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山研训:教后反思(9) ——“相信‘相信’的力量”

平顶山一中新区高级中学教科研室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相信“相信”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编者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推进平顶山一中新区高级中学课堂改革,践行“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教育理念,我校持续深化“课堂自我革命”,并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样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期推出高一年级政治组娄博仪老师“一节最高水平课”《8.2法治政府》的教学案例。她利用五一假期布置项目式作业——随手拍活动拉进了学生与政治学科的距离,让政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接地气。同时以“天水麻辣烫”的案例贯穿整节课,围绕“法治政府”这一主题开展小组讨论,体现了让“学习真正发生”的理念。我们期待更多的课堂如这般教学相长、即时生成,期待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发现、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一、学情分析与设计初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一(17)班学生在初中已初步接触法治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特征,对政府也有简单认知。在高中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的前期学习,已掌握法治国家的概念、内涵和建设要求,熟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学习法治政府奠定基础。但对于法治政府的具体内涵,学生可能存在概念模糊的情况。同时,在学习法治政府相关内容时,学生能够理解教材中关于法治政府内涵和建设要求的文字表述,但对于复杂的理论逻辑关系,把握起来存在一定困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本课以项目式作业——随手拍:我身边的政府部门导入课程,帮助学生厘清“政府”这一基本概念。通过时政热点“天水麻辣烫”引出主题“法治政府的内涵”,以此为中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时政、体验生活、学以致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教学实施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情境创设:展示五一假期学生提交的项目式作业——“随手拍:我身边的政府部门”图片,包括公安局、人民政府、教育体育局、税务局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都是什么部门?它们是政府部门吗?”同时展示法院、检察院、监察委员会的图片,引导学生区分司法机关、监察机关与政府部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务一、法治政府的内涵与地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视频《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引导学生思考:天水麻辣烫为何出圈?政府发挥了什么作用?什么样的政府才是法治政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法治政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法治政府的内涵与地位。</p> <p class="ql-block">任务二、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9个小组,分别讨论法治政府七个基本特征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第1-7组分别对应①-⑦段落,每组负责一个特征,找出关键词和要求,并选出发言代表。第8、9组仔细阅读7个段落,对前7组发言进行质疑或补充。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组并给予必要指导。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在讨论过程中进一步解决本课基础性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小组发言:各小组发言代表分别上台阐述本组讨论的特征内容,其他小组进行质疑和补充,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强调每个特征的核心要点。通过质疑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案例分析:展示案例《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分析Y政府在职能科学、权责法定、公开公正等方面的做法,通过案例分析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布置作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对甘肃天水市文旅发展的学习和了解,结合所学知识为家乡平顶山的文化旅游发展建言献策。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亮点总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认为本课的亮点设计在于项目式作业任务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本课前后两个项目式作业首尾呼应,作业一“随手拍”活动为后续教学做知识铺垫,作业二“为平顶山文旅建言献策”能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通过项目式作业,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政治学科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优化建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教学环节调整。高二年级印永盼组长指出,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先进行课堂小结,再随堂检测,也可以把随堂检测留为课下作业,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地把控上课时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小组合作与展示。陈主任强调要培养小组内的团结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让小组成为真正的团队。应鼓励上台展示的学生大胆抬头,与台下的学生进行眼神交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课堂功能与问题生成。高二年级马主任指出,课堂应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地方,不要纠结于在课堂上记住具体的知识点。在教学内容上不是必须全部讲完,要而是要关注学生,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课后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然而,当我选择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时,我看到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在汇报课上,我设置了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原本担心学生难以深入探讨问题,或是在展示时表现羞涩,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有的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有的学生则展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能够引导小组讨论有序进行;还有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极具天赋,将复杂的问题阐述得清晰明了。在展示环节,他们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向全班同学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每个学生都是一座等待挖掘的宝藏,只要我们给予他们信任和机会,他们就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相信学生的潜力,相信课堂的魅力,相信教育的价值。同时,也要敢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愿我们都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点灯人,用相信的力量,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让教育之花在信任与期待中绚烂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