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与录取方法探讨

泥古拘方

<p class="ql-block">高考(中考)报考录取方案探讨</p><p class="ql-block"> 【简要说明】多年来的录取经验证实,录取批次分的越细,录取结果越合理,报考志愿填的越多,报漏的可能性越小。现行报考录取模式是以多批次、多志愿,且以学生成绩作为优先录取条件,这种录取模式虽然可行,但并没有达到极致,因为录取时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录取到最理想的学校及专业。本文打破常规的按校划分批次的办法,采取按照考生人数去划分高考批次,(相当于一人一个批次,有多少考生就有多少个批次),从高分到低分一个一个录取,并且不限志愿个数的报考方式,从而达到更加科学的录取结果。 </p><p class="ql-block">‍当前,各省市现行高考志愿填报、录取模式种类繁多,在时间上有考前填报,出分前填报,出分后填报,线下填报,线上填报,几个平行志愿填报等等。录取方式基本是分多个批次(什么提前,一本,二本,二本B,高职高专),内蒙采取的在线录取时每批又细划分成若干个分数段,按规定时间填报录取,此种方法虽然比其它旧方法有了大的改进,增加了考生录取到合适学校的合理性,减少了网络拥堵,但是还有很多弊端,比如段分多了,录取时间就要拉长,同时网上报考还涉及网络是否稳定,边远地区能否上网等,另外这样线上报考,考生及家长势必精神高度紧张,既想录到好学校,又怕报高了给漏掉,一但报漏,录取学校等级就会至少降低一个档次,考生为把握起见,报考时要找若干个有经验的亲戚朋友帮忙,每人守一台电脑到网上盯着填报,并来回更替志愿,加重了网络的拥堵。现实行的所有报考方式,都局限在近四十来年固有的报考录取思维模式(人工录取时的思路),即把招生学校人为的分等,划在级别高的学校优先录取(存在不合理性)。另外有的地区把考生填报志愿的先后顺序当成主要录取条件,一但顺序颠倒,就会出现高分的没录取,低分反被录取的不合理现象发生。较保守的考生往往会高分低报,存有侥幸心理的考生则低分高报。为解决上述弊端,本人经过周密思考,找出一个自认为切实可行,报考录取程序操作简单,录取时间大大缩短,并保证每个考生都能录到自己最合适的学校的报考录取方法,此方法几乎不存在报漏的可能。</p><p class="ql-block">‍一、基本思路</p><p class="ql-block">‍灵感来源:每年的全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填报志愿最省心,只要在所有招生学校及专业中选一个最喜欢的就行了,保证志愿填哪录哪,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可否其他考生也能像第一名一样,第一志愿报哪就录到哪呢?这个问题是能实现的。在第一名取完后,只要在招生计划中把第一名录取的院校及专业的人数减1,第二名就成了于第一名,其报考也就可以实现报哪取哪了,以此类推,所有考生就都能像第一名一样录取到剩余招生计划中最想去的学校及专业,直至招生指标用尽。当然了,这种录取方式在考生较少的情况下,很容易实现,但是在有几十万考生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这种录取想法,就是问题关键。</p><p class="ql-block">‍二、实现办法</p><p class="ql-block">‍招生管理部门将全部同类考生(如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按高考总分进行排序(相同分数的考生,可按一定的附加优先条件分出先后次序)。依照考生排名先后顺序,一个一个完成录取工作。话虽这么说,但是没录取前谁也不知道比自己排名靠前的考生录取到了哪个学校哪个专业,那么自己的那个该录取的志愿似乎无法选取。以下是实现这一录取志愿的解决方法。</p><p class="ql-block">‍1、考生在高考前或高考后填报志愿(完全可以线下填报),志愿个数不受限制,考生只需把招生计划中自己想去的学校及专业按自己喜欢程度的高低顺序排列好(这个与自己的高考分数高低几乎无关,如果根据平时成绩,知道自己名次大致排位,就可在最有希望录取并愿意去的学校及专业上选取)。志愿个数可以不限,填报志愿越多,录取的学校及专业就会越满意。(这相当于考生把自己的意愿提前告知招生部门,剩下录取的事由委托人招生办为你解决。)</p><p class="ql-block">‍2、考生填好志愿由招生办统一汇总(也可以分步进行,先由学校汇总,再由市级招办汇总,最后由自治区招办汇总)。线上填报也可以,考生在线下可以用充足的时间选取志愿并排好顺序,线上只需把所报学校及专业的志愿代码及排列顺序号填上即可。</p><p class="ql-block">‍3、招生办在考生成绩出来后按考生总分进行排名(分数相同者可以随机产生排名,也可按某些附加条件划分先后)。</p><p class="ql-block">‍4、每类考生都是从总分第一名开始按其志愿先后顺序进行录取。录取后该校(专业)计划剩余数减1。比如轮到第N个考生,看其第一志愿招生计划剩余数是否大于0,是,则录取,相应计划剩余数减1;否(即为0),看其第二志愿,如果第二志愿计划剩余还为0,看第三志愿……,直到第N志愿如果计划剩余数大于0,录取,相应计划剩余数减1。按上述方法直至各招生学校最后一个计划指标取完或到最后一名考生,结束。这一切都由事先编好的计算机程序进行。(如果全自治区有25万考生,每个考生平均按100个志愿计算,计算机顶多搜寻25万*100=3000万次足以。此过程对计算机来说运算时间太微不足道了)。</p><p class="ql-block">‍三、结果分析</p><p class="ql-block">‍1、此办法与以前录取方法结果异同处:首先是好学校录取的考生同样是高分多,但低分不保底;差学校低分多,高分不封顶;招生学校及专业录取的平均分反映了一所学校及专业的办学水平及在考生心目中的地位。</p><p class="ql-block">‍2、保证一次录完,不存在补录问题。</p><p class="ql-block">‍3、学生有充足时间对报考志愿进行排序,学校及专业选择面放得足够宽。</p><p class="ql-block">‍4、可以线下填报,线下录取,没有网络堵塞问题,录取时间充分,减少出错的可能。即使线上填报,因为只是填写若干个事先排好的志愿顺序号,也不会产生网络拥堵现象。</p><p class="ql-block">‍5、旧方法每年录取从7月中旬开始一直录取到8月底,工作量非常大,而新方法,学生高考完后就彻底解放,招办录取完全可以在分数出来后适当时机一天就完成。腾出来的时间可以把判卷时间加长,登分时间加长,加细。</p><p class="ql-block">‍6、考生都能录取到自己所选择的最合适的学校或专业。保证了录取结果与考生志愿思路的一致性。考生录取学校的满意度只与考生的考分高低有关,分低的考生绝不会抢走高分考生的志愿,低分者也不会因侥幸录入高一档的学校及专业。</p><p class="ql-block">‍四、模拟案例</p><p class="ql-block">‍(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方曦,1982年辽宁大学数学系专业毕业,1998年取得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毕业证,现单位赤峰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微信、QQ号:410239766,信箱:410239766@qq.com </p>