内容我们不懂,但看到大家都很虔诚,</p> <p class="ql-block">老人、小孩、妇女..都沉浸其中</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不丹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宗教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来到帕罗宗。2008年7月21日,苏州人刘嘉玲和梁朝伟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正是这场婚礼使不丹和帕罗走进了我们的视线里。</p><p class="ql-block">帕罗宗,意为“一堆珍宝上的城堡”,是不丹历史上的第一位统治者夏宗于1644年在莲花生大师的一座寺庙基础上修建的堡垒式建筑,坐落在帕罗河畔,依山而建。在宗内,可将帕罗河谷全部收览。</p> <p class="ql-block">来到帕罗宗,那条入宗的石阶成了热门的留影点,因为当年刘梁婚礼现场两人就是在这石阶上合影的。</p> <p class="ql-block">(引用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宗内同其他宗堡一样,大同小异。</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入住帕罗Metta Resort酒店,</p> <p class="ql-block">正遇上酒店院子中在表演不丹的民族舞蹈。</p> <p class="ql-block">演员们与我们互动,一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我们前往不丹最负盛名的虎穴寺,虎穴寺是不丹国内最神圣的佛教寺庙,被誉为世界十大超级寺庙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慕名前来一游,有这样一种说法:不到虎穴寺,等于没有来过不丹。</p><p class="ql-block">虎穴寺始建于1692年,坐落在帕罗谷地海拔3200米的悬崖上,传说中莲花生大师骑虎飞过此地,曾在一处山洞中冥想,就是现在的虎穴寺,让此地成为佛教教化圣地。</p><p class="ql-block">虎穴寺也经历过大灾大难,1998年,一场不知名的夜火摧毁了寺庙,当下所见到的是2005年重建的虎穴寺。</p> <p class="ql-block">但徒步前往虎穴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从山脚到寺庙,需要穿越原始森林,攀爬陡峭的石阶,全程约4-9公里,从海拔2200米的帕罗河谷登上3120米高的悬崖,爬升900米,往返需4-8小时。在徒步过程中,沿途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松萝悬挂在高大的松树间,瀑布飞泻而下,经幡随风翻涌。</p> <p class="ql-block">到达观景台后,俯瞰整个帕罗河谷,虎穴寺如一只俯卧的猛虎,镶嵌在绝壁上,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智慧。</p><p class="ql-block">一路见到许多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游客,有驻着拐杖一路被扶上山的老人,也有在父亲或母亲背上兜里进寺的幼儿,他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带着虔诚的心灵,</span>艰难的一步步攀登着,让我一方面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宗教精神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虎穴寺是不丹真正的代表。悬崖高耸、壁立千仞,虎穴寺嵌在绝壁之上,金顶在云雾中熠熠生辉,地势之险、寺庙之美构成了出尘脱俗的神圣感。虎穴寺的照片出现在每一条跟不丹相关的新闻里,仿佛没有它的形象,便无法让人感知到这个隐藏在雪峰浓云之下的佛教王国。</p> <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祈楚寺。祈楚寺坐落在帕罗河谷,是不丹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就是前面提到的松赞干布在不旦修建的两座寺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祈楚寺是一座双寺庙建筑。第一圣殿是由松赞干布在公元638年建造的,庙内供奉的释迦摩尼八岁等身像是不丹最神圣的佛像之一。Ashi Kesang 王后(即不丹现任国王之祖母)于1968年策划在这古寺旁建造了一座风格相同的新寺院。此后,祈楚寺不仅成为了当地人民朝拜的神圣之地,还成为了不丹皇室举行庆典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正值鲜花盛开季节,我同这些游客一样,没有朝拜庙中的神佛,却留恋于这美好的大自然中。</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一大早前往不丹帕罗国际机场,返回尼泊尔加德满都。目前不丹没有同中国通航,只与印度、尼泊尔、泰国和新加坡等少数几个国家通航,且航班较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飞机飞上了天空,喜马拉雅在窗外掠过,我们也结束了不丹之旅,<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首这片被雪山与信仰环抱的土地,我知道,那些随风舞动的经幡、那些静默矗立的佛塔、那些质朴善良的笑容,都将成为我心中永不褪色的风景。</span></p><p class="ql-block">在不丹的日子里,我常常思考:这个人均GDP不足3000美元的国家,为何能成为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度?当我看到清晨转塔的老人脸上的微笑,看到田间劳作的农人向陌生人挥手致意,看见学生们天真无邪的笑容,看到寺庙里信徒们专注的眼神,终于懂得:幸福,原来藏在对自然的敬畏里,藏在对信仰的坚守中,藏在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善意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丹,这个云端佛国,用它的宁静与神圣告诉我:真正的幸福,不在远方,而在脚下这片用心守护的土地上。</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