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我们参加维京游轮多瑙河之旅,到中欧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等五个国家旅行,前后半个月,虽说是走马观花收获却不少。</p><p class="ql-block">中欧,全称欧洲中部(Central Europe),是欧洲五个地理分区之一,主要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中欧有八个国家,除了上面提到的五个以外,还包括列支敦士登、波兰和瑞士等三个国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国家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带,是连接其他四个地理区域的交通枢纽,<span style="font-size:18px;">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和经济地位。</span>中欧地区总面积约为101万平方千米,总人口超过1.61亿。该地区的民族主要是德意志人、波兰人、奥地利人、匈牙利马扎尔人等,主要语言为德语,同时各个国家还有各个国家自己的语言。</p><p class="ql-block">这些中欧国家组成了一个政治合作组织—中欧联盟,旨在加强成员国之间合作与交流,推进共同的利益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我这趟中欧之行游记从最后一站捷克写起,一则时间靠得越近的事记忆越清晰,二则捷克所见所闻印象比较深,有故事可讲。</p><p class="ql-block">捷克的政治体制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化。中世纪时,捷克属于波希米亚王国,实行封建制度。16世纪后,捷克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一部分。一战后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成立,实行议会民主制。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掌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1989年,“天鹅绒革命”后,捷克斯洛伐克转向民主共和制。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分裂,捷克成为独立的民主共和国。</p><p class="ql-block">捷克布拉格位于市中心的瓦茨拉夫广场,既是繁华商业街区又是政治文化中心,特别是近百年来一些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它是捷克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风向标。</p> <p class="ql-block">位于布拉格市中心瓦茨拉夫广场附近的这幢大楼,远远望去外墙中间 的 “MUZEUM” 几个大字引起我的注意,走近一看,黑幽幽小门脸前树了一块牌子“MUZEUN OF COMMUNISM” ,“共产主义博物馆”?这是什么意思?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终极目标,最高理想,这些再熟悉不过的理论难到还有什么疑异吗?</p> <p class="ql-block">带着疑惑走进了这座博物馆。只有一位工作人员看上去有五六十岁了,我出示了护照,他朝我笑笑给了老人优待价, 320元捷克克朗,折合人民币110元,不便宜!我还以为像我这样的老人是可以免费的。知道我是从中国来的,他用捷克语和我聊了几句,我听不懂,只能微笑着点头问好。</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入口处,头顶巨大鲜红五角星,正中间矗立黑色威严马克思全身塑像,整片白色背景墙只有三个词:</p><p class="ql-block"> DREAM REALIYT NIGHTMARE</p><p class="ql-block">顿时感觉沉重压抑。</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分梦想(Dream),现实(Reality)和恶梦(Dream are)等三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链,呈现了捷克共产主义制度从1918年兴起到1989年消亡的历史场景。</p><p class="ql-block">展览以电影片段、档案照片、投影、实物还原捷克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个时代,它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也对捷克社会带来严重创伤。这个展览<span style="font-size:18px;">带来的不仅仅是历史背景,更有一种强烈的冲击和独特的体验感。</span></p> <p class="ql-block">这一组图片展示了1910–1989东、西方社会践行不同思想路线和由此产生的不同社会效果。</p> <p class="ql-block">图片显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共产主义政策的理论源头和捷克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托马斯.马萨里克。</p> <p class="ql-block">托马斯.马萨里克(1850–1937),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一任总统,以后连续四次当选,俗称“马萨里克爸爸”。</p> <p class="ql-block">宣传画捷克共和国初期(1917–1952)全面学习苏联所取得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宣传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总书记哥特瓦尔德(20世纪40–60年代)。从马萨里克到哥特瓦尔德,都标谤自己是马列的正统传人,搞个人崇拜和专治独裁也是一脉相承。</p> <p class="ql-block">社会主义时代劳动人民英雄群像,时代感特别强烈 ,也很熟悉。</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主义文化,艺术自由是不存在的,政府制定了规则,确定了艺术的界限。1952年的电影《骄傲的王子》(Pyseaprincena)就是这种宣传的典型案例,这是一部著名的捷克童话电影。在这部作品中,善良的米罗斯拉夫国王的土地代表了一个“真正的”王国,在那里,人们从不闲着,哪怕只有一分钟,而且一直在唱着歌词如“天堂什么都没有生长.…...无论我们的工作中遇到什么障碍,都要毫不留情地砍倒它们。”与此同时,与之相对的午夜王国代表的是腐败的资本主义;她的人民双手工作到深夜,不允许唱歌。当这部童话电影拍摄时,美国迪士尼乐园已经开业。斯大林主义文化消灭了艺术家的自由表达,一些作家和诗人被关进劳改营,或者抑郁而死。文学杂志停止出版,私人出版社被取消。作家米兰.昆德拉只能远走他乡却因此在国际上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劳改营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侥幸逃脱死刑的人,可能会被判处长期监禁。20世纪50年代建造了422个劳改营和监狱,这些设施在捷克关押了11,0261名劳改犯。社会精英被判处苦役,其中包括世界冰球冠军、牧师、主教、大学教授和士兵。典型的劳改营周围有两排至少2.5米高的铁丝网围栏,两道栅栏之间是一米宽的沙地或石地,任何逃犯都难以逃脱。</p> <p class="ql-block">政治审判,就像汽车生产一样,需要计划。党事先计划好多少人会被判处死刑,多少人会被判处无期徒刑,这个计划需要得到严格遵守。复杂的镇压机构和权力集中导致了数百起政治审判,受害者包括前政治精英、神职人员、运动员和艺术家;但独裁统治的齿轮也碾碎了许多共产主义者。国家安全局与苏联特工合作,首先制造了虚假证据;在遭受残酷的身体和心理折磨后,“肇事者”被迫招供。死刑判决不是由法官决定的,而是由共产党内部组织决定。被审问的人几乎都会被殴打,打碎鼻子,手指,肋骨,牙齿等等。特别残暴的审讯者会把针插进受害者的手指甲里,或者踢他们的睾丸,直到它们爆裂。心理审讯过程中,经常有人被注射药物,没有人能抵挡住,他们几乎什么都会承认了。</p> <p class="ql-block">在捷克斯洛伐克,1948年至1989年间有205,486人被判入狱。出于政治原因,248人被处决(247名男子和1名妇女)。越境企图导致145人被枪杀,96人触电身亡,11人溺水身亡。在边境河流中还发现了50具尸体。十六人选择自杀,而不是被捕。总共有282人在试图越境时丧生。此外,至少有584名边防士兵在执勤时死亡。</p> <p class="ql-block">除了共产主义,任何信仰都是不能容忍的,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宗教人士的工作地位低下,他们的孩子也无法进入自己选择的学校。</p><p class="ql-block">1949年,共产党颁布了新的法律,将教会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教会成员受到压力、诽谤和迫害。1949年12月的“西霍斯特奇迹”案可以证明现代“猎巫”的存在。在东波希米亚村庄克索尔夫的一座小教堂里,在牧师布道时,一个半米高的十字架自己穿过祭坛。当这个奇迹的消息传出后,国家安全部队利用这一情况逮捕了教区牧师约瑟夫·图法尔。在审讯期间,他遭到残酷折磨,被迫签署一份虚假供词,称他使用了一种基于电线的机制来移动十字架。1950年2月,Touiar神父因伤势过重而去世。国家当局利用这一事件指责梵蒂冈上演了奇迹。梵蒂冈的外交代表被驱逐出境,修道院也遭到攻击。国家安全部队警察和人民民兵占领了寺院。许多僧侣被判“颠覆共和国”罪,并被判处包括终身监禁在内的长期监禁。僧侣被集中并拘留在特别指定的寺院,宗教团体的财产被没收。</p> <p class="ql-block">慕尼黑协定,这是捷克历史的一段屈辱。</p><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29日签署的《慕尼黑协定》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这笔交易中,希特勒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防御工事和大部分经济基础,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捷克一直被德国占领。慕尼黑协定签约后,当时捷克领导人戈特瓦尔德就移民到莫斯科,直到1945年又被苏联送回到捷克继续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角色。</p> <p class="ql-block">布拉格之春。</p><p class="ql-block">1968年,是全世界戏剧性的一年。在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于四月被暗杀,刺客于六月枪杀罗伯特·肯尼迪。但最大的政治危机却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一直在推动更大的变革,莫斯科失去耐心只是时间问题。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没有人确定苏联会做什么。但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选出新的支持改革的领导人之前,苏联失去了耐心,莫斯科进行了军事干预。这个国家再次被苏联斯大林主义者所控制;一段被称为“正常化”的时期开始了。</p><p class="ql-block">1968年8月21日,东欧集团军20万军队,携带包括坦克在内的重型军事装备,入侵捷克。人们都吓坏了。当苏联人将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抓回莫斯科时,人们试图在街头反对占领者,赤手空拳地与装备精良的军队抗争。最新估计,1968年8月21日至年底,137人死亡,500人受重伤。1969年,莫斯科更换了领导人,任命野心勃勃的古斯塔夫·胡萨克为共产党领袖。数万名苏联军队一直留在捷克斯洛伐克,直到1990年仍有73,500名士兵、1,220辆坦克、2,505辆战斗车和装甲运输车、1,218门火炮和迫击炮、76架军用飞机和146架军用直升机。苏联入侵后,一段时期被称为“正常化”,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布拉格之春的主要领导者被贬为一名普通林业官员。</p> <p class="ql-block">油画:布拉格之春瓦茨拉夫广场,苏军坦克驱赶民众。</p> <p class="ql-block">现场视屏截图。</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1968布拉格之春展板上不断播放的电视实况片段。</p> <p class="ql-block">活火炬。</p><p class="ql-block">1968布拉格之春中为抗议苏联武装入侵而自焚的青年扬·帕拉赫的葬礼成为人民抵抗苏联占领和正常化初期的无声示威。华沙条约组织军队入侵时,捷克斯洛伐克人民陷入困境,变得昏昏欲睡,逐渐开始接受再次失去自由的事实。学生、艺术家,尤其是知识分子,都不愿意接受这种情况。有几个人决定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唤醒社会的觉醒,重新点燃反抗压迫的火焰。这些自焚而死的人,永远铭刻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上。</p> <p class="ql-block">布拉格之春展板前一位观众逗留了很久,或许在她身上有着难以言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拉格之春后的捷克如同警察之国,民众一举一动都被监视。</p> <p class="ql-block">请记住这个日子: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天鹅绒革命”爆发。</p> <p class="ql-block">天鹅绒革命是由学生策划的纪念活动变成了对政府的抗议运动。刚走出监狱的持不同政见者瓦茨拉夫·哈维尔在集会上发表了演讲,“把政权还给人民”,“建立公民政府” 的理念和口号赢得了现场50万民众的欢呼。其实,从1989年年初开始,人们就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异样的味道,但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谁也不知道。这场声势浩大的民众运动导致了苏联在捷克政权垮台。经过一周的运动,新政权已经变得如此强大,以至于捷克斯洛伐克电视台可以直播政权更迭的实况供全世界观看。</p><p class="ql-block">捷克天鹅绒革命多米若骨效应,导致当时苏联阵营的波兰共产主义政权在10年内垮台,在匈牙利只待了10个星期,在东德也只待了10个星期。由此东欧剧变可以称为广义上的“天鹅绒革命”。</p> <p class="ql-block">1989年11月21日星期二,为了协调遍布全国的活动,在瓦茨拉夫广场,20万名群众聆听瓦茨拉夫·哈维尔的演讲。</p> <p class="ql-block">民众拥戴哈维尔(网络截图)。</p> <p class="ql-block">哈维尔名言:人权是普遍的、不可分割的。人的自由也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世界上任何人被剥夺了自由,那么所有人都会被间接剥夺自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在邪恶或暴力面前保持沉默;沉默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p><p class="ql-block"> VACLAY HAVEL</p> <p class="ql-block">捷克总统哈维尔。</p><p class="ql-block">“布拉格之春”之后的20年,捷克斯洛伐克人不仅失去了自由,经济发展也停滞不前。</p><p class="ql-block">1989年,时隔20年之后,布拉格又爆发了规模最大的游行示威。哈维尔面对50万群众进行了公开演讲。在民众的强大呼声下,捷克当局被迫答应举行选举,哈维尔领导的“公民论坛”大获全胜。</p><p class="ql-block">这场声势浩大的民主化运动,从头至尾都没有打碎一块玻璃,没有点燃一辆汽车,也没有任何冲击政府机关部门的激烈行为。就像天鹅绒一样丝滑,史称一一天鹅绒革命。</p><p class="ql-block">天鹅绒革命之后,哈维尔当选为总统。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解散,哈维尔又当选为捷克的第一任总统。</p><p class="ql-block">2006年,捷克被世界银行评为发达国家。从民主转型到成为发达国家,捷克仅仅用了16年。</p> <p class="ql-block">哈维尔和他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瓦茨拉夫.哈维尔是捷克斯洛伐克第九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1989 —1992)。</p><p class="ql-block">他也是捷克共和国第一任总统(1993–2003)。</p><p class="ql-block">哈维尔领导和推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革命,以非暴力、民主协商方式完成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政权更迭,同时保障社会和平稳定,像天鹅绒般丝滑转型,在人类历史上堪称典范。</p><p class="ql-block">哈维尔的历史功绩永垂史册。</p> <p class="ql-block">回顾三百多年来捷克历史沉重压抑令人窒息。</p><p class="ql-block">1618年,波希米亚贵族为了捍卫宗教自由,充满勇气对抗奥地利皇帝,从而引发了三十年战争,捷克几至毁灭。三百二十年后的1938年,为避免战争,英法采取绥靖政策把捷克割让给了德意志,却更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捷克亡国。到了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共产党领导人杜布切克实施民主化改革,引起了苏联勃列日涅夫领导层的不满,8月20日深夜,20万华约成员国军队和5000辆坦克武装入侵布拉格,杜布切克被囚,改革失败,之后是二十年的政治高压。历史也无法重演,即使有了1618和1938两次的经验,1968布拉格之春后的捷克历史也还是走向不明的未知数。直到1989年布拉格爆发“天鹅绒”革命,捷克才走出困境踏上坦途。</p> <p class="ql-block">走出布拉格共产主义博物馆,大街上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心情格外舒畅。</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路边咖啡馆坐满了休闲的人群,人们享受着阳光和咖啡的美味,生活自由而惬意。曾经笼罩在他们身上的那个不堪回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没有这个博物馆,恐怕谁都不会想到还有过这样的过往,完全不可思议的过往,却真真切切的存在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