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科王东记:多动症的孩子有多难,大家知道吗?

北京儿科医生王东记

作业不盯就不做,边写边玩,十一点了作业还没写完;每天上课走神,反复招惹同学,老师又来电话了;整天丢三落四,记性太差了;脑子不笨,考试成绩就是提不上去;...<div><br></div><div>走神的时候我控制不住;我不是懒惰的孩子;我也想做的更好一点; 我一个好朋友都没有;</div><div><br></div><div>家长崩溃了,孩子“emo”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div><div>——可能孩子深受“多动症”的困扰。</div><div><br></div><div>下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康复科ADHD团队就跟大家科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英文简写为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中国儿童患病率大概在6%左右,也就是说,50个孩子中可能就有3个“多动症”的孩子。目前“多动症”有三种类型,类型不同,主要表现也不同。</div><div><br></div><div> 类型一:注意缺陷</div><div><br> 这一类孩子的主要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具体表现在:常常不能仔细地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出现漫不经心的错误; 在完成任务或做游戏时常常无法保持注意力;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表现为没有在听;常常无法始终遵守指令,无法完成功课、日常杂务或工作任务;组织任务和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常常回避或极其厌恶需要保持精力的任务,如家庭作业;常常遗失某种任务或活动的必需品,如学校的作业、铅笔、书、玩具 ;常常被外界刺激吸引过去;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常常忘事。</div><div><br></div><div>类型二:多动或冲动<br><br> 这一类孩子的主要表现是多动或者冲动,具体表现在:经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动;当被期待坐在座位上时却经常离座;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经常无法安静地玩耍或从事休闲活动;经常“忙个不停”,好像“被发动机驱动着";经常讲话过多;经常在提问还没有讲完之前就把答案脱口而出;经常难以等待轮到他; 经常打断或侵扰他人。</div><div><br></div><div>类型三:注意缺陷+多动/冲动<br><br> “两个结合”,也就是上面两种情况的结合,两种表现都有。ADHD冰山之下“看不见”的症状-执行功能缺陷然而,“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还只是ADHD孩子表面的现象,隐藏面多达90%像冰山一样位于水面之下。执行功能是一个专业术语,是我们设定目标,为完成目标设定计划,并且把计划付诸实施的个过程,涉及任务启动、保持专注,时间管理、反应抑制、组织条理、灵活适应、计划能力、工作记忆、情绪调节等方面。ADHD几乎都伴随着执行功能缺陷,往往他们有很好的智商,但不能充分发挥。就像乐队在演奏交响乐,如果乐队的指挥不灵,乐手就无法协调好分工合作地完成任务。例如:上课走神,写作业分心是“保持专注”技能受损;小动作多,不遵守课堂规则是“反应抑制”技能受损;自己的玩具、书包、书桌总是乱糟糟是“组织条理”技能受损;没有时间观念,难以按时完成作业是“时间管理”技能受损;畏难、对立违抗是“情绪调节”技能受损等等。这些行为表现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很容易让他们在老师或者同学的眼睛里被贴上“懒惰,不努力的孩子“、“意志品质薄弱”、“差生” 这样的标签,时间长了孩子容易自信心受挫,学习激情也会被磨灭。</div><div><br></div><div>什么原因引起的呢?</div><div> 执行功能并非架空的“道德”品质,一切根植于大脑网络中,前额叶皮质脑回路的损伤。目前认为ADHD的发生是在胚胎期和婴儿早期由复杂的遗传易感性与暴露环境多种不利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而导致我们大脑前额叶发育不成熟及脑内某些化学物质失衡,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另外,据统计,50%-60%多动症患者有一个或多个并存的症状,包括情绪问题、学习障碍、抽动障碍、运动协调障碍、发育落后等。</div><div><br></div><div>所以,“我不是不想做,而是不能做”家长要充分了解我们的孩子,耐心和持久地支持孩子,寻找专业人员来帮助孩子,希望孩子在家庭、学校、医院的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长!</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