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海龙茂名摄影分享会 纪实摄影的社会实践 大眼睛背后的故事(纪实)

茂名阿峰

<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7日上午,在茂名市图书馆影剧院举行解海龙<span style="font-size:18px;">纪实摄影的社会实践——“大眼睛背后的故事”</span>茂名摄影分享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三合村中心小学,苏明娟(大眼睛8岁)每天往返24里山路刻苦求学。</p> <p class="ql-block">1991年苏明娟专注求知的眼神被摄影记者解海龙定格这双明亮的大眼睛曾经感动过亿万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2002年,苏明娟考取了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期间她一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回报社会。</p> <p class="ql-block">入职工行后的苏明娟与童年照片合影</p> <p class="ql-block">如今,“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已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p> <p class="ql-block">苏明娟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供图</p> <p class="ql-block">2018年苏明娟拿出积蓄作为启动资金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致力于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将爱和希望继续传递下去。</p> <p class="ql-block">到党的二十大开幕前,苏明娟算了一下那笔基金自2018年至今,筹集了大约490万元,参与建设了5所希望小学。</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大眼睛”女孩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解海龙(1951-),河北景县人。</p><p class="ql-block">从1987年起,解海龙走遍中国128个县,用相机记录希望工程、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状况,他拍摄的照片替农村孩子争取受教育的权利,改变了无数贫困孩子的命运。</p><p class="ql-block">解海龙是一位中国著名的摄影家,以其在纪实摄影领域的突出贡献而闻名,尤其是他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关注和贡献。解海龙的作品《希望工程》是一个显著的里程碑,通过他的镜头,记录了一系列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教育状况,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解海龙摄影作品选辑(一)</p> <p class="ql-block">1991年4月,河南省新县八里畈乡王里河小学,胡善辉(大鼻涕 8岁)在大声朗读课文。</p> <p class="ql-block">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查畈村,我国每年有100万像张天翼(小光头 7岁)一样聪明可爱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我想上学”是他们共同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1993年10月,贵州省水城县保华乡东升村,12岁的李成妹没有上过一天学,无论刮风下雨她都要去山里砍柴。</p> <p class="ql-block">1992年3月,山西省静乐县赤泥洼乡羊丈村,扛着桌凳去上学。</p> <p class="ql-block">1984年北京,以计划生育为题材创作。题为《爱与乐》,获得了第一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银牌。</p> <p class="ql-block">1989年,山西省临县蔡家洼村。题为《憨憨》,获16届全国影展铜牌 </p> <p class="ql-block">1986年,陕西省周至县,村民们陆续进城打工,他们的儿女把孩子们都托付给了父母。</p> <p class="ql-block">1982年夏,北京市房山县平峪镇。题为《建筑小专家》</p> <p class="ql-block">1986年,陕西省周至县,红色平绒布做成的电视机罩摆满了街巷。题为《红海洋》获全国乐凯大赛金牌奖。</p> <p class="ql-block">198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化长城饭店</p> <p class="ql-block">1998年,湖北省监利县,受灾群众在转移家具。</p> <p class="ql-block">解海龙摄影作品选辑(二)</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眼眸之光:一曲绵延爱与希望的颂歌</p> <p class="ql-block">作者:陈剑锋</p> <p class="ql-block">在2025年6月7日那个阳光明媚的初夏早晨,茂名市图书馆影剧院的上空被灿烂的阳光热烈地拥抱,为即将拉开帷幕的纪实摄影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大眼睛背后的故事”,铺设了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热烈而温馨之路。一群热爱光影的追寻者,怀揣着对摄影艺术的无限热忱,不畏夏日初升的炽热,纷纷汇聚于此,共同期待着一场视觉与灵魂的双重盛宴。</p><p class="ql-block">此次盛会,是由中共茂名市委宣传部与茂名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手,精心策划,并由茂名市摄影家协会倾力筹备的。而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国著名摄影家、“希望工程标志摄影师”、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解海龙老师的莅临主讲。解海龙这个名字,早已超越了摄影大师的光环,成为希望与梦想的代名词,他用镜头捕捉着人间的真善美,用影像传递着温暖与力量,让无数人的心灵得到了洗礼与升华。</p><p class="ql-block">在柔和而深情的灯光下,解海龙老师缓缓揭开了那些经典作品背后的神秘面纱,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讲述着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尤其是那张《大眼睛》女孩的照片,更是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那双充满渴望与纯真的眼眸,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1991年,解海龙怀揣着对摄影艺术的执着追求,深入安徽金寨县的腹地,用他那敏锐的镜头捕捉到了8岁的苏明娟手握铅笔、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无限向往的瞬间。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一个贫困山区女孩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透过这张照片,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了整个国家的心田,触动了无数人的灵魂深处。这张照片,不仅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性影像,更激发了无数人的爱心与行动,为成千上万的贫困儿童点亮了求知的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也推动了中国基础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进程。</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转眼间,那个曾经用眼神诉说着“我要读书”的小女孩苏明娟,已经成长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坚韧,考取了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并顺利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然而,她并没有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更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2002年,她毅然决然地拿出自己的积蓄作为启动资金,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致力于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实现他们的求学梦想。这份爱与希望的传递,如同薪火相传的火炬,照亮了更多贫困孩子的未来之路。</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自2018年至党的二十大开幕前,“苏明娟助学基金”已经筹集了大约490万元的资金,参与建设了5所希望小学。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为知识的力量而绽放出的光彩。苏明娟,这个曾经受到无数人帮助的女孩,如今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将爱与希望继续传递下去。</p><p class="ql-block">除了“大眼睛”苏明娟之外,解海龙还拍摄了“大鼻涕”胡善辉、“小光头”张天义等众多贫困地区孩子的照片。这些影像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希望工程的璀璨星河之中,共同呼吁着社会关注失学儿童问题,为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希望。</p><p class="ql-block">坐在听众席上的我,目光紧锁在“大眼睛”的画面上,思绪随着解海龙的讲述而飘向了远方。我仿佛身临其境,耳畔响起了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那鲜活而感人的“我要读书”的呼唤声。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回到了那个让我和我的儿子难以忘怀的年代。</p><p class="ql-block">1992年一个夏日的傍晚,饭后闲暇之余,我给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大巴山区的深处,有一个名叫王翠华的小姑娘,因为家境贫寒,父亲决定让她退学。小翠华哭着不肯,母亲无奈地说:‘又要读书,又要吃饭,哪有钱啊?’小翠华跪在母亲面前,泪流满面地哀求道:‘妈妈,只要答应我上学,我以后不吃午饭了……’”</p><p class="ql-block">“骗人!爸爸又在编故事骗我!”我还没讲完,儿子就嚷嚷了起来。然而,第二天,儿子在学校里竟然听到了老师讲同样的故事。他深信不疑,认为这一定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回到家后,他满怀期待地问我:“爸爸,我们能帮助她吗?”</p><p class="ql-block">“当然可以!”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于是,我鼓励儿子加入“希望工程”的行列,用外婆和奶奶给的零花钱,以每学期汇款的方式资助了一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直到他小学毕业,圆了他“我要读书”的梦想。</p><p class="ql-block">这段跨越千里的善举和友谊,不仅让那位失学儿童重拾了学习的信心,也让我的儿子学会了关爱他人、承担责任。儿子深知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能够为这位同学带去希望和力量。因此,儿子更加珍惜这份友谊,也更加坚定地走在了爱心传递的道路上。</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些关于儿子资助失学儿童圆梦的故事,虽然已经成为过往云烟,但那段跨越千里的希望之旅,却如同烙印一般,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每当回想起那些日子,我们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因为我们深知,那些资助不仅改变了这位同学的命运轨迹,更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去给予、如何去珍惜。</p><p class="ql-block">此刻,我正在影剧院里聆听解海龙讲着“大眼睛背后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和我的儿子资助失学儿童的行动,只是波澜壮阔的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洪流中的一朵小小浪花。然而,正是这无数朵小小的浪花汇聚在一起,才形成了那股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推动着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向前发展。</p><p class="ql-block">解海龙的讲座还在继续,但我的思绪却已经飘向了远方。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曾经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孩子们,都像“大眼睛”苏明娟一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成长;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爱与希望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之路。那一刻,我深深地意识到:爱与希望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们能够跨越千山万水,连接起两颗遥远的心;它们能够点燃生命的火花,照亮前行的道路;它们能够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那份最真挚的幸福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而这一切美好的愿景与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那些和解海龙一样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与希望的真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与温暖。那些曾沐浴在关爱阳光下的心灵,正以各自的方式将这份温暖播撒至更广阔的天地之间。</p><p class="ql-block">“大眼睛”背后“我要读书”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无尽的感动与力量。那些感人的细节、感人的照片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此时,我听到了身边一阵阵细微的抽泣声,那是人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流露。而后,“大眼睛”背后“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又一个接着一个地展开,它们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孩子的未来之路,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知识、改变命运、创造美好。</p><p class="ql-block">解海龙的“大眼睛背后的故事”纪实摄影讲座,不仅是对其高超摄影技艺的一次精彩展示,更是对其深厚社会责任感的深情诠释。“当希望遇见镜头”时,他提出的“拍风景要有天地情怀,拍人文要有悲悯情怀”的创作理念,深刻揭示了摄影艺术的真谛——记录真实,引发思考,助推社会进步。其《渴望》《爱心》《圆梦》三部曲,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困境中的坚韧与希望。除了广为人知的“大眼睛”形象外,他还用镜头捕捉了“大鼻涕”胡善辉、“小光头”张天义等众多孩子的感人故事,这些影像共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呼吁全社会关注失学儿童,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光明。</p> <p class="ql-block">自1987年起,解海龙扎根山区,历时30余年,走遍26省120多个县,行程超过2.5万公里,用镜头记录了中国教育的沧桑巨变。他的作品《我要上学》荣获“中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并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他用镜头捕捉着那些渴望、那些圆梦、那些爱心,讲述着蓝天下孩子们追求阳光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铺展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无论是2006年拍卖《大眼睛》资助西藏学校,还是2018年发起“苏明娟助学基金”累计资助773名学生,截至2024年,希望工程累计资助学生超600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万余所。解海龙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被写入中小学教材,成为公益教育的经典符号。他的善举都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p><p class="ql-block">当讲座降下帷幕,李好老师以激昂的声音宣告:“解海龙是一位最伟大的摄影家!”时,全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是对解海龙无私奉献精神的最高赞誉。</p><p class="ql-block">“大眼睛”背后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每一份关爱都值得被铭记,每一份希望都应被珍视。那些曾经受资助的孩子,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份爱与希望的光芒继续传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那些关于“大眼睛”的故事,将永远闪耀在我的心中。在爱与希望的照耀下,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续写属于我们时代的辉煌篇章,让这个世界因爱与希望的阳光照耀下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注:本文在2025年6月8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粤西文苑》上发表</span></p> <p class="ql-block">解海龙老师与我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图片:解海龙+茂名阿峰+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署名+网络</p><p class="ql-block">编辑:茂名阿峰</p><p class="ql-block">向解海龙老师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