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独钓寒江雪

<p class="ql-block"> 白天是忙碌着的、纷扰着的、喧嚣着的,所以大多时候是不属于我们自己的;夜晚是相对宁静着的,所以大多时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忙碌的时候就只能顾着忙碌了,就很少可以静下心来,想想过去、想想现在、想想未来;宁静的时候,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都将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p> <p class="ql-block">  总结过去或者说回味过去,都是为了努力地把握好现在,把握好现在也许是为了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丰子凯在《不宠无惊过一生》中是如此写的。但是很难,因为人是有情感的、有思想的,这种情感、这种思想,有时候是波动着的和跳跃着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时候总是会有的。“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行到云穷处,坐看云起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也是有的。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要历经春的温暖、夏的炎热、秋的收获、冬的严寒。或许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完美的人生、无悔的人生。有些路,总会有不同的人陪着我们去走过;有些风景,总会有不同的人陪着我们去欣赏;有些故事,总会有不同的人陪着我们去读懂。</p> <p class="ql-block">  我们爱过、痛过、哭过、笑过、成功过、失败过。亲情、友情、爱情,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悲与欢、离与合、聚与散,都将成为人生的常态。经历与岁月混合在一起,终究会要我们慢慢地成长、成熟;文字也是,文字总是传情,要抒发写作者的内心情感,由生涩稚嫩到自然流畅,这需要过程,虽然这过程很艰难也很漫长。但前提是文字要来自于真实,说了真话,诉了真情,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读者。因为人类的情感,总是互通的;人类的经历,总是大同小异的。只是我愿意动了笔。而你总是在心里,选择沉默。我的文字对于你也许会有共鸣,也许没有,但这都不关键。生活终究将要继续,无论是失去还是获得,无论是伤害或是被伤害。时间也终将改变着一切,印证着一切,或者会冲淡着一切,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无任何人能够逆转。</p> <p class="ql-block">  当你已经打开了这本书,未了合上,又把她放在枕边的时候,希望你能有些许的感动与感触,有些许的话想要说出口。因为我一直是觉得,有些感动哪怕只是一瞬间,也可以让我们走很远很远的路,有些想要说的话,一旦是说了出来,心里该是怎样的舒畅与惬意。这于我其实就足够了。</p> <p class="ql-block">  我还想说,这本文集就写作的体裁来说没有分类。因为写东西对于我来说仅仅是一种个人喜好而已,尽管我早已经成为了随县作家协会的会员,但这个会员,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身份而已,我个人的写作素养与之并不匹配。所以只能依然是按照所写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排列的,写的地点也是由砂子小学开始,到镇小,到一中,到厉山,期间偶尔穿插的有外出学习时写的感悟或者是美篇之类的,比如南漳、襄阳、武汉、北京、江苏的溧阳。另外就是自己写的一些宣传报道与简讯之类的,我在写的时候,力求避免宣传报道与简讯的格式化、形式化,努力地想将简讯与散文的美感相结合起来,这样感觉不会太生硬和格式化。书的封面,也耗费了我的不少时间与精力,但经过努力地找寻,终究遇到了一见钟情的,朴素、典雅、沧桑,也很有年代感,符合书名,我很喜欢。</p> <p class="ql-block">  随县唐县镇的华宝小学,虽然工作的时间最长(1997-2007),有十年之久罢。经历最多,情感最深,然而那时不曾动笔,也没想过会动笔;也不曾参与阅读,也没想过去阅读,所以没有现成的文字诞生。但是师生之情深,工作之繁忙,都是要我难以忘怀的。还有我们的同事,尤其是与年轻的同事们之间的相处的愉悦,和我们在一起的种种有趣味的经历,也都是要我难以忘怀的。当然,我的小学五六年级的生活,也是在这所学校度过的。</p> <p class="ql-block">  我鼓起勇气决定再出一本书,很不容易。但我是认真的,删除了不少前期在砂子小学时写的日志,也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修改或者补充了一些文字,标点符号、错别字、语法上的我自认为的错误,这总是正常的。但我出书的态度,真的是端正了不少。我不再盲目的自负,以为我先前是多年教着语文的,总以为打就腹稿一气呵成写出一些东西来是对的,是好的。到现在我才真正的发现,文章,尤其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且是反复改出来的。所谓的灵感只是一时的,不能够代表永恒。虽然对于生活中的种种观察与思考,包括时常动动笔的习惯,看看书的习惯也还是有的。</p> <p class="ql-block">  我总是在想着,人要学会感恩。我们的父母、老师、长辈、恩人、领导、同事,生命中的贵人,陪伴你一起前行的人,甚至于常常惦记着你的小人,都要铭记着。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场合去报答、去感恩、去回应。当然还有我们的子女,我们见证着他们的成长,期待着他们的健康、幸福和有一个很好的将来,大概天底下的父母亲都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  四季总是轮回,沧海会变桑田,潮起更会潮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切都是动态的、向前的,你与我,我们,都理当且停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罢。</p> <p class="ql-block">  2024年的11月15日的下午,正值周五,我和父亲决定一起去襄阳看望因腰椎做手术的小姐夫哥。哥哥安排我们一起吃了晚餐。当晚,我和父亲住在襄阳的美格丽芬大酒店,一夜的小雨似乎没有停歇。这如同1992年10月2日的那天,父亲送我来襄阳农校读书前夜时的那场小雨。那年,他47岁,我16岁。2024年的11月16日早上,小雨依旧在下。我和父亲出门早餐,但雨伞只有一把,我让给他。走了一会儿后,蓦然回首,我发现父亲离我已经有一段距离了。他的步履已不再如同过去迅捷了,有些蹒跚了,而我却只顾着自己往前走。他,已经八十岁了;我,也是五十岁的人了。他说不想吃面条,想吃包子。我带着他在曾经的襄阳农校(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隔壁找到一家卖包子的店铺,点了一碗粥,两个包子,我让他坐在那儿吃,我去了隔壁的牛杂面馆。早餐过后,我拦了一辆的士,准备去襄阳市中心医院老院区看望小姐夫。车上,父亲说:“你哥哥在襄阳,你在厉山,家里里里外外都得指望小国(小姐夫哥),人家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其实就是把他当儿子看。我只希望他手术成功,早点好起来!”我无法回答父亲,只有沉默着,沉默着。</p> <p class="ql-block">  我想到未来,我想过未来。但我有时会迷茫,会苦闷,会彷徨。如同当初,拼了命似的想逃离我的故乡——杜家塆,而后来,又拼了命似的怀念我的故乡——杜家塆。当初,我为什么要逃离?!而后来,我为什么要怀念?!近些年,我分明是白日会想到她,梦里会有她。那么,文字呢,会永恒吗?她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延续性和承载力吗?一如阳光、月光、星光,在每个白日与暗夜里指引、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以上,就当作我的自序,命题为《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