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八日游【四、八泉峡、少林寺】(2025.4.22~29)

zy

<p class="ql-block">第七天,早餐后乘车赴八百里太行最美的一段——八泉峡景区。</p><p class="ql-block">八泉峡被称为“太行第一雄峡”,集自然风光与现代时尚于一体。雄居太行山大峡谷中段,面积 24.11 平方公里,最低海拔 600 余米,最高海拔 1400 余米,最大落差约 1100 米,是峡谷内设施最全、线路最美、最具代表性的精华景区,蕴涵了太行山之精髓,先后荣获“国家 AAAAA 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大最美峡谷”等诸多荣誉,被称为“世界级极品旅游资源”、“太行第一雄峡”。</p> <p class="ql-block">壶穴洞天</p><p class="ql-block">壶穴,又称“瓯穴”,是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一般集中分布在瀑布跌水的陡崖下方和坡度较陡的急流险滩上,经过千百年乃至上亿年泉水冲刷,形成一种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p> <p class="ql-block">滴翠桥</p> <p class="ql-block">玉皇宫</p> <p class="ql-block">玉皇阁</p><p class="ql-block">玉皇阁是一座八角重檐三层朱红楼阁,总高17.5米,外径10米,内径6米。一层楼阁外延有廊台,廊边石栏护围,阁内设有神龛、神台,阁内设有神龛、神台,塑有玉皇大帝神像。二层楼阁柱间八面均镶有玻璃,四周透明,阁外有2米宽的走廊,廊边有木质护栏,供登顶观光。此处海拔高达 1300 余米,常有烟云缠绕,故得名“玉皇飞云”。</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少林寺。</p><p class="ql-block">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少林寺村,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p><p class="ql-block">少林寺有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塔建筑少林寺塔林,唐朝少林十三棍僧勇救李世民,被李世民赐予天下第一名刹。佛教祖师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p><p class="ql-block">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p><p class="ql-block">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首先观摩了少林武术表演</p><p class="ql-block">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一词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象征。少林功夫包含少林七十二绝技、少林拳术、少林派棍术、少林派枪术、少林派刀术、少林派剑术。</p><p class="ql-block">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禅武合一。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要旨。在佛门眼中,参禅是正道,少林功夫传人释延芫曰:拳勇一类乃是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目的。同时也有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山门</p><p class="ql-block">山门为少林寺大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p> <p class="ql-block">碑林</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p class="ql-block">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位于碑林的尽头,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壮。</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位于天王殿后。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86年重建。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p> <p class="ql-block">钟楼鼓楼</p><p class="ql-block">钟楼和鼓楼,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原建筑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来在1994年和1996年,当地政府按照两楼原先的样子重新修建。</p><p class="ql-block">“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钟楼前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p> <p class="ql-block">藏经阁</p><p class="ql-block">藏经阁位于大雄宝殿之后。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94年重建,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藏经阁藏书八百万卷,这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有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明代万历年铸造,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p> <p class="ql-block">这块是保存下来的老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这块是新刻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僧人在此长期练功,地都凹陷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塔林</p><p class="ql-block">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小山脚下,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31座。这里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现存唐朝至清朝历代砖、石墓塔240余座。1996年,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塔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称为塔林。</p> <p class="ql-block">“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通过二次走马观花式河南游,领略到了河南深厚的人文历史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这将是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