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野”轶事

布衣

<p class="ql-block">  两年的路跑生涯,参赛半马、全马38次,于是,心生“越野”念想。在心动数据、马拉马拉等平台看了一下,绝大多数越野赛事年龄设限65岁以下或60岁以下,"奔七"的我,能参加越野赛事少之又小。六月的贵阳马拉松没中签,仅有月末黄果树马拉松可跑,于是,查看了六月份所有越野赛事竟赛规程,仅有几处越野赛事和2025北京环长城100越野挑战赛”有低龄设限没高龄设限,于是报名北京环长城越野100挑战赛玻璃台组(33.5公里),组委审核通过成功报名。关门时间:10小时;ITRA积分:1分;参数: 距离33.5公里,总爬升1085米。就难度而言,挑战极大。之前对越野知之甚少,认为不外乎山头、山谷爬坡、下坡,6月8日参赛后,改变自己对越野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报名之后作了备赛,首先采购越野强制装备,如越野跑鞋、背包、登山杖等;有针对性的跑了两次坡相对多一点路段,每次“半马"距离,分别爬升200多米、300多米,每次都很轻松,自己也信心十足。谁知,对越野认识不足,盲目备赛,忽视越野难度,为6月8日赛事"跑崩"埋了单。</p><p class="ql-block"> 6月6日晚到北京后,心想,赛前热身活动活动筋骨,适应一下18号的越野赛节奏,忘了赛事前长距离消耗体能之大忌。7号清早,晨跑1个多小时16公里,8点乘才地铁到农业展览馆,10点乘座大巴前往平谷区镇罗营玻璃台村。两个多小时车程,中午抵达玻璃台。入住农家院、中餐、报到领物,阅读赛事日程,下载赛道轨迹……,等待来日赛事。</p><p class="ql-block"> 6月8日凌晨5点半,起床洗漱、早点,水袋灌矿泉水装入背包,冲锋衣、充电宝、水杯、电解质粉、能量胶、登山杖、长袖防晒服……等,收纳完毕。7点,在旅店听到东指壶组(41.5公里)开跑发令声,迫不及待等待玻璃台组开赛。7点半,前往起跑点集结、检录,接受强制装备检查,进入起跑区后,热身待跑。8点开跑的有玻璃台组(33.5公里)、长城组(18公里)、一线天组(11公里)、家庭组(5公里),数百人奔跑长龙争先恐后,奔跑在胡关路平坦大道上。不到1公里,靠左分路往史家台,史家台到朱家台约1公里,越野道才真正开始,路越来越窄、坡越来越陡,在树林、荆棘、草丛里穿行。路道弯弯拐拐、路面凹凸不平,路途一会儿“之”字型变道,一会儿“V"字型急上坡、下坡。有的坡达六、七十度,斜坡上站都站不稳,上坡时,一手要拉旁边树枝,一手杵登山杖,全力往上撑;下坡时,坡陡且长,不敢往下冲,只能身体后倾,抓住旁边枝条,慢慢向下挪。当然,有许多年轻小伙快速跑下去的,也有摔倒爬起来继续跑的,我人老骨头硬,不敢这样跑。后面的越野道基本都是这种类型,爬一坡,下一坡,在山峰、山脊、山谷穿行。宋家台到杨家台水库西侧,很小一段穿越村庄。之后到关上村约五公里,基本上越野道,山峰、山谷间行走。关上村至东寺峪桥折返,约三公里平坦大道,配速6分以内。接着,又是约三公里越野道,到达东寺峪村委打卡补给点。之后到北水峪路打卡点,一段野道,一段公路,一会儿爬,一会儿下,约七、八公里。北水峪路打卡点到杨家台村委打卡点,路道、野道兼有,不是爬坡、就是下坡,速度越来越慢,每公里耗时十二分钟以上。杨家台至终点,前段平坦大道,后段陡坡上、陡坡下,达玻璃台村委。智能表记录,爬升1401米,与组委数据爬升1058米有差距,或许是自己手表档次不够,记录不准。</p><p class="ql-block"> 全程奔跑中,除崎岖山路虐人,高温犹如猛虎,还有预想不到的,在密林草丛中,经常迷失方向,前段人多,跟跑完事,后程大部分时间一人跑,挂在树枝上的红路标,不时被风括进茂密树叶中,很难发现。其实,很多所谓赛道,荆棘草丛覆盖,平时少有人走,看不出赛道样子,看到路标,照直走过去就行。当你跑偏20余米,手机导航才提示偏离轨迹,不得不原路返回,寻找路标,找到正确叉路口。途中,先后跑错五、六处,走了不少弯路。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心中目标"坚持完赛"。中午1点40多分钟,胜利冲线,完成人生首次越野挑战。</p><p class="ql-block"> 总体而言,前10公里,气温较低,体能好,耗时1小时18分。随气温升高,速度降低,第二个10公里耗时1小时33分24秒。接近中午,气温逾三十度,烈日暴晒,除少部分下坡路,其余基本上是步行,第三个10公里耗时2小时1分58秒。不幸的是:左脚拇指外侧磨起大水泡,走路护痛,一瘸一拐前行。下午1时左右,从杨家台水库至玻璃台村南约两公里,宽敞大道,也很平坦,但已经无力跑起来,全程步行。上一线天,虽在树荫下,步步台阶非常吃力,费很大劲,登上观景台,远眺美景,心情轻松很多,打卡拍照,沿崎岖山路快步下山。接近终点两三百米,小跑速度冲刺。最后3.5公里,耗时达50余分钟,其中的第33公里竟耗时23分多钟。北水峪路打卡点之后,人倦腿疼,一边行走,一边赏景,借机休息休息,不时拍拍照,离关门时间还很长,安全完赛就行。补给上,前两个点喝电解质饮料,后几个点,吃西瓜、香樵之类的,随身带的水杯每个点加满水,背包水袋的水备用。上一线天之前,用凉水洗了一次脸和手,这时,脸和脖子一层盐。可见,一路流了多少汗。</p><p class="ql-block"> 首次越野赛事,自我感觉有"两个预料之外”。第一个预料之外,想到跑越野挑战大,没想到如此之大,更想不到后程即便平坦道,也无力跑起来。赛前模拟两次坡跑,自我评估5小时内完赛,没想到耗时5小时43分21秒才过终点线。第二个预料之外,后程几乎看不到人,认为自己耍"尾巴龙","吆鸭子",毕竟参赛的绝大部分是年轻人,60岁以上的屈指可数,65岁以上仅自己1人,最后成绩排名,自己居然总排名23名(本组参赛89人),性别排名第15名(男性参赛55人)。就成绩而言,男性仅2人跑进4小时,4人跑进5小时,最慢的9个多小时完赛。</p><p class="ql-block"> 首次越野圆满“收官”,收获颇多。一来坚持跑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自己不但能跑半马、全马,还能跑越野,证明自己选择的方向是对的。二来通过参加路跑赛事,神州旅行,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参观各地历史人文风情,丰富晚年生活。三是本次越野赛事,不仅安全完赛,领取"伯希和"品牌防风完赛服,品尝了特色"羊肉汤”等色食品,还中奖"伯希和"品牌运动套装,收获多多。最为宝贵的,对越野有了新的认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