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木棉湾学校迎接区级学科教学视导</h3> 2025 年 6 月 4日至 6 日,龙岗区教研室专家团队先后莅临木棉湾学校,对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道法五大学科开展专项教学视导。此次活动通过课堂观摩、资料查阅、集中评课、反馈指导四维联动,为学校教育教学精准施策,注入专业动能。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科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聚焦常规提质,深化课堂育人</div> 视导伊始,专家们细致查阅科组及教师教学资料,充分肯定了语文科组规范的教学计划、务实的集体备课及分层作业设计,同时建议教学反思需更聚焦课堂实际问题与解决策略。 专家组深入课堂,听取涵盖各年级、多课型的14节语文课。教师们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精心的教学设计,通过情境创设、启发性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思维与表达能力。李明恩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以青蛙“卖泥塘”三次经历为主线,引导学生感悟勤劳之美。杨晗雨老师的板书设计巧妙,将故事情节与核心概念有机结合,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把握重点。黄文斯老师聚焦核心目标,通过创设动物王国情境、角色扮演、分角色情境朗读等生动形式展开教学。潘嘉惠老师不仅运用学习单任务驱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引入AI新技术辅助教学,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欧阳萍老师在评课中强调:语文教学必须明晰单元语文要素和教学目标,紧扣其而教,应 “少分析、多体验”,通过朗读、批注等方式培养语感;同时建议开展项目式教研,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数学科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夯实基础提效,创新思维培养</div> 数学专家组首先对小学数学科组工作和教研资料、教师听课本 、青年教师手写教案及学生作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查阅,高度评价科组文化建设与青年教师教案的规范性,特别肯定作业批改中的错题追踪机制。<br> 随后专家组走进6位青年教师的课堂 ,沉浸式观摩教学过程,精准捕捉教学亮点与改进空间。一年级王禧琳老师以绘本故事导入《数的认识》,契合低段认知特点;曹文泽老师对课堂内容把握充分,通过各种方法与情境,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三年级余荣彪老师授课内容紧扣教材,知识点覆盖全面,课堂内容丰富且逻辑清晰。四年级李秋阳老师创设 “校园规划” 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突破 “面积计算” 重难点,课堂充满思辨性。五年级吴文洁老师专业素养高,能有效设计课堂提问,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六年级王晨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进行估算与解决问题,语言表达专业精准。 课后 ,专家们逐一进行专业点评 ,从教学理念、课堂结构、学生发展等多个维度 ,提出中肯而深刻的指导意见。许玉璇主任、郭淑玲老师、唐登超老师高度赞扬我校学生素质高、表达能力强,课堂常规培养扎实,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建议加强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探索,如 “数学 + 科学” 的实验数据处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语科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情境串联语言,拓宽国际视野</div> 区教科院司雅琳老师率专家团队莅临指导,为六位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把脉问诊。<br> 六节展示课均凸显了“语言学习与文化育人”相融合:吴亭亭老师在本单元教学中以“寻找木棉之星”为情境主线,巧妙串联语言学习与价值引领。陈淑婷老师通过生动的表演将整篇故事串联起来,并且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人物特点和背后蕴含的道理。刘雁玲教师创设为其Nini做校园导游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并探索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罗瑞瑶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在欢笑中探究各国儿童节的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郭诗璇老师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案例,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国家节日的时间、习俗与意义,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还锻炼了跨文化表达能力,实现了语言学习与全球视野拓展的有机融合。杜紫清老师以 “科学周” 为情境主线,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5BU10 Period 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课程。课堂中,她带领学生聚焦当代中国的前沿发明成果,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思考“自己能发明什么东西帮助社会”,将语言学习与创新思维培养有机融合。 司雅琳老师高度肯定了我校的英语教学成效,并强调需树立科学教材观,整合单元内容,区分核心与非核心板块,提升备课效率。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学科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验驱动探究,培育核心素养</div> 科学教研员邱林专家、许晓惠专家、彭蓉专家深入课堂,分别对张嘉宝老师的《水中的动物》与郭蕊老师《比较不同的土壤》,陈美君老师《测试反应快慢》和刘成钊老师《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郑璇芝老师《他们吃什么》和黄乾锐老师《发现生长》的视导课进行观摩,对各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赞赏,肯定了各位老师的课堂具有活力,实验设计生动有趣。同时还对各位老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青年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需要继续加强,多多挖掘新教材中的科学阅读部分,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探索与延伸科学课外拓展知识,为木棉湾科学科组的发展指明方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法科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贴近生活实践,强化价值引领</div> 道法专家平丹丹老师细致检查了道法学科组的各类材料,并对材料中体现出的规范管理和创新思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扎实的过程性资料为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平老师走进课堂,聆听了两节精彩纷呈的道法课。徐嘉萱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她巧妙地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纸,这一创意设计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对纸张的真实体验。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分享自己的发现,在交流与探讨中,深刻理解纸张的来之不易,自然而然地萌生出节约用纸的理念,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br> 刘怡斐老师的《科技让梦想成真》则展现出独特的教学魅力。她大胆尝试跨学科融合,将语文与科学知识巧妙融入道法课堂。通过生动的语文故事、有趣的科学实验,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阐述科技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学习的热情。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集中反馈环节,平丹丹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宝贵意见。她指出,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紧扣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徐老师以实践体验为切入点,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刘老师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为道法课堂注入新活力,极具创新性和启发性,值得全体教师学习借鉴。 教育之路无终点,专业成长不停步。此次多学科视导,是一次深耕教学的回眸 ,更是一次砥砺前行的启航。木棉湾全体教师将以此为契机,携一份敬业之心,秉一份笃行之志,继续在教学的沃土上耕耘, 共绘教育的美好图景。<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文稿:陈连丽、李秋阳、郭诗璇、赵楠、黄乾锐</div><div>拍照:黄乾锐、洪国如</div><div>审核:张志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