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时代精神 第六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纪实

兰乃

<h3>2025年6月10日,审计署机关离退休干部第六党支部40余名干部党员乘坐大巴车,前往北京城东北密云石城镇河北村白乙化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旨在通过实地缅怀革命先烈,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h3> <h3>白乙化烈士陵园建在村子的南山顶,入口处牌楼正面镌刻着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肖克手书“白乙化烈士千古”。</h3> <h3>牌楼背面刻有“民族精英”,为原中共平北地委书记段书权手书。牌楼对面,即北侧的降蓬山是白乙化烈士的牺牲地。</h3> <h3>走过牌楼,一条石板甬道直通山顶。<br></h3> <h3>山顶正中矗立着白乙化烈士纪念碑,碑座由花岗岩砌成,坐北朝南,正中置一尊两米高的烈士戎装半身石像,身后并排竖立着四块大理石碑,中间两块镌刻着肖克手书“血沃幽燕、名垂千古”的碑文。左面一块碑刻着白乙化生前战友、十团第二任团长王亢撰写的白乙化传略,右边一块刻着密云县人民政府重建白乙化纪念碑记。<br></h3> <h3>纪念碑地四周青山环绕,苍松翠柏掩映下的陵园,仿佛每一片枝叶都在低语,讲述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拜谒烈士纪念碑,缅怀抗日英雄白乙化的传奇人生,‌一个鲜活的历史坐标,穿透岁月与我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h3> <h3>陵园的下方,建有白乙化烈士纪念馆,即密云地区抗日斗争史展馆,顶部为八路军军帽造型。纪念馆内设了4个展区:分别为白乙化烈士生平事迹展区,密云地区抗日斗争史展区,密云地区抗日斗争实物照片展示和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冀热辽军区主要领导照片及题词展区,图文并茂的展览反映了密云地区抗日斗争的情况。“白乙化烈士纪念馆”牌匾为白乙化生前战友、原北京市市长焦若愚所提。</h3> <h3>走进纪念馆,正厅中间是一副大型雕塑群,白乙化同志身着八路军军装、手拿望远镜指挥战斗的全身铜像矗立在群雕前面,他立于高山之巅凝视前方,给人一种庄重、威严的感觉。雕塑群的两侧,分别是“白乙化烈士纪念馆”和1986年聂荣臻同志为白乙化纪念碑题词。</h3> <h3>该题词是1986年原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元帅在白乙化烈士纪念碑筹建期间所写,后因健康原因未能直接题写碑文,但保留了这段评价‌:白乙化同志原是北平学生中的地下党员,抗日战争初期来到晋察冀,长期在平北工作。他一贯作战勇敢,忠诚于党的革命事业,对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宝贵的贡献。1941年2月,他率部在平北反“扫荡”中作战于密云英勇牺牲。得知白乙化同志牺牲的消息,我深感悲痛!46年过去了,白乙化同志的壮烈事迹仍然深为北平人民所怀念。我们要学习白乙化同志的革命精神,把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建设得更好。</h3> <h3>同志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聆听革命先辈艰苦岁月不懈奋斗的故事和历程,缅怀烈士的英勇事迹,不时在展板展柜前驻足观看,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h3> <h3>展厅中陈列的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向人们诉说着白乙化烈士短暂而壮烈的一生,传递着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浴血奋战的场景。<br>  </h3> <h3>白乙化的备忘录中有一句话:“吾当先去杀敌再来求学,如能战死在抗战杀敌的战场上,余愿得偿矣”。这句话,体现了一种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坚定信念。<br></h3> <h3><br></h3> <h3>历史的回声在纪念馆的展厅中回荡,仿佛穿越时空。那些曾经在这块土地上战斗过的英雄们,他们的热血与信念,他们的牺牲与坚持,都在这一刻化作了永恒的印记。<br></h3> <h3>白乙化的精神,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整个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民族气节,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他的英雄事迹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長卷之中,他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他的生命虽定格在30岁,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h3> <h3>青山埋忠骨,碧水映丹心。白乙化烈士陵园依山而建,背靠马营西山,南临白河,正对密云水库方向,平台视野开阔,可远眺密云水库,将其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h3> <h3>同志们在这里观赏密云水库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交流感想体会感慨万千,纷纷举起手机相机,留下壮美的景色和难忘的瞬间。<br></h3> <h3><br></h3> <h3>脚踏在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英勇奋斗打下的这片红色热土上,身处无数劳动者在艰苦条件下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毅力,用勤劳的双手铸就的这座伟大水利工程旁,同志们无不感叹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主题党日活动让同志们形成共识,一定铭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艰苦斗争,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投身到新时代“银龄行动”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竭尽绵薄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