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赣州旅行回来已经一个月有余,脑海里清晰可见的回放,却很难用文字去表达所见所闻,“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站在历史的城墙上眺望两江相汇,此情此景怎是我一个知识寡陋之人所能描绘,而心中的澎湃又让我无法止住自己的手在纸上耕耘,那就放任它,跟着心去探寻自己与这个城市的血脉相通与思想共鸣!</p><p class="ql-block"> 刚进赣州,正是皓月当空,街市的霓虹灯把城市已经点燃,临街的铺面热闹非凡。我与老公慢步走向江南宋城,繁华似锦的宋城仿佛一下就已穿越,军门楼前人声鼎沸,嫦娥奔月表演在空中成了大家嘱目的焦点,人民向往美好,从古至今犹来有之。开城门了,驻城将军和将士们守护在城门两侧,敲击着战鼓,威严而肃穆。城门楼上战旗飘扬,城在军旗在,老百姓的安全就在,我被带入了这一片盛世繁华。走进城门内,便是《梦华录》里的宋城,宋城的美,美在众里寻他千百度;美在郁孤台下清江水;美在庭院深深深几许。红灯笼,白纱帐,酒味香。小儿嬉闹有之,衣袂飘飘少女有之,青衣倜傥武士有之,点茶者不泛风雅之士,两杯下来,轻风明月也微微有了醺意。我漫步在宋城的每一条街,每一个巷口,目光所及处都是繁华都是热闹。宋城,或许在那一刻也曾有一个属于我的故事…夜深了,风带着丝凉意卷走了我的困意,注视着眼前这安静下来的宋城,感叹着历史的变迁和沧桑。</p> <p class="ql-block">翌日清晨,当空气中还散发着奶白的清香味,一切还未从安静中苏醒过来,我们就早早地赶到了传说中的标准钟楼和骑楼所在之处。作为赣州商业中心地段的地标之一的标准钟楼,始建于建国初期,简约西式塔楼设计,高约20米,四面嵌钟表,钟楼所在的街区骑楼密布,米黄色的外墙,有希腊风格的廊柱和彩色镶嵌的玻璃窗,骑楼是广东军阀余汉谋借鉴岭南模式1930年建成,后因战乱摧毁了大部分,新中国为了复原原来的面貌,2010年重新修缮,成为了今天赣州人民日常生活修闲之地,也成了赣州文旅产业的标致性名片。时光倒转,这些历史的存在又无不提醒我们,曾经被殖民的屈辱,这里就是历史的博物馆,它鞭策我们要记住历史,自强不息。</p> <p class="ql-block">一声钟响,钟楼为我们敲响了这宝贵的时刻。时光也定格在了这一刻,2025年5月2日凌晨7点。我们继续前行,500米左右就到了灶儿巷,</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灶儿巷,安静如一首诗。雾与炊烟如轻纱般飘渺着,落入门前的花从里,散发着谜一般的芳香。阳光通过云彩照了进来,便有了两种色彩。巷口处被阳光照进的地方,色彩是光亮的,带着金黄。那些巷子口两边的宅屋也变得通亮了起来。窗棂上的鸟也活了,门联上的字也活了,墙根下的青苔也似乎抬起了头,努力地享受阳光。我的心也随之鲜活了。</p><p class="ql-block"> 灶儿巷始于宋代,是赣州六街之一的“阴街”东段,灶儿巷名称的变迁从明代的“姜家巷”到清代的“皂役”至现代的“灶儿巷”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灶儿巷 因毗邻贡江建春门码头(宋代五大城门之一),成为古虔州(赣州)最繁华的商埠区,汇聚钱庄、会馆、烟馆、客栈等,至今仍存清代商号“同记庄”(经营洋货批发)、保安水龙总局(民间消防组织)等遗迹。这里的建筑多元化,有客家的,有赣中天井式的,有西式的,还有徽派的,各种建筑文化在这里汇.集,可想而之,当时的这条街巷何等的繁华热闹。</p> <p class="ql-block">走在鹅卵石铺就的青石路上,回看历史的足迹,烟火宋城不正是北宋欣欣向荣的一个真实写照,此时的人民安居乐业,青年才俊倍出,文化璀璨,思想迸发。</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灶儿巷,过了两条街就到了赣江古城墙,“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真是名不虚传,古城墙约3.6公里,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城墙之一。城墙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历经千年风雨仍巍然屹立。我们先参观了建春门,城门飞檐斗拱,气象万千。穿过城门,沿着河岸一直前行,就来到了河码头,码头边热闹非凡,靠岸的渔船排成了几排,渔民正在晾晒鱼干,满船满船的干鱼干虾,品种繁多,我是止不住就想提个10斤回去,因为行程只能作罢,至今想来,那长至1米的翘嘴该有多么美味多滋。赣州之行必打卡之地宋代古浮桥已经呈现在我眼前,这个连接贡江两岸的东河浮桥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年历史,它是宋人智慧的象征,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桥。船体相接,一个挨着一个,紧紧环抱,这不也是中华民族倡导的团结一致吗?文化值于自然,必将改变自然!</p> <p class="ql-block">沿着城墙继续前行,先至八境台。八境台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由孔子第46代孙孔宗瀚主持建造。建成后,孔宗瀚请苏轼题诗,苏轼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登临八境台,举目眺望,贡江与章江在此交汇,流入赣江。今天的我会疑惑赣江的由来,是先有章江与贡江,因为交汇成一条江,于是先人将章与贡合成赣字,便成了赣江?后来我查了相应的文献,确实如此,赣州也因为赣江而得名。向右就是郁孤台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那是辛弃疾笔下的郁孤台,是对南宋困境发出长叹的郁孤台;郁孤台也是文天祥的郁孤台,是他在任赣州知府时抗击元兵的郁孤台,它也是苏轼.岳飞.王阳明的郁孤台,是他们登临郁孤台,奋笔直抒,写出更多传颂至今诗词的郁孤台。时至今日,当登临郁孤台的我是何等荣幸,与先贤交汇,倾听他们的声音,在历史的长河里去感受他们的智慧、勇敢和爱国之心。</p><p class="ql-block"> 宋城城墙之长,我无法用脚步去一一丈量,但一个落幕的时代的过去终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南宋最终因为衰败而被外敌入侵,但中华民族的强大就在于文化的屹立不倒,几千年的文明经过朝代的更迭却依然耀眼璀璨。赣州如此,整个中国更是如此。当我们今天踏上这片土地时,无不为之感到震撼。这承载着文人风骨和家国情怀的历史名片,之如八境台、之如郁孤台,都将成为后人儋仰和学习的地方。结尾,想起曹操的一首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为这篇游记的结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