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漪的美篇 ,宝贝“蒲公英”

凌漪

<p class="ql-block"> 文:凌漪日志</p><p class="ql-block"> 图:自拍、网络</p><p class="ql-block"> 春去秋来,经年轮回。在逝去韶华的人生路上,享受着快乐且“痛苦”的日子。每当“春发”、“秋燥”时分身体莫名不适,邪火上串下跳,犯上弄得舌烂牙疼脸肿胀,犯下肠痈便秘尿路荼毒。让我切肤感到“我疼故我在”的真理。我无法逃避这一存在,我本天地一生物,“天人合一”到“天人感应”圣贤先哲早有箴言,我这行走的肉身是这天地自然界的一分子,这或许是我存在的根本。随着自然变化而至的“痛苦”让我对这茫茫苍穹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 同时准备充足的“牛黄、三金、氧佛沙星.....尽管吃多了消炎抗菌西药增加了胃、肠、肝、肾及精神的不适和负担,但我对难忍的“疼”没辙,只有将三分毒的药随身携带不离左右。</p><p class="ql-block"> 一日,去一处在僻远荒野之地搞养殖的朋友处玩耍,同去的朋友都携家眷,待我到时只见男主们有在鱼塘钓鱼、有的则在鸡圈抓鸡、还有的跑羊圈看羊。唯不见女主们。正在疑惑,男主告知:女人们都去挖”蒲公英“了。“蒲公英”?我脑海中出现画报中常见的<b>:一个小孩手里拿着一根顶着一团蓬松绒花的野草,一吹绒花漫天散开飘向远方。那是浪漫和诗、梦想和远方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 “这荒漠戈壁到处是芦苇、梭梭、碱地和沙砾,能有这曼妙的蒲公英”?我疑惑,随着主人指引的方向朝一片芦苇荒滩走去,只见一位女眷穿着宽大破旧的衣服趴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把小铲在杂乱的芦苇根处挖她的“宝贝”,身边放了一个鱼皮塑料袋,鼓鼓囊囊的已有了不少的收获,见我来了她停下手中的活说;你来的正好,咱们难得见面,我顺便给你也搞点这宝贝。“这宝贝”?我看着她手上攥着一把不宽且长,叶边呈齿状的野草,绿叶簇拥着一根看似硬朗的细杆,顶着一簇蓬松绽开的绒球。我说:你的宝贝就是这个“蒲公英”!?“嗨,可别小看它,千金难买啊”。其他两位女眷也在沙砾和荒滩上连滚带爬的寻找她们心中的宝贝,<b>看着她们执着痴迷的样子,我不禁对这戈壁滩上长得野草心存好奇和敬畏。</b></p><p class="ql-block"> 其中一女眷朋友是儿科医生,她问我:“你不上火吗”?“咋不上,差不多每年都有那么一两次”。“泡水喝它”,她不容置疑的说。“有用?!”,我怀疑。“听我的,我是医生也是女的,知道“春发”、“秋燥”时节许多女的容易得什么病。平时泡蒲公英当茶喝,既可去火解暑又消渴健脾,长期喝不论男女都是难得的保养。</p><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我第一次收获了“蒲公英”并精心洗净晾干收藏起来。第二年春天来了,邪火又袭击肉身,正准备吃药,男人提醒说:“泡点蒲公英喝吧”。“”奥!我都忘了这宝贝”。赶紧取出收藏好的蒲公英,过水清洗、为防细菌放小锅煮开,稍凉点,我慢慢地喝下一杯,20多分钟后便感觉身体舒服了些,我寻思着这驱“热邪”的蒲公英水已随肠道滋润着我的肌体,这大自然馈赠的宝贝里一定有着与“邪火”生死相克的东西。我赶紧在百度上搜了搜,才得知蒲公英是国家卫生部新近列入药食两用的品种,《本草纲目》记载可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予高度评价,民间用以治疗疮毒、脑膜炎、流感、肝胆病。蒲公英誉满世界,欧洲产的称为“西洋蒲公英”、日本产的称“关东蒲公英”,其食用价值、医药价值、营养价值被中西专业机构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肯定。</p><p class="ql-block"><b> 喝了一杯蒲公英水,肉体感觉告诉我相当吃了四片药的效果。我又连喝两杯,六小时后就完全没有了疼痛的症状。“太神奇了”。一株长在新疆戈壁、荒郊野外、贫瘠偏远、无人管护的野草竟然毫不吝啬的为人们解除病痛、驱邪匡正,还人间美好。</b></p><p class="ql-block"><b> 至此,随身带的抗生素药片换成野地里挖采洗净晾干的蒲公英,哪怕到天涯海角都要在行李箱有它的位置。</b></p><p class="ql-block"><b> 戈壁“野草”是“宝贝”让我感悟:为什么世界上只有独一无二的中医?为什么地球人争先恐后研究应用奇思妙用的中药?——那是因为华夏大地百姓自古仰天伏地敬天畏地虔诚面对上苍;那是因为中华民族与天地同寿共情展现人类顽强坚韧与智慧担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致敬古人先圣创中医撷取天地自然精华护佑华夏子孙生生不息.与日月同辉、享天地之光。</b></p><p class="ql-block"><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