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吹牛王"

奔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人际交往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人热衷于编织不切实际的谎言,通过天花乱坠的吹嘘,妄图骗取他人的信任,达成欺骗的目的。这些精心设计的话术陷阱,犹如隐藏在暗处的迷雾,稍不留神,便会让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p><p class="ql-block"> 我生活的小镇,也存在着这样爱吹牛的人。其中,一位年约二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尤为突出。他整日无所事事,东游西逛,穿梭于小镇的各个角落,四处吹嘘自己的“传奇经历”。周边知晓他底细的人,对他的话嗤之以鼻,甚至调侃道:“他说的话,还不如放个屁实在!”久而久之,他便成了小镇远近闻名的“吹牛王”。</p><p class="ql-block"> 八年前,我和家人初来乍到,在这个还算繁华的小镇落脚。彼时,我们对小镇的人和事都十分陌生。鞋店开业不久,“吹牛王”便常来店中闲聊。秉持着做生意以客为尊的原则,无论顾客是何身份,我们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招待,“吹牛王”自然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一日,“吹牛王”又晃进了店里。只见他一进门就忙不迭地接电话,左一个、右一个,仿佛有无数重要业务待处理。他身上揣着两部手机,还时不时有意无意地拿出来摆弄,那副模样,不知是不是在刻意显摆。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手机对于我们来说还是稀罕物件,我们都还未曾使用。</p><p class="ql-block"> 见他这般浮夸的做派,我内心满是不屑,压根没打算搭理他。倒是妻子为人热情,招呼他坐下。“姐,生意好吧!”“吹牛王”满脸堆笑地搭讪。“一般般,没啥好营生,勉强糊口罢了。”妻子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咋会找不到事做?赚钱的门道多着呢!”“吹牛王”一边把玩着手机,一边故作高深地说道。妻子一听,来了兴致,好奇地问道:“哦?那你是做啥生意的?给我们指指路呗!”“我啥生意都做,灵活得很,见机行事!”“吹牛王”大言不惭地回答。</p><p class="ql-block"> 妻子接着问:“你家是哪儿的?”“我家就在街上,有七个门面呢!每年光是收租金,我爹妈都花不完。我主要在外面跑生意,很少在家。”“吹牛王”一脸得意地吹嘘道。妻子惊讶不已,满眼羡慕地追问:“啊!你家有那么多门面?都在哪儿啊?”“吹牛王”掰着手指头,煞有介事地说:“南街有两个,北街有三个,西街有两个。南街和北街的门面全租出去了,西街那两个,我们自家开了个修车铺,我老爹在那儿修车,我就在外头跑烟生意。”说到“烟生意”时,他突然压低声音,神情紧张,仿佛在透露什么惊天大秘密,生怕被旁人听见。</p><p class="ql-block"> “哟,原来你是做大生意的!”妻子不禁感叹。“这生意风险大得很!稍不留神,货物就会被烟草专卖局查收。所以我们送货都特别小心,都是电话联系。前面派一辆小车开路探风,中间是运货车,后面再安排一辆小车断后。一旦遇到情况,前面的开路车立刻通知,货车就能赶紧撤离。”“吹牛王”唾沫横飞,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所谓的“运货秘籍”。“要是不小心被查收,那损失可就大了,几十万都是少的,最多的时候能亏上百万!”他干咳了几声,继续添油加醋。</p><p class="ql-block"> 妻子听了,既害怕又眼馋,无奈地说:“我们胆子小,不敢做这种生意,再说也没本钱,只能做点安稳的小买卖,赚点辛苦钱。”“不担风险哪能赚大钱?再大的风险,总有人敢做。你看,连海洛因、白粉都有人敢碰,这烟生意再危险,也不至于掉脑袋,怕啥!”“吹牛王”蛊惑道。妻子被勾起了兴趣,追问道:“那小黄烟你们收多少钱一斤啊?”“两块八一斤,运到外省,价格能翻好几倍。跑一趟,至少能赚个十多万、二十万的。”“吹牛王”信口雌黄。</p><p class="ql-block"> 妻子瞪大了眼睛,惊呼:“这么赚钱!我们干十年都赚不了这么多!我收点小黄烟转给你,行不行?”“当然行!有多少要多少!”“吹牛王”拍着胸脯保证。妻子惋惜地叹了口气:“可惜我们没本钱啊!”“要是你们有兴趣,我可以先垫个一万、两万给你们当本钱,等装货的时候再结算。另外,我还能给你们配个手机,办张专用卡,这卡只跟我们内部人联系。你们收到货,直接联系我们,我们派车去指定地点拉。”“吹牛王”越说越离谱,把妻子说得连连点头,满心期待。</p><p class="ql-block"> 正说着,“吹牛王”的手机响了(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他自导自演的戏码)。他接起电话,大声说道:“喂,陈老板,你在哪?在我家?那你稍等一下,我马上来!既然来了,就在我家吃饭嘛,等会儿就到!”挂断电话,他转身对妻子说:“姐,我一做烟生意的大老板朋友来了,我得买点瘦肉招待他。出门急,忘带钱了,你先借我五十块,明天一定还你!”</p><p class="ql-block"> 我坐在一旁,听了半天,早就不耐烦了。什么七个门面、巨额烟生意,在我看来全是胡编乱造的谎话!我强压着火气,不想得罪人。可听到他开口借钱,我心里“咯噔”一下,急忙给妻子使了个眼色。妻子心领神会,果断拒绝:“我没钱,刚收的钱都用出去了。你看,一大早到现在,一个顾客都没来,一双鞋都没卖出去,哪有钱借给你!”“吹牛王”讨了个没趣,只好一边假装打电话,一边灰溜溜地走了。其实,那电话根本没人接听,他只是在那儿“喂、喂、喂”地演独角戏罢了。</p><p class="ql-block"> “吹牛王”走后,我忍不住把妻子训了一顿,叮嘱她以后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别轻易相信陌生人的鬼话。下午,我在街上一打听,果不其然,“吹牛王”说的全是骗人的!他家根本没有什么门面,就是小镇附近一个好吃懒做的懒汉,住着两间破旧低矮的平房。至于那所谓的烟生意,更是无稽之谈,他既没那本事,也没那胆子。</p><p class="ql-block"> 至此,我才彻底认清了这个“吹牛王”的真面目。幸好我当时有所警觉,不然妻子恐怕早就掉进他设下的骗局里了。这件事也让我深刻明白,在生活中,面对那些夸夸其谈、不着边际的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莫被花言巧语蒙蔽了双眼。</p><p class="ql-block"> 2013年11月14日于黄泥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