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6月6日中午,我们一行四人的东北三省省会城市游,来到了辽宁省会沈阳。下午参观辽宁省博物馆和沈阳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6月7日上午阳光明媚,我们在辽宁宾馆用完早餐后即打车前往沈阳故宫游览。</b></p> <p class="ql-block"><b>沈阳故宫入口</b></p> <p class="ql-block"><b>走进故宫,仿佛走进了一幅缓缓展开的历史画卷。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完整皇宫建筑群,也是清朝(后金)入关前的政治中心。始建于1625年,1634年基本建成,后经多次扩建。入关后成为陪都宫殿,康熙、乾隆等皇帝东巡时驻跸于此。沈阳故宫占地约6万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建筑特色:融合满、汉、蒙、藏多民族建筑风格,体现清初政治与文化特点。</b></p><p class="ql-block"><b>文化价值:2004年作为“北京及沈阳的明清皇家宫殿”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与北京故宫相比,沈阳故宫规模较小,但满族特色更显著,历史更久远。</b></p> <p class="ql-block"><b>沈阳故宫的琉璃瓦于北京故宫的不同,它的屋顶边框都镶着绿色琉璃瓦,彰显了草原民族的特色。</b></p> <p class="ql-block"><b>沈阳故宫的建筑多为木结构,殿宇、廊庑、亭台等均由木材搭建,加之东北冬季干燥寒冷,春季多风,火灾风险极高。大缸的核心功能是储水防火,堪称古代的“消防设施”。东北冬季气温极低,普通水缸容易结冰。沈阳故宫的大缸底部通常设有“灶口”(部分缸身有圆形凹陷),冬季会在缸下生火加热,或在缸内倒入热水,防止缸内结冰,确保随时可用。这一设计体现了满族人对东北气候的适应智慧。</b></p> <p class="ql-block"><b>崇政殿:俗称“金銮殿”,皇帝日常理政之处,建筑装饰华丽。</b></p> <p class="ql-block"><b>龙雕是此殿的一大特色</b></p> <p class="ql-block"><b>游览的人很多,我们在拥挤中排队进殿参观。</b></p> <p class="ql-block"><b>于敏中的墨宝。于敏中(1714年-1780年),字叔子,号耐圃,江苏金坛人,是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政治家、文臣,也是乾隆朝的重臣之一。他在乾隆朝长期担任重要职务,对清朝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b></p><p class="ql-block"><b>于敏中是《四库全书》编纂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任命为《四库全书》正总裁,负责统筹全书编纂工作,对书籍的搜集、整理、校勘、编辑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全书共八亿字,写了13年,360名高知学者参与编纂,于敏中的贡献不可忽视,而且他的儿子也参与编纂。</b></p><p class="ql-block"><b>《四库全书》在沈阳故宫藏了100年,每隔一年要拿出来晾晒一遍。可见满清政府对文化的重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凤凰楼是皇帝上朝的必经之路,目前正在修缮中,所以我们没能上楼。</b></p> <p class="ql-block"><b>穿过凤凰楼就是后宫</b></p> <p class="ql-block"><b>中宫“清宁宫”:皇太极与皇后哲哲的寝宫,保留满族“口袋房”布局,内有萨满祭祀场所。</b></p> <p class="ql-block"><b>客厅</b></p> <p class="ql-block"><b>西边的座位用来供奉先祖,傍边有两口大锅是祭祀时用的。</b></p> <p class="ql-block"><b>清宁宫的旁边有一个拔地而起的烟囱,具有典型的满族风格,独立于房屋之外,通过地下烟道与清宁宫的“万字炕”相连,构成采暖系统,还能避免火星引燃木质结构的屋顶。这设计充满了智慧。</b></p><p class="ql-block"><b>历史传说:皇太极下令京城内所有烟囱不得高于清宁宫烟囱,象征“大清一统(筒)天下”。烟囱12节正好代表清朝12位皇帝(从努尔哈赤至同治),顶部三块砖本来可能是为了防止雨水倒灌,而末代皇帝溥仪正好仅在位3年。这是设计者意想不到的历史巧合。很神奇哦!</b></p> <p class="ql-block"><b>东宫“关睢宫”</b></p> <p class="ql-block"><b>宸妃海兰珠画像</b></p> <p class="ql-block"><b>走累了,我们在这儿的阴凉处坐会儿,补充点水和水果。一看气温飙升到了31摄氏度,但是感觉东北的空气干燥,出汗也是爽爽的,在阴凉处风一吹又神清气爽了。</b></p> <p class="ql-block"><b>有不少游客租三小时旅拍服装进宫游玩,想找一找当王子格格的感觉,很有趣的。满族服饰雍容华贵,端庄大气,确实漂亮!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大清帝国。</b></p> <p class="ql-block"><b>进入后花园</b></p> <p class="ql-block"><b>大政殿:八角重檐攒尖顶,为皇帝举行大典之地,象征八旗制度。</b></p> <p class="ql-block"><b>十王亭:左右各五亭,是八旗旗主和左右翼王办公场所,体现军政合一、君臣和谐的特色。</b></p> <p class="ql-block"><b>十王亭之一</b></p> <p class="ql-block"><b>站在大政殿上,一眼千年,看满清威严,“八旗制度”一览无遗。</b></p> <p class="ql-block"><b>皇帝上朝的大政殿内景。门口都是人,拍这张照片是我们四人中最高的人,手举手机挤进去才拍成的。后来知道今天参观故宫的人数是三万。</b></p> <p class="ql-block"><b>我们站在大政殿门外</b></p> <p class="ql-block"><b>沈阳故宫是了解清初历史和满族文化的珍贵窗口,其独特的建筑布局与历史故事值得细细品味。</b></p> <p class="ql-block"><b>温馨一幕,一家三口整理旅拍的服装,正准备进沈阳故宫游玩呢!😄</b></p> <p class="ql-block"><b>出了沈阳故宫,我们在附近的东北饺子馆吃了现包饺子,虾仁韭菜、三鲜、芹菜肉沫和面疙瘩汤,除了东北的芹菜不敢恭维,其它的都不错,货真价实。</b></p> <p class="ql-block"><b>餐后步行四百米便到了“大帅府”。</b></p><p class="ql-block"><b>沈阳大帅府(又称“张氏帅府”或“少帅府”)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这是东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名人故居之一,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大帅府融合中国传统四合院、罗马式大青楼、北欧风格红楼群及中西合璧的小青楼等。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b></p> <p class="ql-block"><b>壁照“鸿禧”,寓意鸿运当头,抬头见喜。</b></p> <p class="ql-block"><b>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b></p> <p class="ql-block"><b>张作霖与卢夫人(三房)居住的正房</b></p> <p class="ql-block"><b>嵌螺钿的椅子只有在和珅家、老佛爷慈禧那里才有。</b></p> <p class="ql-block"><b>张作霖与四夫人生的四子张学思在这里长大,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中国海军的奠基者之一。</b></p> <p class="ql-block"><b>张学良和比他大三岁的于凤至在这里结婚</b></p> <p class="ql-block"><b>东北地区政务委员会会议室</b></p> <p class="ql-block"><b>张学良办公室</b></p> <p class="ql-block"><b>饭厅,经常招待客人的地方,张学良在一次采访中说光厨师就有30个,招待得最多的是饺子。</b></p> <p class="ql-block"><b>老虎厅是此楼最重要的场所,在这里张作霖杀害过杨宇霆,鲜血染脏了一张东北虎虎皮,张作霖把它扔了,另一张现在沈阳同泽中学的标本室里。这里是妨制的华南虎虎皮,比东北虎小多了。</b></p> <p class="ql-block"><b>这个厅发生过杀害杨宇霆和常荫槐事件。1929年1月7日,杨宇霆为其父过寿,张学良到场时,杨宇霆副官仅以普通礼节接待,与杨宇霆到场时众人阿谀奉承形成鲜明对比,这让张学良深感杨、常二人挑战自己权威,动摇其领导地位(因为此二人是张作霖手下的老一辈)。</b></p><p class="ql-block"><b>1929年1月10日晚,张学良以东北保安总司令的名义,下令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二人命丧老虎厅。次日,张学良以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的名义发布布告,历述“杨、常”罪状和伏法经过,并通电发往南京及东北军政两界。同时,张学良指示不株连任何官员,“罪不及妻孥”,还对杨、常的身后事做了妥善处理,并为二人书写了挽联。</b></p><p class="ql-block"><b>张学良处决杨、常这一事件后来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出于国家统一民族大义,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张学良晚年口述历史时曾说,决定杀杨宇霆、常荫槐之前,他抛掷六次银元,前三次袁大头在上,他怀疑银元成色有问题,再抛反面朝上,结果三次又全是反面,他太太于凤至哭了,知道他要杀人了,张学良称这是“凄惨的遗憾的事的结束”。</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桌上玻璃罩里放着一枚仿制的银元。</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这里的几幅画有上百年历史了</b></p> <p class="ql-block"><b>穿过花园假山便是张府最大的院子</b></p> <p class="ql-block"><b>张作霖最喜欢的第五房太太张寿懿</b></p> <p class="ql-block"><b>张作霖被日本人炸伤后,救回躺在里间,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让小六子(张学良)赶快回奉天”。</b></p> <p class="ql-block"><b>走过这“福”字,即是大帅府的出口。出门就是赵一荻旧居。</b></p> <p class="ql-block"><b>赵一荻(赵四小姐)旧居是张学良原配于凤至花钱建的单独的院子。她认为秘书不能进大帅府。</b></p> <p class="ql-block"><b>赵四小姐喜欢跳舞,于凤至专门为她建了个小舞厅。</b></p> <p class="ql-block"><b>赵四小姐特别喜欢弹钢琴,张学良特意建了个琴房,专门买了从法国进口的钢琴。</b></p> <p class="ql-block"><b>赵四小姐四姐妹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卧室</b></p> <p class="ql-block">1990年6月1日张学良将军九秩华诞在台北圆山饭店与赵一荻合影</p> <p class="ql-block"><b>出了赵一荻旧居便是张作霖父子的私家银行边业银行,现在是沈阳金融博物馆。我们又参观了沈阳金融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沈阳金融博物馆的建筑由德国设计师设计,1930年建成,199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8月23日,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本身便是“镇馆之宝”,内部保留了民国时期的银行大厅、金库、办公室等原始空间。一进入二楼大厅,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民国时期的银行,高大的穹顶、大理石柜台、老式算盘与账簿,与人1:1的各种姿态的蜡像栩栩如生,有的在银行里等候、有的正在办理事务,有的准备出门,有的见到了朋友,整个大厅笼罩在白织灯柔和的色调中,和办理金融业务的紧张氛围中。游客与蜡像也分不出你我,恍惚间看到会走动的便是游客。还有个窗口设有体验区,由机器人接待,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既真实又奇妙!</b></p><p class="ql-block"><b>三楼的展厅展出了辽宁地区从古至今货币的演变历史,以及张作霖父子对东北金融的掌控——张作霖通过边业银行发行货币、筹集军费;张学良主政后推动金融改革(如整顿“奉票”信用)的相关资料与实物。还有世界纸币文化展,汇集了当今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种纸币,新中国货币的进化史等。通过参观,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钱币在历史进步中的推动作用,理解了金融如何深刻影响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命运。</b></p> <p class="ql-block"><b>这一天,我们走过了前清王朝,浏览了张氏府邸,见识了金融演变,进一步了解了辽宁地区的社会发展史,收获满满,真是愉快又美好的一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