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的“方脸精灵”……藏狐

不言

<p class="ql-block">《青海湖的“方脸精灵”——藏狐》</p><p class="ql-block">在广袤神秘的青海湖畔,除了湛蓝湖水和金黄油菜花,还活跃着一群独特的“居民”——藏狐,它们以独特的外貌和生态价值,成为这片土地上一道别样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藏狐,有着让人过目难忘的外貌。它长着一张方正的脸,仿佛是大自然用独特的模具精心塑造而成,配上一双灵动且透着狡黠的眼睛,看上去既呆萌又可爱,这独特的长相也让它成为了网络上的“明星”,收获了无数人的喜爱。藏狐的毛色主要为棕黄色,腹部则是纯净的白色,与背部毛色形成鲜明对比,这身“外衣”不仅美观,还能帮助它们在青海湖周边的草原和荒漠环境中巧妙地隐藏自己。</p><p class="ql-block">青海湖周边的生态环境为藏狐提供了理想的家园。这里有广袤的草原、半荒漠地带,丰富的地形地貌为藏狐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场所。天然的洞穴成为它们躲避风雨和天敌的避风港,而草原上数量众多的鼠兔、高原兔等小型哺乳动物,则是藏狐的主要食物来源。</p><p class="ql-block">藏狐是出色的猎手,它拥有敏锐的听力和视力,能够精准地捕捉到猎物的细微动静。在捕食时,它会悄悄地靠近目标,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一击即中。除了小型哺乳动物,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藏狐也会捕食鸟类、蜥蜴和昆虫,甚至偶尔也会吃一些植物的果实来补充营养。</p><p class="ql-block">每年的2 - 3月是藏狐的繁殖季节,母狐怀孕50 - 60天后,会产下2 - 5只幼崽。在幼崽成长的过程中,母狐会给予它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保护。大约8 - 10个月后,幼狐逐渐长大,开始学习独立生活的技能,踏上属于自己的生存之旅。</p><p class="ql-block">然而,如今藏狐的生存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人类活动导致的草原开垦、过度放牧以及杀虫剂的使用,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减少了食物来源。好在,藏狐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随着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灵。</p><p class="ql-block">青海湖藏狐,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让这些“方脸精灵”能够在青海湖畔自由自在地生活下去。</p> <p class="ql-block">位于青海湖周边的金沙湾草原,栖息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狐。近期,一对藏狐成功繁育了3只幼崽,自此开启了忙碌而有序的养育生活。成年藏狐每日在草原上频繁活动,积极捕猎,为幼崽提供充足的食物保障。而幼崽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时常在草原上嬉戏玩耍,其活泼可爱的姿态,为这片草原增添了不少生机。</p><p class="ql-block">美好的生态环境,让藏狐与自然形成了一套精妙的生存模式。它们通过捕食草原上的小型啮齿动物,维持着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人类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监管等措施,为藏狐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这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充分体现了青海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活跃在景区的藏狐,不仅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大美青海的生动实践,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的生态保护人士、摄影爱好者的关注。</p><p class="ql-block">6月7日,在资深野生动物摄影师段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五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夜里3:30时从</span>兰州出发,一路西行趕往青海湖畔的金沙湾草原,拍摄记录藏狐一家的快乐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