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纳祥,高雅灵动|画家杨付生

丹心书画

<p class="ql-block">点击上方<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蓝字</b>,欢迎<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关注</span> !</p> <p class="ql-block"><b>一、画家简介</b></p><p class="ql-block"> 杨付生,号弘生、润微草堂主人,1967年生于河南平顶山。现为中国北方工业大学书画协会客座教授,中国当代水墨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黄山分院院士,中国国际工艺美术师协会理事,环球联盟书画院院士、中国三峡画院理事,中国长城文化国家友好交流中心理事,人民美术出版社签约画家。1986年师从张世简,田世光,高冠华,姚治华,于希宁,2012年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张立辰,王培东等老师。</p> <p class="ql-block"><b>二、艺术特点</b></p><p class="ql-block"> 杨付生是当代国画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其艺术创作融合传统笔墨精髓与现代创新意识,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作品以“笔精墨妙、气韵生动”著称,注重线条的灵动性与水墨的层次变化。其小写意花鸟画在工笔与写意间取得平衡,既保留物象的形神兼备,又赋予笔墨抒情的自由度。山水画则强调“致广大而尽精微”,通过晕染与留白营造空间意境,如《大漠魂》等作品展现雄浑与苍茫并存的美学气质。</p><p class="ql-block"> 作品兼具文人画的高雅格调与大众审美趣味。例如花鸟题材常以牡丹、禽鸟入画,色彩明丽而不失含蓄,构图疏密有致,传递生命勃发之感。强调“万物精神跃然纸上”,通过写意手法捕捉自然物象的内在神韵。</p> <p class="ql-block">  杨付生最具创新性的探索是将传统“锦灰堆”(又名“八破图”)融入创作,赋予这一濒临失传的非遗形式当代生命力。 “锦灰堆”以残破的古籍、拓片、钱币等元素拼贴构图,象征文明碎片的再生。杨付生突破其“杂乱表象”,通过金石拓片与水墨的叠加,形成“破中立序”的视觉效果,如作品中交叉重叠的青铜纹样与残简文字,暗含中华文明“破碎中传承”的隐喻。结合“碎”与“岁”的谐音文化,将锦灰堆的残破感转化为对福寿的祈愿,同时以拼贴形式呼应西方拼贴艺术,体现跨文化对话。</p><p class="ql-block"> 杨付生的艺术以“承古创变”为核心:技法上扎根传统写意体系,题材上融合文人雅趣与民间象征,更以“锦灰堆”的创新运用成为非遗活化的典范。其作品既是个人艺术语言的凝练,亦是对中华文明“破碎与重生”命题的当代回应。正如评论所述:“他的笔墨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历史温度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三、个人成就</b></p><p class="ql-block"> 杨付生的艺术作品多次闪耀在国内各大艺术展览的舞台上,并屡获殊荣。</p> <p class="ql-block">  2013年作品被中央纪委中国方正出版社收藏。</p><p class="ql-block"> 2015年作品《大漠魂》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北戴河服务局永久收藏。</p><p class="ql-block"> 2015年荣获中华知名书画家。</p><p class="ql-block"> 2016年作品《纳福臻祥》被河北图书馆珍藏。</p><p class="ql-block"> 其作品历年来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大展并多次获奖,中国收藏杂志、中国书画杂志、神州书画报、河南省电视台、大河报等诸多新闻媒体对他作了专题报导。《中国书画》对他有专题介绍并有个人作品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作品欣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集古纳祥</p> <h3>2.花鸟</h3></br>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XIa8_3DhLeZxMkQ7EyIrXw"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