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9日—5月1日,意大利威尼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光潋滟晴方好,33年后再访威尼斯水城,心与水友好交融。</p> <p class="ql-block">几天来我一直沉浸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艺术中,几乎不能自拔。辉煌而沉重的艺术品看多了着实有些头大,好像产生了审美疲劳。今天的第一个参观点干脆选择佩姬·古根海姆博物馆,换换口味,也清理一下思绪。佩姬古根海姆博物馆收藏的现代艺术品件件都是现代美术史上的重器,也是威尼斯水城最靓的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桑塔露其亚火车站打车到佩姬·古根海姆博物馆,半个多小时的水路收我60欧,不便宜,不过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也只能如此。威尼斯水城的Taxi可不是汽车,是摩托艇,在这河道纵横、运河穿插环绕的水城,行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记得33年前造访威尼斯,游客不多,下了火车,码头上贴满了Taxi电话号码条,只要拨通电话,马上会有快船来接你。当时为了船老大能认出我,手里故意拿了本情色杂志站在岸边招摇,船夫一到码头,立马辨认出来,现在回忆起来不免莞尔一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佩姬·古根海姆是位美国著名的女富豪,也是推动抽象派和超现实画派发展的重要人物,更是一位疯狂的艺术品收藏家,她来自纽约最有势力的犹太家族。我十分佩服佩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二战烽火连天的时代,一个年轻的女子,居然敢在盖世太保的眼皮底下资助处于战乱时期穷困潦倒的一大批现代派艺术家,颇有胆识。更佩服她独特超前的眼光和魄力,在现代艺术刚刚兴起的时候,大力扶植收购抽象表现主义等前沿艺术家的作品。今天在博物馆展出她当年收购的现代艺术品,每一幅艺术大师的作品,价格早已翻了几十上百甚至数千倍,还是在上个世纪的她,佩姬·古根海姆已是世界级收藏大亨。晚年带着她富可敌国的收藏,佩姬来到威尼斯,度过人生最后瑰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现代艺术我是持开放的态度,特别是这次在意大利寻访文艺复兴大师的足迹,虽然每一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的作品都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但是过于雷同的题材,娴熟的写实技法,酱油色的调子,使得作品同质感太强,看久了自然会产生视觉疲劳。而从1874年印象派的兴起,传统的艺术受到冲击,画家们有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观,佩姬·古根海姆恰恰活跃在这一新潮涌动的变革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新的艺术视角,打开了人们对艺术风格的理解和新艺术的渴望。在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基本可以看到艺术变革这100年兴起的各种流派。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纳比派、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甚至观念艺术的作品比比皆是。如雷贯耳的现代艺术家:毕加索、波洛克、达利、贾科梅蒂、培根、玛格丽特…,等等等等太多了,不一而足。两个小时的参观,顿觉耳目一新,更加理解佩姬·古根海姆把自己的现代艺术馆设在意大利威尼斯的用心良苦和现实意义。让佩姬·古根海姆名垂千史的并不仅仅是她的收藏品,而是她作为艺术赞助者和收藏人的眼光,以及她对新的时代艺术发展的推动。至于她和那些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风流韵事,权当美丽的女主人人生的花絮,随着威尼斯水城海面闪光的波纹起伏跳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佩姬·古根海姆,一个迷人聪慧的现代女人。</p> <p class="ql-block">古根海姆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如同基督徒到各个教堂虔诚敬拜一样,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我,又是钟情于欧洲艺术的铁粉,到了水城威尼斯,自然也不会错过威尼斯美术学院美术馆。正是这水光潋滟碧空如洗的城郭,孕育了威尼斯画派那独特的风格:色彩艳丽,感情奔放、诗意浓重、人物浑圆细腻,尤其偏爱女性人体美艳的肉色,她让我想起了德累斯顿美术馆的藏品,乔尔乔涅《沉睡的维纳斯》。面对大师极为细腻丰富,田园牧歌式的裸体画,艺术的魅力让观者的灵魂陡然升华,威尼斯画派的每一幅力作都有如此的同感。特别是乔凡尼这一大家子,从祖父雅各布·贝利尼,儿子乔凡尼·贝利尼、真蒂莱·贝利尼、女婿曼坦尼亚,以及他们的徒子徒孙一大帮,奠定了伟大的威尼斯画派。当然提香是整个威尼斯画派的灵魂,几乎统治了威尼斯的各大宗教场所。如果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有四杰,那提香就是当仁不让的老四,某种程度上 提香的绘画成就与三杰并驾齐驱。威尼斯美术学院美术馆展示我们面前的,几乎都是这批美术史上如雷贯耳艺术名家的精彩画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威尼斯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前身为威尼斯画家暨雕刻家学院,于1750年创立,1882年,美术馆正式成立,主要收藏威尼斯画派作品。藏品包括乔凡尼家族的艺术家及提香、乔尔乔涅、丁托列托、委罗内塞、提埃波罗等众多西方艺术大师。这座拥有260多年历史的世界著名老牌美院,在美术院校中享有崇高声誉。他的著名藏品:委罗内塞的巨幅油画《利未家的宴会》和乔尔乔涅的《暴风雨》更是享誉全球。威尼斯美术学院美术馆是“威尼斯画派”的传承阵基地,对于后来的欧洲艺术乃至世界艺术发展影响深远,也是意大利高等文化与艺术教育领域的最高学府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艺术殿堂,唯一的感觉就是崇拜和感叹,每一幅画作精彩的图像都在撞击我的灵魂。在近二十米长的《利未家的宴会》巨幅油画前,正赶上学院老教授给大学生们上现场课,我也凑上去,可惜不懂意大利语,不过看见教授神采飞扬的讲解,已领会到绘画大师委罗内塞艺术造诣的深邃和伟大。现场学生们听课的阵势很有意思,不像国内学生紧紧围绕在教授周围听讲,而是散落一片,或坐或站,姿势各异,甚至背对着老师听讲。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解提问,甚至和老师现场PK,看出西方的教学方式不是填鸭式的教育,一切手段以掌握知识为主,能在这样的高等学府接受教育真是好幸福,我真有点儿妒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威尼斯美术学院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威尼斯水城运河口的安康圣母大教堂,是威尼斯巴洛克建筑的杰作。在1630年黑死病肆虐之际,共和国政府决定兴建此教堂献给圣母玛利亚,由著名设计师巴尔达萨雷·隆格纳设计,正式落成于1687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纯白色的外形预示着圣母玛利亚的纯洁和慈母般的呵护,白色的海鸥拍打着碧波万顷的海水,为圣母送去最温馨的问候。14世纪的瘟疫肆虐,夺去了半个威尼斯的人口,人们期盼仁慈的圣母阻挡黑死病的侵入,保一方国土,保佑无辜的百姓远离瘟疫,幸福安康,整个宏伟的教堂建筑绘画雕塑,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自由发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对威尼斯水城颇有好感,除了33年前曾短暂一游,还主要是曾收藏了一些18/19世纪反映威尼斯水城风貌的油画和铜版画,有一幅油画内容画的就是安康圣母大教堂,今天亲临现场,感到特别亲切。</p> <p class="ql-block">圣方济会荣耀圣母圣殿。</p> <p class="ql-block">赤足教堂。</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一瞥,圣马可大教堂二层的四批铜马,是当年威尼斯商人伙同十字军洗劫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缴获的战利品,一千年了依然伫立在圣马可大教堂的屋顶。</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府,现在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著名的景点叹息桥横跨于总督府与监狱之间,过去死刑犯从桥的一头走向另一头往往忍不住叹息,名字由此而来。我们在总督府参观时意外的从叹息桥内部走了个来回。</p> <p class="ql-block">穆拉诺是威尼斯水城的一个小岛,可就是这个小岛从12世纪开始生产玻璃制品,誉满全球。12世纪法国巴黎的第一座哥特式教堂,就是首先采用穆拉诺的玻璃圣经故事,装饰哥特式教堂大型长条窗户,以保证阳光透过窗户射进黢黑昏暗的教堂,辅助教徒灵魂升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的玻璃全部用手工制作的传统保留至今,使得穆拉诺的玻璃工艺制品火遍全球。我们也现场观摩了制作玻璃的工艺,不过是要收费的,每人5-20欧不等。如今走在威尼斯水城的大街小巷,几乎所有的商店都在兜售穆拉诺的玻璃制品。当然高档好的艺术玻璃制品,售价动辄上万十几万,几十万,图5的毕加索玻璃制品,根据大小要价5-15万人民币,价格令人咂舌。</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另一座小岛布拉诺以彩色房屋知名,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不过每座房屋色彩偏重,有点儿置身拉萨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圣若望及保禄教堂是威尼斯水城又一重要景区,这座哥特式风格的圣殿建于13世纪,以其独特的拱顶、璧龛和细长窗户而闻名。粉色的红砖墙瓦,大理石雕像,巴洛克式的建筑,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祭坛油画,无不散发着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保禄广场耸立的骑马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座骑马像来头不小,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艺术家,达芬奇的老师,维罗基奥受托为威尼斯的雇佣兵队长克拉奥尼塑造的。克拉奥尼手握元帅仗,气宇轩昂,有着大将军的雄浑。我曾经在罗马古董市场淘到19世纪该雕像的缩小版复制品,如今来到维罗其奥创作的雕像前,心情确实有些激动。同时令我高兴的是在异国他乡碰见在威尼斯美术学院读研究生的小杨同学,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及艺术家相当了解,她的艺术指导解决了我的许多困惑,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正要离开教堂,一组新人结婚典礼仪式,闯入了我的视线,洁白的婚纱让我想起了安康圣母大教堂,威尼斯的艺术家就像这圣洁的玛利亚,用光鲜的绘画,给人们带来美好幸福安乐。</p> <p class="ql-block">里亚托桥。</p> <p class="ql-block">跨越运河的赤足桥。</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面具起源于12世纪初,当时人们为庆祝战争胜利戴面具狂欢。拿破仑征服威尼斯后,面具客销声匿迹,直到1979年现代嘉年华才再度复活。面具是威尼斯文化的重要象征,代表着城市独特魅力和传统,凝聚了人们共同记忆和情感,也是游客了解威尼斯文化的重要窗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