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2月4日17—1722年12月20日186在位),自号体元主人,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br> 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h3> <h3> 康熙御笔《去华就实》<br> 尺寸:长91厘米,高33厘米<br> 重华阁美术馆馆藏珍品<br> 珍品收藏咨询 18712792866<br> “去华就实”意思是舍弃浮华,追求实质、务实,体现了一种崇尚质朴、强调务实的理念和价值观 。<br> 康熙书法以董其昌风格为根基,融合帝王气度,形成端庄规整、刚劲有力又兼具自然洒脱的艺术特征。其作品笔法稳健扎实,结构严谨平衡,章法大气齐整,楷书庄重肃穆,行书清丽酣畅,整体风格博雅浑厚。<br>笔法特征<br> 刚劲有力且中锋为主:笔画起收顿挫明显,线条粗细均匀,长横竖笔直挺拔,力量感十足(如《御书法帖》册中的典型表现)。<br> 圆润清秀与节奏感:受董其昌影响,笔势流畅自然,注重粗细变化和轻重缓急,形成韵律感。<br>结构与章法特征<br> 方正严谨的结体:字形多呈对称平衡,疏密布局合理,体现宫廷书法的规范性(如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藏作品)。<br> 行列分明的布局:字距行距规整,整体如宫廷建筑般宏大气派,同时字间呼应不失灵动。1<br>风格与审美取向<br> 博雅浑厚的帝王气:楷书庄重肃穆,行书清丽洒脱,柔美中透出威严(对比董其昌的空灵,更具实感)。2<br>文化融合的象征:<br> 通过书法倡导汉文化,作品兼具文人雅致与满族统治者的自信。<br> </h3> <h3>康熙御笔《去华就实》<br>重华阁美术馆馆藏珍品<br> 珍品收藏咨询 18712792866</h3> <h3>康熙御笔《去华就实》<br>重华阁美术馆馆藏珍品<br> 珍品收藏咨询 18712792866</h3> <h3>AI鉴定这是康熙御笔书法作品“去华就实”。<br>解读<br> “去华就实”意思是舍弃浮华,追求实质、务实,体现了一种崇尚质朴、强调务实的理念和价值观 。<br> 康熙皇帝的这幅书法作品,笔画遒劲有力,风格大气沉稳,彰显出皇家的雍容气度和其个人的书法功底与审美意趣。康熙作为清朝颇具作为的帝王,其倡导这样的理念对于宫廷乃至社会风气等方面或许都有着一定的引导意义 。</h3> <h3>康熙御笔《去华就实》<br>重华阁美术馆馆藏珍品<br> 珍品收藏咨询 18712792866</h3> <h3>康熙御笔《去华就实》<br>重华阁美术馆馆藏珍品<br> 珍品收藏咨询 1871279286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