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我们来啦

青青玉儿

<p class="ql-block"> 长岛游记</p><p class="ql-block"> 上午:初遇滩头的“夫妻浪漫”</p><p class="ql-block"> 从蓬莱坐船晃到长岛码头,提着行李往民宿小院一甩,脚底板就被海风“勾”去了望月湾。“夫妻礁石”远远看着像俩老伙计并肩望海,我们刚踩上沙滩,浪花就来“打招呼”——冷不丁漫过脚踝,几个人笑着尖叫:“海水比闹钟还准时,催咱们拍照呢!”</p><p class="ql-block"> 蹲礁石旁摆“牵手望海”pose,有人刚绷住脸,身后浪头“哗啦”拍上来,裙摆全湿成了“海带”,笑到互相搂着腰喊“重拍重拍”;捡块光滑的石头当“道具”,对着镜头比心,阳光穿过指缝,把“姐妹情谊”晒成了暖融融的光斑——上午的时光,就在礁石、浪花和此起彼伏的“茄子”声里,泡成了甜甜的海味软糖。</p><p class="ql-block"> 下午:追着太阳跑的“双湾暴走”</p><p class="ql-block"> 吃完民宿老板的海鲜面,下午直奔月亮湾+九丈崖。月亮湾的鹅卵石滩烫得脚底板发颤,我们拎着鞋踩水跑,浪花追着脚跟啃,拍出来的照片全是“踮脚蹦跳”的模糊影子——有人举着手机喊“看!我拍到你溅起的水花了”,有人蹲在滩边扒拉石头:“虽不捡,但这颗花纹像不像咱几个姐妹的合照?”</p><p class="ql-block"> 转头杀到九丈崖,仰头望那垂直入海的峭壁,腿肚子有点发软,却架不住“打卡魂”——扶着石阶往上爬,每到个平台就转身喊:“拍我!拍我!背后的大海能装下整个天空!”爬到半山腰,眼看太阳往海平面坠,赶紧往崖底跑,想蹲个“落日熔金”的名场面,结果云层太厚,只逮到天边一抹橘红——有人笑:“没事,没看成日落,咱们自己笑成了‘小太阳’!”</p><p class="ql-block"> 次日:分界线上的“石头盲盒”</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直奔黄渤海分界线。远远看见海水“泾渭分明”,深蓝浅黄中间,一条线随浪起伏,像大海在画“太极图”。蹲下身捡鹅卵石,发现这儿的石头带着“个性”:有的嵌着贝壳残片,像藏着海底的小秘密;有的表面坑洼,摸起来像砂纸——几个人蹲成一排“寻宝”,把“脚踩两海”的仪式感,变成了“石头盲盒大搜查”。</p><p class="ql-block"> 不知谁喊了声“看镜头”,抬头才发现航拍师傅早架好了设备——镜头里,我们举着石头蹦跳,红领巾被风吹得飘向深蓝的海面,身后的分界线刚好漫过脚面,连没看成的日落“遗憾”,都被这刻的热闹冲散了:原来快乐从来不怕“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要几个人凑在一块儿,捡石头、追浪花、对着大海喊大声喊,哪儿都是“闪闪发光”的独家场景。</p><p class="ql-block"> 现在翻相册,最爱的还是那张“九丈崖未遂日落照”:几个人挤在崖边,虽没拍到落日,却把“仰头望云”的侧脸、“互相拽着衣角怕摔”的手,和那句“下次肯定能看成”的约定,全收进了镜头——原来长岛之旅的“完美”,从来不是打卡多少景点,而是我们把“上午赶海、下午暴走、次日寻宝”的琐碎,过成了连海风都想收藏的、带着姐妹们体温的鲜活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