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自驾记录(2)‍

贤惠

<p class="ql-block">离开喀什,我们前往阿图什市,听说这里有个天然大峡谷。</p> 阿图什大峡谷 <p class="ql-block">景区位于阿图什市吐古买提乡西南约18公里处的一条山沟里,距离阿图什市38公里。美丽神奇的大峡谷长约6公里,谷深2.5公里,宽3-5米不等,系天然形成,呈南北走向。</p> <p class="ql-block">峡谷呈现典型的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交织特征,两侧山崖陡峭如刀削斧劈,谷内分布多条溪流及富含矿物质的天然泉水。</p> <p class="ql-block">因为景区在升级改造,我们只能在山口处往深谷里眺望</p> 天山昆伦山交汇 <p class="ql-block">天山山脉‌与‌昆仑山山脉‌在帕米尔高原上壮丽交汇,这一自然奇观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海拔2459-2500米。</p><p class="ql-block">天山‌:世界七大山系之一,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国,是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分隔准噶尔与塔里木盆地。</p><p class="ql-block">昆仑山‌:被誉为“中国第一神山”,是亚洲中部主干山系,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p><p class="ql-block">天山呈驼色,昆仑山呈黛色,两山色彩对比鲜明,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该交汇处被描述为“世界级自然奇观”,我们在观景台上同时欣赏两山交融的美景,天山如同秀美女子般温婉,昆仑山则似雄壮勇士般昂首。</p> <p class="ql-block">天山与昆仑山相拥</p> 目送太阳步入夜空 <p class="ql-block">通往西极塔5公里的路上,立着“最后一缕阳光”观景台的引导牌。</p> <p class="ql-block">在引导牌的不远处还有一块标有“中国西极”的石碑,我们驻足打卡后继续前行,期待在祖国的西大门见证2025年5月19日的 “最后一缕阳光” 的入夜时刻。</p> <p class="ql-block">这个就是在西极村一个小山顶上修建的中国西极塔。塔基底下设有“最后一缕阳光”观景台,红色的克孜勒苏河从底下奔腾而过,磅礴而静谧,“西极第一村”斯姆哈纳村尽收眼底。因与吉尔吉斯斯坦毗邻,眺望远方,吉尔吉斯斯坦村庄隐约可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该石碑由青石制成,高3.5米、宽1.5米、厚0.5米,位于东经73°40′,北纬39°43′,既是庄严的国界象征,也是见证“最后一缕阳光”的网红打卡景点,海拔约3000米。</span>是我国领土最西端的边防要塞。</p><p class="ql-block">塔体为正东西向布置,塔上端中间的球形象征太阳,阳光照射到球体即可形成反射,从东至西直到最后一缕阳光都会产生不同角度的与日同辉的反射效果。</p> <p class="ql-block">登塔要克服两个困难。一是登上山体平台,步行走栈道要2个小时才能上去;二是从平台登上“观景台”,有584米的台阶要爬。</p> <p class="ql-block">下午7点,天空云朵聚集,遮住了太阳的光芒,我们担心看不到日落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晚上9点,云朵变换着队形缓慢散开,太阳渐渐露出脸庞,大地一片金红。</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座山地越野车,经过陡峭起伏的山路,顺利到达山体平台。</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登顶要我们一步一步的往上爬。</p> <p class="ql-block">晚上10点,远方的云朵簇拥着金色的太阳忽隐忽现,透着梦幻斑斓。一只热气球形状的光影散发着神秘的力量向着太阳的方向飞翔,如佛光普照,令人敬畏,让人沉醉。</p><p class="ql-block">我们目送太阳渐渐模糊,用手机记录着每一分钟晚霞的变化,绚丽的余晖渐渐地暗淡下来,10点10分消失在天际。</p> <p class="ql-block">与山地越野车手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国西极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湿度30%;海拔3300米</p> 中国西极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称斯姆哈纳村,是我国领土最西端的行政村,与西极塔的地理位置相同,都处在帕米尔高原北纬39.73°、东经73.98°,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是唯一可抵达的中国西极点和最后一缕阳光的见证地,夏季日落最晚可达23:0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个村子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span>村旁的伊尔克什坦口岸是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陆路口岸。</p> <p class="ql-block">村口立着中国西极村(斯姆哈纳村)的石碑宣誓了本村的特殊地位</p><p class="ql-block">这个村子最醒目的口号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吉根乡(含斯姆哈纳村)的柯尔克孜族的年青人有许多是护边员,他们共同参与巡逻执勤,守护边境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建设中的西极村</p> 伊尔克什坦口岸 <p class="ql-block">伊尔克斯坦口岸</p><p class="ql-block">原称为“斯姆哈纳口岸”,位于中国西陲第一村,是中国最西部的口岸之一。</p> <p class="ql-block">伊尔克什坦口岸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通道和驿站,于1997年7月21日临时开通过货,于2002年5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允许中吉两国及第三国的人员、货物、交通工具通行,为常年开放口岸。</p><p class="ql-block">来新疆贸易的吉尔吉斯斯坦大货车从这里通关回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疏附县奥斯塔克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湿度22 %;海拔2820米</p> 张骞~丝绸之路开拓者 <p class="ql-block">“张骞凿空西域经停处”石碑,记录着当年张骞西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张骞凿空西域</p><p class="ql-block">又称张骞出使西域,指的是汉武帝前后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命张骞出使西域。不料却在路上被匈奴人扣留十余年,逃脱后继续西行,成功抵达大月氏。但在返汉归途中,又被匈奴俘虏,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张骞趁匈奴内乱之机又一次逃离,返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的情况。</p><p class="ql-block">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为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汉武帝第二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这一次张骞携带人马财物到达乌孙,还派副使出访大宛、康居诸国。各国使者随张骞及其副使一同返汉,西域各国与汉朝的交流由此正式开启。</p><p class="ql-block">张骞出使西域的重大历史贡献就是促进了亚欧大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广泛了解和交往,被司马迁赞誉为“凿空”。中原地区的丝绸、漆器等商品,以及铸铁和凿井技术不断西传;西方的良马、葡萄、石榴和苜蓿等物种也被引进中原。中西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 克州冰川 <p class="ql-block">克州冰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A A A A级森林公园,原名奥依塔格原始森林公园,位于帕米尔高原阿克陶县奥依塔格镇西部丛山之中,景色幽美,风光旖旎。</span></p><p class="ql-block">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众多冰川之一,也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冰川,高度仅为2804米,冰川面积224.8平方公里。从冰川上行,时而平坦,时而泥泞,迂回曲折。</p> <p class="ql-block">冰川峻岭起伏,原始森林壮美</p> <p class="ql-block">深吸一口高原的空气</p> <p class="ql-block">悠闲自在,席地而坐</p> <p class="ql-block">绿草如茵,肥羊漫步</p> <p class="ql-block">帕米尔我们来了</p> 白沙湖北岸延线 <p class="ql-block">北岸打卡点报个到</p> <p class="ql-block">白沙湖公路延线视野开阔,两侧自然风景秀美,如同一幅幅水墨画卷,连绵不断,梦幻一般深邃迷人。</p><p class="ql-block">一面是湖光碧绿,一面是奇石峭壁,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沙山秀色,湿地润泽,水草泛起点点斑斓</p> <p class="ql-block">“石兵”们队伍整齐,巡逻在祖国西大门</p> <p class="ql-block">高原大嘴石蛙用力拥抱我们的“座椅”,以表达它独特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帕米尔高原“石心”实意欢迎来自东北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长满“石瘤”的山体让人既惊呀又叹息,不知道“天斧”是按照“息肉”的标准还是“肌瘤”的标准造的景,真神奇。</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大自然的画廊里驻足取景一阵狂拍,直到眼睛累到酸,手机耗没电。</p> 入住高原民居 <p class="ql-block">傍晚,在雪山脚下,临近火山口旁边的小村子,我们找到一个由江西援建的“千家牧家乐”民居(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木吉乡下辖)。在新疆到处都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建项目。</p><p class="ql-block">民宿房子是彩刚板搭建的,屋内设施虽然简单但还是很干净的,对于劳累一天的我们来说,能在这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找到一个栖息之所也算是很幸运的事了。</p><p class="ql-block">据说小店刚开业两个月,前来光顾的人不多。我们的到来着实让店主人有些措手不及,由于食材准备不足,他们手忙脚乱给我们炒了三个菜,一碟牛肉硬的像牛皮带,凭我们的牙口很难受用。看到店家小伙一脸无辜的样子,我们没有埋怨,协商后请他们在当晚用高压锅再次加工,留作第二天的早餐食用,没想到第二天仍然不能入口,只好放弃。经过分析我们恍然大悟,这是高原呀,烧水只有88度沸点,根本达不到牛肉煮熟的温度,即使煮上几个小时也不会软烂,涨知识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室内室外一个温度,人体感觉瑟瑟发抖,我们把随身的衣服一层一层的套在身上还是不管用。好在屋里安装了一台非常有特点的取暧设备,它与普通的空调不一样,温度可以达到恒温46度,但体感却相当于26度,温暖舒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阿克陶县木吉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湿度42%;海拔3500米</p> 木吉泥火山 <p class="ql-block">木吉湿地泥火山群</p><p class="ql-block">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木吉乡,是亚洲最大的泥火山群之一,仅次于阿塞拜疆和美国黄石公园的泥火山群。它以其独特的火山口、高原湿地、宝石矿带、冰川、冰蚀湖和冰洞等自然景观而闻名。</p><p class="ql-block">查阅资料显示,木吉泥火山群共发育有4种类型,分别为喷水喷气碳酸钙泉华型泥火山、大型土石林粘稠泥浆型泥火山、泥浆喷气型泥火山和喷水喷气泥火山池型泥火山。其中喷水喷气碳酸钙泉华型泥火山群单个底座直径5-80米,最大的超过100米,喷口直径1-5米,高度3-30米,数量77座,33座还在活动,空间形态上又可以分为泥火山锥、泥火山盾、泥火山盆和泥火山池。</p><p class="ql-block">泥火山喷发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和乙炔,用打火机可以点燃。泥火山冷却后形成的岩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火山口多有深浅不同的积水,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变化。</p> <p class="ql-block">早晨八点钟,我们来到景区。蓝天白云下,雪山、戈壁、草滩、火山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两只黑色的小鸟在房梁上观望着来客</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座梦幻般的山谷,它就是有“帕米尔之眼”之称的木吉火山坑之一。1500年前的火山喷发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冰与火”交融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真像一只神秘又深邃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驮马在静等年轻勇敢的骑手到来。</p><p class="ql-block">远处的十八座雪山以主峰为中心一字排开,因终年积雪山尖挺拔,十分壮观。‌‌‌‌相传释迦牟尼佛的十八罗汉圆寂后化为十八座雪峰,山体形似罗汉列队,故得此名。‌‌</p> 慕士塔格冰川 <p class="ql-block">慕士塔格风景区是位于阿克陶县布伦口乡的景区,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距离阿克陶县成直线距离100多公里。慕士塔格峰帛峰击云,傲视苍穹,山顶积雪终年不化。以其高大、伟岸、挺拔的身躯屹立在帕米尔高原,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因冰川海拔较高,70岁以上的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禁止攀登。姐妹们要想徒步爬上山是不可能的,骑马又胆量不足,没敢冒险。唯一登上山顶观景台的小慧克服了高原反应、骑行恐惧等诸多困难,胜利归来。</p> <p class="ql-block">看看她拍的秀美冰川</p><p class="ql-block">山势陡峭,山体宽大,浑圆,形似馒头,因常年积雪,气候干冽,素有“冰川之父”之称。</p> 白沙湖南岸观景台 <p class="ql-block">白沙湖一半是沙滩,一半是湖泊,后面还有连绵起伏的白沙山。这里的景色真是美得让人窒息。</p><p class="ql-block">白沙湖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为往来商队提供水源与休憩之地。玄奘西行时也曾途经此地,为其增添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塔吉克族将白沙湖视作 “神鹰的饮水池”。每到夏季,牧民在此转场放牧,游客可以体验到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白沙湖地处中巴边境,对于边防战士而言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处美景,更是守护边疆的精神象征。</p> <p class="ql-block">通往白沙湖的秘道入口</p><p class="ql-block">白沙湖景区原来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三连的防地,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600米,形似豌豆荚,东面凹进,西面鼓起,四周被沙丘环绕。</p><p class="ql-block">2010年,一位来自广东的摄影爱好者到这里旅游,发现白沙湖后拍摄了一组照片传到网上,随后吸引了来自北京、浙江等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从此白沙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光线折射在洞口发出幽蓝色的光,白沙湖的美丽景色近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近观白沙山</p> <p class="ql-block">远眺白沙湖</p> <p class="ql-block">玩一把沙湖倒影</p> 石头城 <p class="ql-block">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以北数十米处,据考证,为唐代遗存。</p><p class="ql-block">该城曾出土过唐代钱币、和田文书等。石头城地理环境优越。古代自喀什、英吉沙、叶城、莎车至帕米尔高原的几条山路均汇集于此,是西出中亚的几座主要大山,红其拉甫达扳(山口)、明铁盖达坂、瓦赫基里达板等都有天然谷道可通达。</p><p class="ql-block">石头城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极有战略地位的城堡,虽然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周围有雪峰,城下有草滩、河流,都展现出浓郁的塔吉克民族风情,颇具粗犷豪放之美。</p> <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盘羊石画</p><p class="ql-block">据说十三世纪时,马可·波罗经过帕米尔高原时,惊异于大头盘羊的雄伟,便写进《马可·波罗游记》里,故此得名。</p><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盘羊是帕米尔高原的旗舰物种,因其巨大的公羊角而闻名。它主要分布在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五国接壤的边境地区。栖息于3500 ~5200米的高原山地和山谷。</p><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盘羊的体型庞大,公羊的羊角可达1.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盘羊亚种之一。它们的肩高可达1.2米,体重可达到250千克,盘羊的角呈螺旋状,弯曲可超过360度,是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p> 金草滩 <p class="ql-block">金草滩</p><p class="ql-block">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海拔3100米,是帕米尔高原上一块宝贵的湿地。</p><p class="ql-block">帕米尔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古代丝绸之路南道、中道通往西亚、南亚及欧洲的必经之地。金草滩作为高原上的一片绿洲,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站在草原上,可以欣赏到蓝天、白云、雪峰、草地相互交织的壮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p> 喀拉库勒湖 <p class="ql-block">在慕士塔格峰的山脚下,有一海拔3900米的湖泊喀拉库勒湖。水面清澈碧绿,湖前广阔的沙滩因日光照射有些干裂,虽然地质条件恶劣,仍有许多小草挺立于沙石之中,与雄伟的慕士塔格峰谣相呼应,顽强而勇敢。清澈的湖水映照出蓝天、白云、冰川、山脉,形成姿态各异,层次分明的水中倒影,恍若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顽强的沙漠绿草</p> 帕米尔文化博览园 <p class="ql-block">帕米尔文化博览园位于中国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馆内不仅展示了帕米尔高原丰富的自然风光,还集中呈现了当地塔吉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实物,介绍了塔吉克族的民俗风情。</p><p class="ql-block">帕米尔文化有着厚重的民族特色,博览园所在的瓦罕走廊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部分,是历史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是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独特文化遗存,也是了解和探索世界屋脊的绝佳地。</p> <p class="ql-block">帕米尔高原,波斯语,意为平顶屋。中国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p><p class="ql-block">帕米尔高原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延绵连接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斯坦东南部、阿富汗东北部,是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和天山交会的巨大山结。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博览园有一尊玄奘西天取经大型塑像,介绍了西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玄奘在《大唐西域记》详细记录了他取经途中的见闻,包括帕米尔高原的地理特征和自然环境。例如,他在书中提到:“据两雪山间,故寒风凄劲,春夏飞雪,昼夜飘风。地碱卤,多砾石,播植不滋,草木稀少,遂致空荒,绝无人止。” 这一描述与现代探险家在帕米尔高原的实地考察结果相吻合,说明玄奘对这一地区的了解非常深入。</p><p class="ql-block">玄奘西天取经归来,东归大唐时也穿越了帕米尔高原。他在文章中指出,帕米尔高原是连接中亚、欧洲、印度次大陆和中国的关键地带,古代商旅在群山间开辟了丝绸之路。玄奘法师从波谜罗川进入大帕米尔地区,最终通过排依克山口进入中国境内。这一过程充满艰险,但玄奘凭借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成功完成了东归之旅。</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图片,绘制了曾经在新疆发展历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十位人物。</p><p class="ql-block">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县(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p><p class="ql-block">郑吉(?-前49年),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西汉将领、外交家,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者,首任西域都护。</p><p class="ql-block">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右扶风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p><p class="ql-block">宋云(生卒年不详),北魏时期敦煌人,曾和惠生(亦作慧生)同赴西域求经。为侍应太后的主衣子统,撰有《魏国以西十一国事》、《家记》等书。</p><p class="ql-block">法显,后秦、东晋高僧,平阳郡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佛教革新人物,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p><p class="ql-block">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学宗派创始人。</p><p class="ql-block">高仙芝(?—756年1月27日/1月24日),高句丽贵族,唐玄宗时期将领。高仙芝多次出征,使帕米尔以南地区得以平定,有效地遏制了吐蕃的前进,有常胜将军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杜环(生卒年不详)襄阳郡(今湖北襄阳)人,中国唐代旅行家。 撰写《经行记》是中国最早记载伊斯兰教义和中国工匠在大食传播生产技术的古籍。</p><p class="ql-block">乌雅·兆惠(1708年-1764年)清朝乾隆时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族孙,都统佛标之子。兆惠将军被誉为“中国反疆独”第一人。</p><p class="ql-block">‌左宗棠(1812年-1885)湖南湘阴人。近代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成功指挥清军驱逐阿古柏势力并收复新疆,奠定了现代中国西北疆域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柯尔克孜族,国外同源民族汉译称作吉尔吉斯族,民族语言为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屯也有数百人聚居,是18世纪从新疆迁去的。柯尔克孜族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吉尔吉斯斯坦总人口的69.2%。</p><p class="ql-block">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人口数为204402人。</p> <p class="ql-block">塔吉克族(中国唯一的白种人)</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南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p><p class="ql-block">塔吉克族是古代东伊朗人的后裔,属于欧罗巴人种(白种人),在我国仅有五万多人。他们世代生活在帕米尔高原,被称为蓝眼睛的中国人、高原上的“王冠”。</p><p class="ql-block">最初,塔吉克族先民为了躲避战乱,隐居于条件恶劣的峡谷深山,从此落地生根,开辟良田、搭建房屋,繁衍至今。由于道路险远,与外界接触较少,这里民风习俗较为原始纯正,能歌善舞、热情好客。</p> <p class="ql-block">塔吉克民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作客塔吉克人家</p> <p class="ql-block">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情景群像</p> 世界十大险峻公路 <p class="ql-block">天堑变通途展板介绍</p><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路是1966年3月18日,中巴两国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修筑中巴公路的协议》工程代号为“1601”项目。‌‌</p><p class="ql-block">东段(中国境内):1966年启动,1968年完成从喀什至红其拉甫的420公里路段。</p><p class="ql-block">西段(巴基斯坦境内):原由巴方负责,但因技术困难仅完成25公里后,1968年中国增援资金5亿元并派遣工程队,最终完成塔科特至红其拉甫的616公里路段。‌‌</p><p class="ql-block">1978年公路竣工,历时12年,成为连接中巴的战略通道。‌‌</p><p class="ql-block">公路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海拔最高达4733米,面临高寒缺氧、泥石流等极端条件。公路强化了中巴经济与国防联系,被巴基斯坦称为“致富之路”,中国援建体现了“巴铁”友谊。‌‌</p> <p class="ql-block">中巴经济走廊于2013年确立‌‌,是在“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宏大背景下正式启动的。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的经济发展规划,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中巴铁路旨在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互联互通。该项目自2013年启动以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规划,中巴铁路将连接中国新疆喀什与巴基斯坦南部的卡拉奇,途经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等复杂地形,全长约3000公里。</p> <p class="ql-block">中巴铁路的修建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难度大、地质条件恶劣、巴基斯坦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其中,最难路段为“红其拉甫-苏斯特-吉尔吉特”一线,全长270公里,海拔高达4733米。尽管如此,中巴铁路的建设对于中国进入波斯湾能源市场、解决马六甲海峡困境,以及促进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中巴铁路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物流效率,还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互联互通提供重要支撑。</p> <p class="ql-block">高原上中巴友谊公路繁忙的商贸车队</p> 红其拉普 <p class="ql-block">红其拉普是位于中国新疆帕米尔高原的一个重要地点,是中巴两国之间的通商口岸,也是新疆唯一对第三国开放的公路口岸。它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海拔约5300米,是连接中国西部与中东、南亚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红其拉普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还因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体验而成为自驾游的热门目的地。此外,红其拉普地区被称为“血谷”,由于高海拔和恶劣气候,氧气含量仅为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p> <p class="ql-block">红其拉普前哨班,是中国与巴基斯坦边境红其拉甫口岸的一个重要执勤点,地处海拔5100米的冰雪达坂,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陆路口岸前哨班之一。该班承担着出入境边防检查和126公里孔道的监护管理任务。</p><p class="ql-block">这里的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全年霜期长达300天以上,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48%,平均气温零下11度,被称为“生命禁区”和“死亡之海”。尽管如此,前哨班的官兵们始终坚守岗位,为国家的边防安全和中巴两国的友好交流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该哨所主要负责中巴边境线近百公里的守防任务,是“西部天门”和“雪域孤岛”的代名词。哨所官兵常年驻守在此,克服高原缺氧、气候恶劣等困难,承担出入境检查、反恐维稳、缉枪缉毒等重要职责。他们不仅守护国门安全,还与驻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积极参与牧民生活改善和警民共建,展现了忠诚与奉献的时代精神。</p> <p class="ql-block">红其拉甫一代代官兵用生命挑战极限、用坚守书写忠诚,孕育了“扎根帕米尔,忠诚戍边关”的精神。他们荣立集体一等功11次、二等功12次、三等功40次,并被授予“ 卫国戍边模范连 ”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此外,前哨班还承担着救助旅客和车辆的任务。例如,2019年他们成功救助因高原反应而陷入危险的留学生;2021年为被困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帮助解决困难儿童上学问题,向贫困农牧民发放衣物、捐资助学,帮助多名学生考上大学。与当地牧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哨所瞭望塔</p> <p class="ql-block">每年春节都会在央视看到红其拉甫哨所的官兵向全国人民拜年的画面,没想到今天我们几位年近古稀的老兵也能来到这里。</p><p class="ql-block">站在海拨5100米的高峰,凝视神圣的国门,抚摸祖国的界碑,仰望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听着自己剧烈的心跳声,这一刻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二字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五星红旗宣示着头顶的蓝天是祖国</p> <p class="ql-block">国𧃸界碑宣示着脚下的高原和峡谷是祖国</p> <p class="ql-block">雄伟的国门宣示着从这里迈入的大地是祖国</p> <p class="ql-block">对面就是巴基斯坦边界</p> <p class="ql-block">与英雄的边防警察合个影</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看看我们的足迹,满满都是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疆的神韵体现在独特的自然风光。这里有湛蓝的天空、悠闲的白云、斑斓的石壁、圣洁的冰川、巍峨的雪山、浩瀚的沙漠、澄澈的湖泊、倔强的红柳,不枯的骆驼草,还有逆境中永不低头的胡杨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疆的神韵体现在丰富的人文底蕴。这里有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回族、汉族、蒙古族、塔吉克等多民族人民,他们相互包容,互助相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谐而真诚。还有独立的语言、悠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和繁荣的巴扎(集市),更有融合了中原、中亚、欧州的烹饪技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疆的神韵体现在厚重的宝贵遗存。这里有丝路文化的深远影响、古城遗址的深沉记忆、宗教信仰的发展传承、汉唐防御的长城烽燧,茶马古道的驿站残留。还有新疆各民族文化深深扎根在中华大地的土壤中,培育发展起来的国家大一统的认同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疆的神韵体现在蓬勃的跨越发展。这里有隧贯山河的天山公路、世界最长的沙漠高速、迎风矗立的发电风车、布满戈壁的光伏电站、克拉玛依的钻井磕头机,还有全国各地的援疆项目。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全国共有19个省市建立对口援疆机制,截至2014年,全国共实施援疆项目4139个,拨付援助资金470亿元,占“十二五”援疆规划总量的83.3%,极大地推动了新疆跨越式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疆真是个好地方,还会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