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果香里的课堂——井小农耕苑黄桃采摘记

古城乡井楼回民小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你看这个黄桃比我的手还大!”“闻起来好香啊,像蜂蜜一样甜!”6月9日,阳光洒满古城乡井楼回民小学农耕苑的黄桃林,一群背着小竹筐的孩子们穿梭在桃树间,清脆的笑声和枝头沉甸甸的黄桃相映成趣——这是本学期“田间课堂”的收官实践活动,孩子们正用小手摘下初夏第一捧劳动的果实。</p> 【枝头硕果:从春耕到夏收的成长印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耕苑里的黄桃林是一、二、五年级学生从春天就开始照料的“责任田”。松土、施肥、浇水、套袋……每一棵桃树都贴着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成长观察卡”。此刻,拳头大的黄桃挂满枝头,金黄的果皮泛着红晕,绒毛在阳光下闪着微光,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摘的时候要捏住桃柄轻轻拧,不能拽树枝哦!”劳动老师朱老师戴着草帽,手把手教孩子们采摘技巧。五年级的一位小男生小心翼翼地摘下一个黄桃,放进竹筐时还不忘垫上软布:“去年我们给桃树绑支架时,它还只有手腕粗呢,现在居然结了这么多果子!”孩子们蹲在树下,一边辨认成熟的果实,一边小声讨论着植物生长的奥秘,沾满泥土的小手捧着黄桃,眼睛里亮着兴奋的光。</p> 【劳动滋味:从采摘到分享的甜蜜教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采摘结束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将果实称重、分装。一筐筐黄桃被搬进教室,有的班级做起了“黄桃美食分享会”,削皮、切块、放入酸奶;有的班级开展“数学实践课”,用果实数量练习加减法;还有的孩子把黄桃送给了校园里的保洁阿姨和保安叔叔:“叔叔阿姨每天照顾校园,这是我们种的桃子,请你们尝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时在课本里学‘谁知盘中餐’,不如让他们亲手摘一次桃子。”班主任老师看着孩子们沾满果汁的笑脸感慨道,“当他们知道一个桃子需要半年的呵护,才会真正懂得劳动的价值。”</p> 【实践沃土:让教育在田埂上生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学校“劳动育人”特色课程的一部分,这片4亩大的实践基地春种青菜、夏收黄桃、秋摘海棠、冬藏萝卜,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课堂”。古校长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走出教室,在翻土时感知土地的力量,在摘果时理解生命的循环,这比任何书本知识都更生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夕阳西下,孩子们拎着小半筐黄桃走在回家的路上,叽叽喳喳地计划着给爸爸妈妈做“黄桃沙拉”。初夏的风掠过桃林,枝头的绿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场充满果香的劳动课伴奏——而那颗被亲手摘下的黄桃,早已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一颗关于“耕耘与收获”的种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