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闲情雅趣,宋朝人的生活方式值得现代人学习、效仿和享受。

津门闲客

<p class="ql-block">“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这是宋人吴自牧在其南宋城市生活笔记《梦粱录》中所记载的宋人四事。</p><p class="ql-block">宋人“四事”或“四艺”,作为琐碎日常中最为触手可及的娱乐或雅事,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文人雅士、达官显贵,都能在其中找到生活的趣味与惊喜。</p> <p class="ql-block">焚香在宋代是一种常见的文化活动,尤其在文人士大夫中非常流行。香不仅用于净化空气和提神,还是一种精神享受,常与读书、静坐等活动相结合,帮助人们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净化。</p> <p class="ql-block">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宋朝人所说的“烧香”,是指作为雅玩的“焚香”,并非“烧香拜佛。最初“烧香”确指佛堂供香,但宋人将其发展成为文人雅道。文人雅士的生活离不开焚香,不管是读书、闲居,还是雅集、宴客之时,他们都会烧一炉香,氤氲一室。</p> <p class="ql-block">点茶是宋代特有的饮茶方式,将茶叶碾成粉末后放入茶盏中,用热水冲饮。这种方式不仅用于日常饮用,还常用于斗茶,通过自煎、自点、自品的方式,享受茶的风味和乐趣。</p> <p class="ql-block">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茶,古代文人不可或缺的东西,而点茶是唐宋时期特有的一种沏茶方式,不同于现代人喝茶的直接冲泡,宋人喝茶要经过繁琐的步骤。首先用的茶就不同,宋代的茶多是茶饼,饮茶时将茶饼敲碎,然后研磨成粉,以沸水冲点。整个沏茶过程称为“点茶”,可惜的是宋亡之后,点茶之法也随之消失。</p> <p class="ql-block">挂画是指悬挂书画的行为,这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艺术鉴赏。宋代文人常将自己的作品或收藏的名画悬挂于家中,与朋友共享,以此展示自己的品味和学识。</p> <p class="ql-block">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宋朝的士大夫多有收藏古器、名家书画的喜好,厅堂房阁往往都挂有名家书画;每遇雅集、文会、博古之时,亦会展挂出自己平日收藏的名画,供文友鉴赏。这个过程就叫做“挂画”。</p> <p class="ql-block">插花是宋代女性和文人常用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美化环境,还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审美。宋代的插花艺术注重线条美和内涵,追求清、疏的风格,体现了插花者的人生哲理和品德。</p> <p class="ql-block">头上花枝照酒卮, 酒卮中有好花枝。宋朝是中国插花史上的鼎盛期,插花作为一种生活装饰品,广泛出现在不同阶层的宋朝家庭中。宋代之前,虽然也有插花艺术,但一般只流行于宫廷与贵族家庭,或表现为佛堂供花。到了宋代,插花成了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深入到寻常百姓家。</p> <p class="ql-block">这四种活动不仅是宋代文人的生活艺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宋代的文人追求高雅的情趣、有滋有味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慢”生活,是生活节奏的慢,是在“慢”生活中体验生命的活力,吃饭细嚼慢咽,喝酒细细品味,出行欣赏大好河山。于是,不管是士大夫阶层,还是平民百姓间便有了“品香、点茶、绘画、插花”四般闲事。</p> <p class="ql-block">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经过时间的沉淀,终于迎来了经济繁荣的时期,百姓生活富足,物质上的长足进步,也促使了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宋朝人的生活惯于“雅致”之称,上至朝廷官员,下至平民百姓,喜欢忙里偷闲享受生活的乐趣,体验人生的价值所在。宋朝的文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热衷于在生活中追求雅致,他们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悠闲自在,顺从本心,更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求人生的真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