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距拉萨市369公里,距318国道46公里。湖面海拔3464米,全长15公里,宽3公里,湖呈新月形。藏语中是“三座岩石山下的碧湖”的意思,国家A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从拉萨出发,海拔3600米,途径米拉山海拔4779米,明显有高反,胸闷,头痛,嗑睡听导游讲是正常的高反现象,初来西藏每个人都会出现高反。林芝海拔2900米,林芝市地处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南麓,素有“西藏江南”之称。这里山峦叠嶂,峡谷幽深,河流蜿蜒,湖泊清澈,景色壮美。</p> <p class="ql-block">巴松措风景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境内,被誉为“人间天堂”和“小瑞士”。巴松措风景区距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约36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湖面面积约27平方公里,长约18公里。湖面海拔约3480米,巴松措风景区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名胜古刹为一体,景色殊异,四时不同。</p> <p class="ql-block">在巴松措湖中,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这座小岛是巴松措的精华所在,也是游客们必去的地方。岛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错宗工巴寺,又称扎西岛寺。</p><p class="ql-block">这座寺庙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圣地之一,据传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当我走进寺庙,感受着那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古老的文化底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神秘的古代世界。</p> <p class="ql-block">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p> <p class="ql-block">一种说法是,三圈代表着“佛、法、僧”三宝,即佛、佛法和僧团</p><p class="ql-block">转动三圈表示对三宝的敬重、皈依和祈求加持,通过这样的行为来积累功德、消除业障,表达对美好未来的祈愿以及对佛法的践行</p><p class="ql-block">另一种观点认为,三圈代表着“身、口、意”,即身体、言语和意识,这是佛教修行中的三个重要方面</p><p class="ql-block">顺时针转动转经筒三圈,象征着在身、口、意方面的修行与净化,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自己的行为、言语和思想更加符合佛教的教义和精神追求,以获得内心的平静、智慧和解脱。</p><p class="ql-block">总之,转经筒顺时针转三圈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传统习俗和修行方式,体现了信徒们对佛法的虔诚以及对幸福、安宁、解脱等美好愿望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几乎随处可见转经的人,因为人们认为转经就相当于念经,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为了让这种最好的修德方式得到最充分的运用,西藏各处修有佛塔,置有转经筒,甚至随身随时携带着转经筒,一有闲暇,便转动经筒。</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湖水清澈透明,仿佛能洗净人的心灵。四周被雪山环绕,湖岸绿树成荫,我沿着湖边漫步,感受着高原湖泊的宁静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岛虽小看点颇多。岛上的错宗工巴寺始建于唐朝末年,1300多年历史,里面供奉莲花生大师、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按照莲花生大师八世纪入藏时间,错宗寺应当是后来成为宁玛派寺庙后开始供奉莲花生大师。寺庙内空间非常小,几乎没有祭拜的地方,但确能感受到寺庙内古老而神秘的强大能量以及千百年来无数信徒虔诚的信仰与气场。</p> <p class="ql-block">巴松措又称措高湖,远离城镇,交通闭塞,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淡水堰塞湖。藏语中措是湖水的意思,巴松措是绿色的水。</p> <p class="ql-block">措高湖四面环山,就像镶嵌在高山峡谷中的玉,美丽圣洁,静怡空灵,宛若人间天堂。从达切拉观景台看巴松措,群山环绕,原始森林郁郁葱葱,蓝天绿水,恬静秀美,传说这个小岛漂浮在湖上,这就是有名的湖心岛也叫扎西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